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球的国家——美国(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能够通过查找地图指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会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3)了解美国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理解美国的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4)能够根据美国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5)认识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过程与
方法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分析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3、学会利用美国的地形和气候图进而分析其农业发达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比中美两国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及成因、提炼区域对比的一般方法,找到借鉴美国经验来发展中国的可行性措施,同时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地理素养。
重点
1、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图片: “自由女神像”
这个雕像大家熟悉吗?它是哪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美国
请同学们思考:
美国星条旗的含义?
美国的领土的组成?
展示“美国政区图”,请学生在图中圈出美国的领土组成部分
展示“世界地图”,请学生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
观看视频,进入课堂
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承转:美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它不仅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而且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作为生产者的人类,那么美国的居民构成是怎样的状况呢?他们对美国各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展示图片
美国的移民来自哪些地区?
考一考:你知道下列美国公民的祖籍在哪里?
爱因斯坦
华盛顿
乔丹
李政道
师:像李振道这样加入美国国籍的中国人我们把他称为华人。美国的华人、华侨很多,在很多城市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过渡:可见,美国的移民来自世界各地。各国移民移居美国后,经过长时间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共同接受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成为美国公民,形成了美利坚民族。
当一个国家的主体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为移民国家;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所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他们肤色一样不?
那么美国的人种构成有何特点?
展示“美国人种构成图”
提问:
美国的人种构成有何特点
不同的人种在美国的地位一样吗?
可见,在美国存在着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展示:麦克.杰克逊整容前后的照片和奥巴马的照片
提问:
麦克.杰克逊是一个黑人明星,可以说他已经进入了美国的上流社会,为什么他还要去整容呢?
可见,种族歧视在美国造成的社会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当然黑人为维护自己利益也在不断地努力着。最成功的要数奥巴马了。
视频小结。
二、展示“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表格
分析:让学生确认主要农产品在美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后明确美国农业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通过阅读分析统计资料,使学生能够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统计资料。
设疑: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呢?
观察:电脑展示图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总结出美国农业的生产过程都已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是典型的现代农业。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专业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同时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必然原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
2.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
设问:什么是农业地区专业化?
阅读材料:农业地区专业化主要是指:美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农业区,在每个农业区内,以生产一两种主要农产品为主。如乳畜带内拥有全国奶牛的1/3,生产全国牛奶、乳制品的1/2;玉米带生产的玉米占全国的3/4、大豆的60%,这里利用玉米作饲料,饲养占全国2/3的生猪和1/4的肉用牛。
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原因是什么?那我们从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方面入手:
美国的位置:
提问: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那么美国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地形、气候(气温、降水)、河流等主要自然要素有何特点呢?
读图:电脑展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让学生找出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看看它们位于美国本土的哪个方位,并在多媒体图上显示,说明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三面临海,航运便利。
2.让学生观察美国本土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哪一带?说明本土的纬度位置——处于温带,有利于农业生产。然后再看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哪一带?(寒带)夏威夷位于哪一带?(热带)
3.让学生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并在多媒体图上显示,说明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广大,耕地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4.指出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说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河流,世界第四长河。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河流、湖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而且为河湖联运、河海联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让学生观察“美国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美国降水的分布特征——降水量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中部和东部地区降水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6.人口分布图,美国人口分布不平衡,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大约 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区,市场广阔。东部人口、城市密集,劳动力充足。西部人口、城市相对稀少。
小结:通过上述的读图分析可知,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那么,美国的各个农业带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
例析:1.指出乳畜带的说明,引导学生了解影响乳畜带的主要因素后,教师补充:由于这里的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乳、肉、禽、蛋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这些产品不宜保存和长途运输,就近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
2.指出玉米带的说明,让学生根据玉米生长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分析玉米带为什么要分布在该地区。然后教师补充说明:该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这里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很好,适合玉米生长。同时提示学生: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作物,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有多种用途,但是大部分作为饲料。美国畜牧业十分发达,所以玉米带和畜牧带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
3.指出棉花带的说明,让学生了解棉花带现在的状况。教师可以补充说明过去的情景,该地区地势低平,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很适合棉花生长,美国棉花的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2%。
小结:通过上述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地形、气候(气温、降水)、土壤、人口(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思考:
美国发展农业有哪些方面优越的自然条件?
