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11个汉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清课文线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周恩来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周恩来的照片。
2.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周恩来)对,他就是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周恩来从小志气高,在 12 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齐读。)
3.老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如: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在不懂的地方作批注。
(3)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是什么原因让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读课文,思考: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所获。
3.指名汇报学习和交流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修身课上,周恩来告诉大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件事:伯父嘱咐周恩来,不要到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去。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从而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2)尝试给课文划分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少年周恩来听到伯父叹着气说 “中华不振”而感到疑惑。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少年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中国人受欺凌,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从而体会到了伯父话中的含义,因此立下大志。
4.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习归纳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大家对周恩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文章的条理和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得很好;但我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要很好地读课文,认真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品质。
2.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有关词语。
(2)把课文中的三件事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回忆课文中讲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在这三个阶段中周恩来的情感变化。
2.学生说,老师板书:立志、疑惑、气愤。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
(1)在学习小组内朗读课文。
(2)思考:周恩来在沉思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在修身课上沉思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分析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这里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
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4)采用“对比”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在这样的对比中,容易使我们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老师板书:博大胸怀、远大志向。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
(1)读课文,提问:听了伯父的话后,周恩来的内心感到怎样?(很疑惑)。疑惑什么呢?(学生回答)板书:中华不振。
(2)在文中画出有关产生疑惑的语句,尝试提出问题。
预设:
①为什么不能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
②为什么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③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
(3)自由读画出的句子,注意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4)指名读,评价所读效果。
(5)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
(1)仔细阅读第15~17自然段。
(2)提问:少年周恩来看到中国人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欺辱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气愤)。是因为什么事感到气愤?(外国人轧死了中国人。中国巡警没有惩罚洋人,反而训斥受害人。围观的人见此情况尽管气愤,但没有人敢说。)让学生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
(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又是什么样的呢?
(4)全班交流。
(5)课件出示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局势图。
(6)再读课文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这位妇女是不幸的?
(7)交流自己的体会。
预设:
①她失去了亲人。
她的遭遇让人同情。请你带着同情之心读。(学生读)指导朗读。
这位妇女失去的可能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可能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那都是她至亲至爱的人哪!请再来读。(学生读)
②她的亲人被轧死了,她正在哭诉着什么。
看到这情景,她的心里——(学生说:生气、气愤)所以她在不停地哭诉。带着这种感受再读。(女生齐读)
③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板书:受尽欺凌)
此时,你的心中在想——(学生说:中国巡警不帮助中国人,却帮外国人,真是外国人的帮凶。)中国妇女失去了亲人,中国巡警却不主持公道,她心中的悲愤向谁哭诉呀!(学生读句子)巡警不帮助她,别的人呢?
④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仔细品味围观人们的动作,你又知道了什么?(人们气愤,但无可奈何)让我们再看一看这位不幸的妇女吧!(齐读这段话)
(8)合作读,老师说:中国巡警局有没有给中国人撑腰?为什么?(指板书)——中华不振啊!
(9)这个轧死中国人的外国人,最后有没有被惩处啊?我们不禁又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指板书)答案还是在这里——中华不振啊!
(10)这些围观的中国人有没有为自己的同胞讨回一点公道呢?这可是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啊,而且站着的是“一群中国人”啊!但是他们怎么会连做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都办不到呢?因为——(齐答:中华不振啊!)
(11)老师:是啊,这位妇女,她失去了亲人是不幸的,失去亲人不能惩处肇事者是不幸的,失去亲人不能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更是不幸的。其实,在当时的中国,不知又有多少这样的不幸与屈辱啊!
4.出示图片,补充资料。
(1)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挂出这样一块刺眼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解说:外国人把中国人与狗相提并论,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真是奇耻大辱呀!)
(2)课件展示图片,老师解说:
①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②洋人砍下的一个个中国人的头颅。
③多少中国人死在帝国主义的刀枪下,真是血流成河呀!
(3)读到、看到这些,你又想些什么?
(帝国主义列强真是欺人太甚了!他们践踏我们的国土,杀害我们的同胞,简直没有人性!我们不能太软弱,要反抗,把帝国主义赶走!)
(4)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华不振)这就是伯父讲到的“中华不振”啊!
5.想象练习,体会情感。
(1)这位妇女的遭遇悲惨吗?这里仅仅是写这位妇女吗?从书上找出描写妇女可怜的语句读一读。
(很悲惨,这里不仅是写这位妇女,她是中国同胞的代表。)(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2)边读边想象,她怎样哭诉?在哭诉什么?
(3)此时周恩来体会到了什么?(“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让他体会到的?(他看到中国人受欺凌。)板书:中国人受欺凌
三、联系全文,深入思考
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所以他立下了这个远大的志向。)
2.课文中的三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因果关系。前面一件事是结果,后面两件事是原因。)
3.课文中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首尾呼应、结尾点题)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老师:今天,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对写作方法也有所了解,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努力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爱国”的格言。
(2)找一些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3)小练笔:想一想你“为什么而读书”,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紧紧扣住词语“中华不振”,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解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使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并通过谈、写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不足之处:理解课文内容时,老师虽然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但没有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导致少数学生对课文理解得不够透彻。
教学建议: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辱,为什么中国巡警没有给中国人撑腰,围观的中国人也只能劝慰那位妇女呢?要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才更易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