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重点)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当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声打电话,你的心情怎样?在餐厅里吃饭时,一群孩子在旁边大声喧哗、玩耍,大家会有什么表现?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请学生说一说,注意有什么感受。
3.生活中,我们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二、创设情境,交际指导
1.(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2.你能表演一下在图书馆中对话时的情景吗?和你的同位练习一下吧!(同位练习)
3.指名表演。
师小结: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4.(课件出示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景和小朋友讲故事的情景)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预设:(1)第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2)第二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话)
5.师总结:同学们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三、情境创设,拓展应用
1.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生交流回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
①在饭店用餐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②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时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③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否则会影响别人看电影。
④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⑤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显得热情。
⑥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到别人。
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四、布置作业
观察周围人说话,想一想:他们的声音大小合适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不足之处
让学生讨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需要小声说话时,在尽可能多的指名发言后,应该让小组或同位再交流一下,充分满足学生的交流欲望。
教学建议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