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2.1两位小数加减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2.1两位小数加减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09: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事物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及交流。
3、通过解决小数加减法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激活经验,直切主题?
师:课下学生提前做两道整数的计算题:53+298 421-185?
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结果是351.个位3加个位8等于11,满十像十位进一,个位写1;十位5加十位9加进1等于15,像百位进1,十位写5,百位2加进的1等于3,百位写3.
生2: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减结果是236,个位的1不够减5,像十位借1当十,11减5,个位写6;十位1不够减8,像十位借1当十,11减8=3,十位写3;百位3减1等于2.写在百位上。
谁能概括一下,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时要满十进一,不够时借一当十。
师:这是我们之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我发现咱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读书,李明也是喜欢读书,于是去书店选购了 2本书,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
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23页的主题图。?分别呈现《科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童话故事》6.65元 《科学家的故事》2.72元
追问:结合书的单价,你知道这个6.65元和2.72元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6.65元是6元6角5分,2.72元是2元7角2分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
《科学家的故事》比《童话故事》便宜多少钱??
师:(2)和(3)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只是问法不同,那我们一起来看看(1)和(2)这两个问题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65+2.72和6.65-2.72这两个式子。
?师:也就是当求一共是多少元时,小数也用加法。谁比谁多多少,贵多少时,小数也用减法。
师:买这两本书大约用多少钱?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你能把结果估成整数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0元 把6.65元看成10元,2.72元看成3元,7+3=10元
师追问:你觉得是比10元多还是少呢?
生:比10元少,因为刚才我们是往大估,说明实际要比10元少。
生:4元 (调查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得10元和4元)
追问:比4元多还是少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比4元少,因为刚才我们是往大估,说明实际要比4元少。
师:那到底是多还是少呢?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算式,列竖式进行计算?
小组合作要求:1、请你独立竖式计算
2、算完后,再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汇报时的语言:1、怎么算的?你可以借助元角分或者计算单位说明你的理由
生: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
预计学生展示时会出现的情况:?

这一组是把它转化成整数解决了今天的问题,这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方法。那不换算单位,能进行竖式计算吗?
这一组是直接计算的,那在计算过程中,加了几次呢?每次加的是什么?
师:你听清楚了吗?你能再说一说吗?
生:5分加2分等于7分。。。。
如果不会说:教师引导:5分加2分等于7分。。。。
过度:如果不用元角分,你还能解释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吗?
汇报:5个百分之一加上2个百分之一。。。。板书: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师:对比看一看,整数和小数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生:相同的数位相加减/个位加个位/
小结: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实际上就是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
汇报:减法,你能再借助计数单位去说一说吗?
生:
追问:加法和减法都是相同的计数单位再相加减,那怎样才嫩保证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概括一下,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退一当十。(板书)
??????
3、交流汇报,说清算理(小数加法)?
?预设学生几种回答情况:?
(1) 方法①。
我的想法是6.65元是6元6角5分,2.72元是2元7角2分,从分加起,满十进一,也就是等于9元3角7分。
预设:说不出9元3角7分时,追问9.37表示什么呀?
生 : 9元3角7分
追问提升:刚才这个小组在计算的时候,他们加了几次,每次加的是什么?
生:3次 分+分 角+角 元+元/ 相同的单位在相加
(2)(可能没有)方法②。先把6.65元和2.72元换算成以(分)作单位的整数,也就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了整数加法,根据整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算出和是937,然后再把937分换成9.37元。?
(3)方法3。
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从百分位算起,2个百分之一加上5个百分之一等于7个百分之一,写在百分位上。7个十分之一加上6个十分之一等于13个十分之一,像个位进1,,在十分位上写3。2个一加上6个一再加上进的一个1等于9个一,在个位写9。
追问:刚才这个小组在计算的时候,他们加了几次,每次又加的是什么?
生:3次 百分之一加百分之一,十分之一加十分之一,一加一
追问:现在,咱们对比来看一看这两种表达方法之间的联系?(或者说相同之处)
生:分其实就是百分之一,因为它在百分位上。。。。
师小结:你的意思也就是相同计数单位之间个数的累加。
教师:如果我们擦掉元、角、分这些单位,你还能知道谁和谁对齐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
生预设:我们看小数点,只有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会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的数对齐???
?小结: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表示元的数、表示角的数、表示分的数分别对齐。?
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汇报减法)
教师:看来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那6.65-2.72这道小数减法,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对于出现的错例,要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汇报:
(1):?我的想法是6.65元是6元6角5分,2.72元是2元7角2分,从分减起,不够减时退一,也就是等于3元9角3分。 不再借助元角分进行解释
(2)方法②。先把6.65元和2.72元换算成以(分)作单位的整数,也就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了整数减法,根据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算出和是393,然后再把393分换成3.93元。不再借助转化为整数进行解释?
(3)方法3。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从百分位算起,5个百分之一减去2个百分之一等于3个百分之一,写在百分位上。十分位上不够减,像个位借一当10,16个十分之一减上7个十分之一等于9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9。5个一减3个一等于2个一,在个位写2。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这么多不同的竖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用到许多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你们真棒。你们觉得这些竖式计算都是怎么对位的呢?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
师:谁能概括一下,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减时退一当十。(板书)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同学们共同创建班级图书角,不仅从家中带来自己的书籍还去了文具店挑选选一些好看点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草房子》:11.54元/本
《一百条裙子》:14.36元/本
《夏洛的网》:22.68元/本
《十二岁的旅程》:9.8元/本
预设1:
生:《草房子》本+《一百条裙子》: 11.54+14.36=25.90元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得数的末尾是“0”,这个“0”可以怎么办?? 这个“0”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预设2:
生:《草房子》+《夏洛的网》: 11.54+22.68=34.22元
预设3:
《一百条裙子》+《夏洛的网》 22.68+14.36=37.04元
预设4:
《草房子》+《十二岁的旅程》:9.8+11.54=21.34元
:9.8+11.54=12.52元
这个学生的想法你同意吗?他是怎么想的?
生:末尾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是小数点对齐,数位就对齐了
(四)课堂总结,反思评价?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
6.65+2.72≈10元 6.65-2.7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