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小的船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生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3.仿照例子,能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船、两”等生字的字音。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朗读课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字词卡片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看图揭题
1.(课件出示月亮)我国古代的人民创作了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2.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
3.师: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亮、闪闪的星星、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啊!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4.板书课题,齐读。识记“船”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标出来,多拼读几遍。
3.课件出示课文,指名读课文,正音评议。
4.学生练读课文,同位互读。
5.学习生字。
(1)出示认读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学习新偏旁:门字框(门),找出带这个偏旁的生字认读,并说说识记方法。
(3)说说怎样记住其他的生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识记生字。
(4)生字组词巩固。
三、朗读课文,体会感悟
1.读悟第1句。
(1)课件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指名读,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2)比较: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弯的月儿小的船。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4)“小小的船”除了弯,还有什么特点?
(5)指导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2.读悟第2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2)引导理解“闪闪的”: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
(3)引导理解“蓝蓝的”:坐在像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闪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 “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4)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儿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白白的云、黄黄的梨……)
(5)指导朗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朗读背诵。
(1)播放《小小的船》曲子,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儿歌,谈话导入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月、儿”,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月”和“儿”都有钩,但钩的方向不一样)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新笔画的书写。
横折钩的写法:横要平,竖要直,向左向上钩。
竖弯钩的写法:竖要直,弯要圆,向右向上钩。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同位交流。(“月”里面的两个横画之间距离要适当,不与横折钩相接。“儿”的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右侧。)
4.教师范写“月”和“儿”,一边示范,一边巩固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写法。学生书空。
5.指导学生观察“头、里”。
预设:“头”有三个点,它们的位置不一样。“里”的横画比较多,它们之间的距离均匀,长短
不一。
6.教师指导学生书空。(“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里”的笔顺可记成写完“甲”再写
两横)
7.指导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8.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板书设计
2 小小的船
弯弯的 月儿???小小的 船
闪闪的 星星???蓝蓝的 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巩固生字和指导书写环节,把学生看作识字的主体,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参与面广的互动而没有控制好时间;其次,生字教学还可以挤出些时间。
教学建议
儿歌是欢快的,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是快乐的。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