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案 9.2 巴西 第二课时 鲁教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教案 9.2 巴西 第二课时 鲁教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8 15:4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巴西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3.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学生自己准备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教学器材:世界政区挂图、拉丁美洲地形图、录像或有关景观图片。
3.教学课件:“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亚马孙热带雨林”、“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概况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确认巴西的地理位置;
学生展示有关巴西文化的景观图片,并作相应讲解。 教师纠正、补充
教师点评、肯定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巴西经济发展的特征以及“二战”前后的经济差别。 教师引导,出示相关资料
热带雨林的危机 学生观看有关热带雨林的录像,讨论如何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 参与讨论,引出正确结论
城市化问题 学生读图“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
学生列举所在城市的“城市病”。 教师指导,并提出这样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找到解决的措施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略)
热带雨林的危机(板书)
教师:展示有关热带雨林的景观图片。
师生总结:(看课本图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总结热带雨林的作用。
教师:放映一段有关热带雨林的录像。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师生结合课本共同总结出巴西破坏热带雨林的行为。
承转:那么,应该如何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
教师:出示有关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的资料。
学生活动:看了“阅读资料”后,以小组成员为单位分别扮演巴西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外国开发商等。各成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之间有一段互不相让的唇舌之战。
师生总结: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城市化问题(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提供的“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找出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同时找出巴西的几个大城市的位置。
师生总结:巴西人口分布及不平衡,全国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这里的大城市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而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出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因素。
学生:气候、经济、资源、交通等。
教师:讲解城市化的含义。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图“圣保罗城市发展‘三步曲’”,分析圣保罗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的人口数量及其聚集原因都有何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分析这三个阶段,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哪一个阶段?
学生:工业化阶段。
教师:快速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何种状况?
学生: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
教师:请同学们联系中国大城市的现状,快速城市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
师生总结:在中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会造成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污染严重、犯罪增多等。
教师:举例说明巴西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具体措施。
学生:迁都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分析、讨论巴西在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值得
我们借鉴,他们是怎样做的?
社会调查:分小组调查咱们所在的城市北京的“城市病”有哪些?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写成小论文上交。
新课结束
小结
【教学点评】
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心是新知识观的核心。把地理学知识当作载体、当作工具,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并处于发展中的主体;学生还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主体),教师主动地从“主讲”、“主演”的位置上退下来,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善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体现了课改精神。
为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体现主导思想,本课采用角色表演的体验模式、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优化组合,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探究”的方式,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探究包括一系列活动:上网查阅相关、收集数据、发表见解、观看图片、录像及阅读教师提供的文字资料、参与辩论等等,并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争论及表演,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