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8.2 《欧洲西部》第二课时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分析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 
3.了解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难点 以欧洲西部为例,探究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人地关系。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师友合作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欧洲西部 
二、现代化的畜牧业 三、繁荣的旅游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 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草场广布 人文景观,异彩纷呈; 
畜牧业发达 政策支持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洲西部》的第一课时,知道了欧洲西部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世界那么大,我们去看看。这节课,我们模拟游学欧洲西部。 
【师】展示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的游学目标。 
 【生】进入走进欧洲西部的情境,准备去感受欧洲西部无穷的魅力。 
【生】看学习目标,注意其中关键的行为动词。 
二、现代化的畜牧业 活动一 游学准备 
【展示】1.欧洲西部气候图 
【展示】2.伯明翰和汉堡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状况图 
 
【师】提示学生从服装、用具等方面讨论游学贴士 
【展示】3.传统的绅士着装图片 
提问:传统的英国绅士为什么总要手提一把雨伞? 
活动二:寄宿当地家庭 
【展示】1.农场图片 
【展示】2.早餐午餐图片 
【师】提问: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提问: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除了气候条件,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还有什么有利条件? 
【展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 
【师】提问: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地形对欧洲西部气候有何影响? 
【师】以欧洲西部为例,引导学生探究人地关系 
欧洲西部发达的畜牧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此外,畜牧业之所以发达也与当地人的重视有关,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师】展示现代化的畜牧业图片 
提出问题:本区劳动力短缺,而农业还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1.读图说出欧洲西部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气候分布最广? 
北部有寒带气候,西部和中部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 
2、根据伯明翰和汉堡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状况,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生】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 
【生】展示游学贴士:春秋装、雨伞等 
【生】讨论原因:1、英国经常下雨,天气变化无常,这也是他们经常以天气作话题的原因。 
2、英国的绅士带伞,是为了照顾到没带伞的女士,保护女士是绅士的天职,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叫绅士的原因。 
【生】讨论:观察到什么? 
餐桌上多牛羊肉的原因是什么? 
【生】看图找出本区主要平原和主要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等) 
讨论:本区常年盛行西风,西风从海洋向陆地吹来,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本区形成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生】小结:由于本区平原在沿海,山脉是东西走向,有利于来自大西洋上的温暖湿润的西风气流由西向东深入内陆,给沿途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而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设问:如果阿尔卑斯山脉不是东西走向,而是南北走向,会形成海洋性气候吗?(不会) 
结论:自然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生】观察图片,发表感想: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三、繁荣的旅游业 活动三 参观世界名校 
【师】承转:欧洲西部工业发达、服务业先进、农业也是高度现代化,同学们思考原因是什么? 
展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图片。 
活动四 游览欧洲名胜 
展示景观图片。 
【师】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众多。 
【师】旅游业目前是世界经济中创汇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而目前,欧洲是最受世界各国旅游者青睐的地区之一。 
【生】感受世界知名学府的魅力,畅谈梦想。 
【生】欣赏挪威峡湾风光、荷兰风车、伦敦塔桥、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图片。 
【生】阅读《申根协定》,讨论其对欧洲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课堂小结 口诀法归纳欧洲西部地理特征: 
地势低平 海岸曲折 海洋气候 温和湿润 人口稠密 国家众多 经济发达 工业先进 农牧兴旺 条件优越 文化各异 旅游繁荣 完成本节课思维导图 
反馈练习 1、课堂检测2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