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构成特点。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了解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的问题。
3、根据地图及资料,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知道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教学重点】
美国的领土组成。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美国主要农业带(区)的名称、分布和成因。
【教学难点】
美国社会存在种族歧视的原因和表现。
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强国的条件。’
【教学方法】
读较分析、资料了解、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自由女神、星条国旗
你知道它们来自哪个国家吗?(美国)
今天,让我们走近美国,首先来了解它的位置和民族。
二、新课学习
(一)民族大熔炉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美国国旗的含义吗? (师出示视频资料)
国旗:星条旗。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
1.组成
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2. 位置
(1)半球位置
读图可知美国位于北半球 、西半球。
(2)纬度位置
本土:大部分位于30°N~ 50°N之间,属于北温带。
阿拉斯加:66.5°N通过北部,主要位于北寒带。
夏威夷:23.5°N通过,主要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
本土北、南分别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南临墨西哥湾。
3.人口和民族
(1)人口
2010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率为0.97%,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种族和民族
原来居住在美国的是印第安人(属黄种人)等原住民,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主要来自欧洲、黑种人——历史上被作为奴隶从非洲贩卖而来和亚洲黄种人——作为劳工来到美国,都是在最近200多年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3)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感受美国是移民大国。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英国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出生在中国。
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的祖先来自非洲。
师: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4.华人、华侨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2010年),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唐人街”。
5.阅读教材75页“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说一说华人对美国做出的贡献。
华人劳工在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的修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美国的各行各业都有华人杰出的表现: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贝聿铭获得普利克奖,王赣骏是第一位华裔航天员。
6.活动: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说出美国的人种构成。
白种人为主,占79.96%,黑种人占12.85%,华人华侨占4.43%,印第安人等原住民占1.15%,其他种族占1.61%。
7.读教材76页图中几个人的对话,说说你的感想。
黑人、印第安人以及包括华人在内的黄种人,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现象。
材料分析:
美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非洲裔、拉美裔和亚洲裔美国人等少数民族经常在公共场所遭到不公平待遇。超过33%的黑人:曾因肤色在找工作时被拒绝或得不到升迁机会;20%的拉美裔和亚洲裔人:曾在工作场所受到歧视;50%的黑人男子和25%的黑人女子:曾因黑人身份受到警察的歧视。
思考: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种族歧视)
农业地区专业化
1.师出示视频资料美国现代化的农业,生欣赏。
2.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
读图,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归纳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气候条件
从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可知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
读图,说出美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水源条件
读图,找出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中国的长江。
3.农业特点
(1)特点
特点一: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大。
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区)。如图,共9个。
(2)根据教材79页图中A、B两项注释,归纳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原因。
玉米带:玉米带的形成与热量(温带)、地形(平原)、土壤(肥沃)、气温(春夏气温高)等有关。
乳畜带:乳畜带的形成与纬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工业(制造业发达)、人口、城市、市场(人口、城市分布密集)、市场需求量大等有关。
(3)参照教材79页图中A、B、E三项描述,完成图中C、D的注释。
C: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土壤肥力较低,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
D:亚热带作物带——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纬度较低,地势平坦,水热充足。
特点二:高度机械化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学生思考:美国现代化的农业带给我们的启示?(小组讨论)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重点。
四、【课堂练习】
1.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且兼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俄罗斯 D.美国
2.下列关于美国居民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民族是印第安人
B.以黄种人为主
C.华人和华侨分布比较广泛,旧金山、洛杉矶等都有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D.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3.在美国人种的构成中,占绝大多数的人种是(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4.有关美国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西半球的北部
B.在美国可以欣赏到极昼极夜现象
C.是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国家
D 牛仔裤是根据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牧民所穿裤子改造而来,选料多为粗棉布,非常耐磨耐脏。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5.能够为牛仔裤提供原料的农业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农业带④成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靠近海洋,水热资源充足
C.人口稠密,靠近消费市场
D.地形崎岖,降水较少
7.下列关于美国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美国本土与加拿大、墨西哥相邻
C.美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美国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五、【作业布置】
1. 说一说美国的地理位置。
2. 美国的人种构成是什么样的?
3.美国的农业特点和农业带的分布。
【板书设计】
美国
(一)民族大熔炉
1.组成位置
2.人口和民族
3.华人、华侨
农业地区专业化
1.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
2.农业特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了解的美国的位置、组成及民族、种族情况,同时,学会了尊重各国的文化,体会到不同人种之间不应该存在种族歧视,基本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了解了美国农业及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对后续的地理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