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孙权劝学
第一单元
第4课 孙权劝学
知识导航
……………
1
2
3
4
课内精读
……………
课外赏读
……………
新题专列
…………….
【字音字形】
卿(qīng) 岂(qǐ) 邪(yé) 涉(shè) 孰(shú) 遂(suì)
知识导航
.
.
.
.
.
.
【重点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2.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指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5.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 6.孤岂欲卿为博士邪(难道。)
知识导航
.
.
.
.
.
. .
【一词多义】
知识导航
知识导航
【古今异义】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知晓。 今义:看见,见识。)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了解。 今义:多指看见。)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
. .
. .
.
【结构梳理】
知识导航
课内精读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初,权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但( )当涉猎( ),见( )往事( )耳( )。
.
. .
.
. .
.
.
. .
. .
.
.
. .
对……说。
当道,当权。
推托。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
指历史。
罢了。
课内精读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 .
.
.
.
.
.
. .
. . .
.
于是。
到,等到。
经过。
现在,如今。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知晓事情。
于是,就。
2.文言词语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 精益求精 B.蒙乃始就学 / 去后乃至
C.孰若孤 / 未若柳絮因风起 D.及鲁肃过寻阳 / 及其家穿井
课内精读
.
.
.
.
.
.
.
.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及鲁肃过寻阳 / 过中不至 B.蒙辞以军中多务 / 以刀劈狼首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为人谋而不忠乎 D.但当涉猎 / 卿今当涂掌事
课内精读
.
.
.
.
.
.
.
.
B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现在当权掌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课内精读
(3)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和读书的人分别一段时间后,就要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课内精读
二、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是因为他已“____________”,希望他能“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2)从鲁肃对吕蒙的称谓“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吕蒙曾经的鄙陋;发现吕蒙的巨大进步后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鲁肃
爱才、敬才。(用原文语句回答)
当涂掌事
见往事
吴下阿蒙
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课内精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吕蒙因自己的进步而自信、得意。(用原文语句回答)
(4) 通过学习,吕蒙由“___________”变得使人“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用原文语句回答)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5)孙权劝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孙权没有以权压人,而是以理服人,讲清楚了学习的必要性;二是根据吕蒙的推托,现身说法阐述了读书学习的益处;三是提出了适合吕蒙的读书要求,让吕蒙心服口服并付诸行动。
(6)文章为什么要写鲁肃与吕蒙结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表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和认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孙权的劝学取得明显效果。
(7)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哪些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示例:从吕蒙的角度:勤于学习的人常能得到较大进步;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忠告。从孙权的角度:劝告别人要讲究策略,还要有耐心。 从鲁肃的角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2.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B.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进步巨大。
C.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表明他是个趋炎附势的人。
D.吕蒙听到鲁肃的赞叹就得意地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他的率真与自信。
课内精读
C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吕蒙,以读书目的晓之以理,以自身经验动之以情,体现其善劝。
B.鲁肃“非复吴下阿蒙”的惊叹,充分显示了吕蒙学有所成。
C.文章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形象地展示了三个人物各自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D.文章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
课内精读
D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任末好学
王嘉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课外赏读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喜欢。⑧易:交换。
课外赏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笈不远险阻(背着) B.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C.以记其事(来) D.门徒悦其勤学(高兴、愉快)
课外赏读
. . .
.
.
.
.
D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 人 好 学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课外赏读
夫人好学 / 虽死犹存 / 不学者虽存 / 谓之行尸走肉耳
3.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赏读
示例:好学的人,即使死了也活在人们的心中,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而那些不学无术的人,虽然活着却像是行尸走肉,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们应该勤奋好学,为世界做出自己的的贡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新题专列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A_____________,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新题专列
1.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A、B、C、D处的成语。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程门立雪
凿壁倫光
2.如果你有一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新题专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专列
示例一: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惧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克服;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示例二:同学,自古英雄多磨难,如果我们具有“悬梁刺股”的精神,“程门立雪”的执着,何愁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符合语境;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说服效果好。)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