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5.1.2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5.1.2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08: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
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导入。
1.什么叫做比例?
2 .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谈话:
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黑板举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有机会给大家上课我非常的高兴,在上新课之前,同学们请把你的姓名告诉老师吧!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那么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弟34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演示课件)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演示课件,让学生指出其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2、练习(演示课件)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 ∶10= 9 ∶15
3、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①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来研究(演示课件)
2.4 :1.6 = 60 :40
观察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学生汇报结果,是演示课件: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②小组合作,计算下面比例,总结性质。(演示课件)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
③师生共同归纳(演示课件):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④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改写: 2.4 :1.6 = 60 :40 (2.4/1.6=60/40)
师: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呢?
⑤学生同桌讨论,回答,师强调:如果比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⑥指名说说利用比例的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生1:可以写比例。
生2:可以判断是不是比例。
三、拓展应用(智慧城堡) (演示课件)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教科书34页“做一做”)
3、填空。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8,其中的一个内项是2,则另一个内项是( )。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长比是1 :7,小明在画画时,画的头长为3厘米,要想保持比例,身长应画( )厘米。
4、试一试。
你能利用3、8、15、40这4个数组成比例吗?看谁写的最多?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畅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比例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