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画 表格式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6 画 表格式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8 20: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画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 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师出示谜语:“一样东西真奇怪,天生就怕太阳晒,太阳不晒硬邦邦,太阳一晒泪出来。”(谜底:冰)
老师现在再说一首谜语诗,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
⒈引导观图。
(1)出示插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也可以按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
(3)说说你看到这幅画时的感受。
⒉整体感知课文。
(1)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欣赏画。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位互相读课文,指出不正确读音,教一教,读一读。
三、读文检查,认识生字
1.指名读课文,大家正音评议。
2.课件出示十个认读生字: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同位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3.认读交流。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远、
无”是整体认读音节。
4.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走之、斜刀头。(“远、近、还”三个字有共同的偏旁——走之;“色”字的偏旁是斜刀头)
5.去掉拼音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水、去、来、不。
2.认读、组词,念笔画、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示范写,边写边指导。
4.描红。(教师要提示学生按笔顺书写)
5.学生练习书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按笔顺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认读:无人、高声、春天、远近、来去、白色、听话、还有、来人。
二、指导朗读,感悟诗句
1.小声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春天的时候你看到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2.读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如,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
3.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一行,指导读好这一行,并理解。
(1)远看山有色:远远看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多美呀!
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指导加上远看的动作朗读。
(2)近听水无声:溪水欢快地从山间流出。
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声?(画上的水没有声音)加上侧耳倾听的动作朗读。
(3)春去花还在:春天到了,花开了;现在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
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为什么?(画上的花)配上花开的动作朗读。??
(4)人来鸟不惊:小鸟站在枝头,人走过来,鸟儿也不飞走。
小鸟不怕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做出摆手的样子朗读。
4.回归整体朗读,指导背诵课文。
5.师:诗句说的是画中的山、水、花、鸟,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画的谜语诗,谜底是“画”。
三、积累诵读
1.师:(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的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四、布置作业
搜集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6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时,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让学生先从整体观察,再由远到近观察,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感受景物的美。借助精美课件在阅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阅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不足之处
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未能很好落实,在学生生字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的情况下,急于进入古诗的教学。
教学建议
要抓住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
习。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低年级学生情感的培养,
加强生字的教学,教学重点要突出识字和写字的过程,并做到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