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列方程解应用题(四)-相遇问题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列方程解应用题(四)-相遇问题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05:58:55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四)-相遇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相遇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找出等量关系。
(2)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解答复杂的相遇应用题。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第三单元系统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上节课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基本类型)的基础上的一个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拓展。
教材通过线段图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行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地找出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教学重点: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找出等量关系。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并且通过本单元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的学习,已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比较熟悉,对基本的相遇问题应用题的一般结构,一般解题思路也已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借助线段图分析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学习稍为复杂的相遇问题应用题。
三、板书设计
行程问题
线段图
轿第一段路+轿第二段路+客路=总路程
四、教学准备
尺、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对应目标1
二、探究新知
对应目标1、2、3
三、总结

出示题目
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全长296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2千米,经过几小时辆车在途中相遇?
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
(揭题:相遇问题2)
探究一
1、出发时间不同的相遇
求相遇时间
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全长296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先行56千米后,客车再出发。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2千米,客车经过几小时与轿车在途中相遇?
1)试画线段图找到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2)交流解法:
小结:
练习:求客车速度(只列式不计算)
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全长296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先行56千米后,客车再出发。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客车经过1.2小时与轿车在途中相遇,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上面两题有什么内在联系?
2) 独立完成、交流
同时出发未相遇
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全长296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92千米。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96千米?
1)这道题与前一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2)尝试独立解答
3)交流反馈
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上海到宁波的高速公路全长296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宁波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8千米,0.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96千米,求客车的速度。
独立完成、反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画线段图
写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
找出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
学生交流解法
尝试解答
交流解法
尝试解答
交流解法
说清用到的等量关系

结合生活情景复习相遇问题
凸显例题与以前所学相遇问题应用题的不同之处
探究不同解题思路,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解决问题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