(请同学结合美国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
师:凭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农业区,每个农业区生产一两种主要农产品,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展示:图9.9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完成书上活动
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区)。
参照A、B、E三项描述,完成图中C、D的注释
点拨:在各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边进行点拨,让学生边把各农业带的影响因素填写到课本P85图9.10中C、D的说明窗口内。
D.小麦区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势平坦,黑土肥沃,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冬冷夏热,适合小麦的生长。
C.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分布在美国西部高山地区,由于这里地势较高、降水较少,只能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而且这里的畜牧业主要是用于牧畜,一方面向美国其他地区提供瘦的畜类,如将瘦的牛卖到玉米带再育肥后出售;一方面还提供其他畜产品如皮毛。
D.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美国东南的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主要是因为这里纬度位置较低,属于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势低平,适合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扩展:组织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美国这样进行地区专业化生产有什么好处
扩展:组织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有什么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更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等)
举例印度:人口第二大国,因地制宜,两次农业革命,粮食生产得到保障。
3..美国农业的发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请为中国农业发展提出建议。(美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指明了一个方向,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少,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科技兴农的道路,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证农产品的极大丰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也要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建立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商品粮和其他经济作物基地等)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很发达。下面就让我们用一首歌谣来结束今天的内容,请同学们一起把它读一下:
三面临海寒温热,光热水土组合美;
东南降水很丰沛,越往内地水越贵;
太平洋水被阻挡,落基山脉把风背;
水源充足多河湖,中部平原土地肥;
农业地区专业化,机械作业产量大。
(1)创设情境:出示美国主要的名人照片,让学生了解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通过读“人种构成图”,知道美国的人种构成状况。
(3)学生列举我们生活中受美国文化影响的例子。
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问题
在电子白板上圈出美国的领土组成
根据地图,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位置)
学生阅读,拓宽知识面
看图回答
抢答:1.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大豆、棉花、牛奶、鸡蛋)
2.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
读图:电脑展示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配合阅读以下材料,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农业地区专业化,并记住各农业带的名称。
2.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
学生利用“世界政区图”和“美国政区图”,找出美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完成“自主探究”第一部分。
读图:电脑展示课本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配合阅读以下材料,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农业地区专业化,并记住各农业带的名称。
生:讨论回答
小结:
地形:平原广大,有大片的耕地面积
气候: 跨了三大热量带,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水热组合多样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五大湖)
实践: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参照A、B、E三个农业带的分析思路和注释的方式,结合课本图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综合地形、气温、降水等多种因素,分析出小麦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和亚热带作物带的形成原因。在此教师要强调对自然条件的综合利用。
分组完成
交流成果
讨论、小结: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同时能更有效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先进的科技、高度的机械化操作
生:效率高、产量大
生:(讨论、略)
通过对比,加强对学生的努力学习的教育
利用图表等资料知道美国的种族构成特点以及种族歧视对社会的影响
激励大家向这些名人学习、树立远大志向、为全人类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专业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同时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必然原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
分析美国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以及对人口城市的影响,进而归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理解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
【素能提升------感受成功】
1.美国的主体部分位于(? )
?A.热带?? ?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2.美国农业的特色就是农业专业化分区,农业的分区与地形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最大的农业区位于( )
A.西部高山区 B.中部大平原
C.东部低缓山地区 D.五大湖区
3. 美国在五大湖区及东北地区布局乳畜带的原因是( )
A.气候寒冷,不能生长农作物
B.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分布密集
C.地势崎岖,交通十分不便
D.工业污染严重,不能种植粮食作物
4.根据右图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是世界第四长河-----亚马孙河
B. ②是纵贯南北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C.按美国农业带的划分,④处应该是玉米带
D.③城市东南附近有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硅谷
5. 下列不是美国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的原因的是( )
A.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B.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C.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D.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30%,地势平坦,灌溉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