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体育 7.1鱼跃前滚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 7.1鱼跃前滚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6-09 09: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鱼跃前滚翻》教案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操类项目是初中生必修学习中的项目之一。初中生可根据条件和爱好,从体操类运动中选择某项内容学习,以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采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体操》章节《鱼跃前滚翻》单元。??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单一课。“鱼跃前滚翻”教材在七年级《体操》章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难易度较适中,学会容易,学好难 。因此学会动作可以加强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学好动作可以为体操类项目打下好的基础(尤其是基本姿态)。“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4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次。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个字:蹬、跃、撑、滚;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针对本校七年级学生。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 “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七年级学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经过大半学年的学习,身体素质有所提高,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学生接触新事物时兴趣较浓厚。在鱼跃前滚翻前两次课次后,大多数学生的前滚翻动作已经掌握较熟练,对“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前两次课后已经有几个体育尖子生较好的掌握了技术动作,在课上他们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
技能目标:6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摆、越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衔接,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难点:蹬越的高度、远度,远撑后团身滚翻的技术动作
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发、积极性评价法、分层次递进法、多媒体教学
学练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保护帮助法、体育游戏法
教学流程
体育游戏
复习前滚翻
新授鱼跃 前滚翻
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
常规准备活动
专项准备活动
集合放松
注:在新授鱼跃前滚翻单元播放多媒体—《鱼跃前滚翻》的完整动作,学生边练习边观看
教学步骤
(一)???常规准备活动
1、围绕篮球场地慢跑6圈(约500M),最后一圈全力冲刺
2、跑完集中深呼吸10次,要求吸气时仰头、呼气时弯腰低头
3、目的:充分热身,尽快进入状态,深呼吸时为了让学生尽快恢复
4、预计时间:5分钟
(二)专项准备活动
1、原地踏步、头颈部关节活动:活动颈关节
2、下肢韧带:前、侧压腿各2各8拍
3、上肢韧带:两人一组压肩2各8拍
4、全身活动:双手抱住脚后跟静止10—20秒
5、目的:为本节课做好准备,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6、预计时间:3分钟
(三)体育游戏
1、游戏名称:你是我的靠背椅
2、做法:全班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圈,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要求尽量靠近,听到教师的口令后,慢慢往下坐,直到完全坐下为止,双手再向两侧展开,成侧平举。待坐定后教师突然从中间拉出一位学生,失去平衡后,学生倒地
3、目的:激发兴趣,调整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全班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次数:2—3次
5、预计时间:3分钟
(四)前滚翻练习
过程:学生分小组练习前滚翻5-6次,教师小组间进行指导,具体由体育尖子生负责本小组的练习,并进行帮扶
分组:按水平男女生各分成2个小组(课前已经分好),水平高的组提醒学生保证动作的质量和身体姿态(一般指导),水平一般的组重点放在动作完成的连贯性,完成程度,让学生能较熟练的完成动作(重点指导)
学完教师总结过渡到本节课内容《鱼跃前滚翻》
目的:回顾前面学的内容,巩固提高技术动作,为本节课做准备
预计时间:5分钟
(五)鱼跃前滚翻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播放视屏《鱼跃前滚翻》
(1)蹬摆协调、充分,保证有足够的高度和远度
(2)空中保持含胸,低头眼看后下方,展髋,整个身体在空中保持一个弧形
(3)远撑后,快速曲肘、低头、含胸、收髋、团身,向前滚翻
(4)并腿从蹲立过度到站立,双手侧平举,动作完成
(5)教师进行示范
(6)时间:约2分钟
2、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帮扶学生立即到位,立于体操垫一侧
(1)练习次数:2-3次
(2)时间:约3分钟
3、集合学生进行交流、谈体会
(1)时间:约2分钟
4、教师进行小结,特别点出易犯错误,及其造成的原因
原因1.蹬地摆臂不够充分、不协调,导致蹬摆高度不够、远度不够,这是整个动作的基础
原因2.空中动作不舒展,没有成一个弧形,展髋不充分,收髋过早
原因3.远撑后,没有及时低头团身,或后背直接着地
原因4.滚翻时团身不紧,过早的放腿时间约2分钟
时间:约2分钟
教师在小组间进行指导,重点在鱼跃前滚翻练习场地指导,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指导其到适合的场地进行练习,各场地由尖子生具体负责。
时间:约12分钟
(六)学生展示
选择部分同学进行汇报展示,展示好的同学,同学们给予掌声,教师进行点评
时间:约5分钟
(七)集合放松
1、整队集合,播放音乐《回家》,进行放松,放松内容《抖动》。
2、教师进行小结,同时布置器材的回收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4、时间:约4分钟
预计效果
心率(次)
好:能熟练完成动作,姿态较好 中:基本能连贯的把动作完成
差:完成动作的连贯性较差,或不能完成动作
范围浮动5%以内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次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练习密度:35±5%
平均心率:100±10
时间(分钟)
本节课自我诊断
1、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为教师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一般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自己消化掉,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课的环节较紧凑,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本节课的主题
3、本节课采用了分层次分组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根据对自我水平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场地进行练习,小组内,学生能主动观看视屏,并进行讨论,对于同学们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其他同学能积极给予意见
4、采用分场地教学的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展示自我积极性,但多数学生总是因为这样那样原因,在听取教师的意见、回到相应场地后,能主动积极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