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二)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三)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四)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二)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三)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板画“日本轮廓简图”。 
问: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它位于哪个洲?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事情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关于日本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学习新课] 
板书: 
自然地理环境。 
学生识图活动:同桌互助,仔细观察“日本地图”,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归纳日本的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设计目的:培养识图意识,养成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位置范围。 
1.海陆位置: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岛国。 
2.纬度位置:25°N~45°N。 
(二)国土组成。 
1.日本的领土是由哪些岛屿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 
2.主要城市: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 
练一练: 
看谁能快速、准确的记忆日本的四大岛屿和主要城市。 
(教师在板画上指一个学生答一个)。 
(三)地形地势。 
1.在日本地形图上,日本四大岛的颜色以什么为主?褐色主要分布在哪儿?绿色主要分布在哪儿?地势有何特点? 
褐色在岛屿中部、绿色在岛屿四周沿海。 
(板书)地形:中部山地、丘陵占3/4;周边平原占1/4。 
地势:中高周低。 
2.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哪儿?(关东平原。) 
3.日本的最高峰在哪儿?(富士山、位于本州、活火山。) 
4.日本位于哪2个板块之间?(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板书)多火山地震。 
(说明:由于上期已经专题进行地震学习,此处可以对地震防护不再拓展,在教学时老师进行适当拓展,重在防灾意识) 
(四)气候特征。 
在日本,樱花随处可见,樱花为什么能够在日本生长? 
1.日本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类型呢?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为什么日本的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提示:纬度跨度大。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地图,从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形地势、气候特征对日本这个国家进行了信息提取,相信细心的同学还会从中获得更多信息。其实,这也是我们认识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基本方法。下面,我们来换个国家试一试,有信心吗? 
学生活动: 
1.出示英国地图,从以上几方面试着说说特征。 
2.日本、英国都是岛国,哪个国家跨越的经纬度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利用空白日本板画,考查对日本各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 
(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气候特征)。 
(转折)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 
二、学习新课: 
(板书)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活动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 
(一)出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的图,有何特点? 
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二)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之一。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 
(三)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在运输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 
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四)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 
进口原料和燃料。 
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活动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识图《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一)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二)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三)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 
(四)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五)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 
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 
(六)它的对策是什么?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七)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 
说明:教师通过这7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和影响,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方法。 
(板书)东西兼容的文化 
学生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1.民族(大和族) 
2.文化东西兼容的证据(学生通过图片了解) 
板书设计 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一)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 
进口原料和燃料、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充足。 
(二)工业区分布。 
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二、东西兼容的文化。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