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专题
2021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6.名著阅读(6 分)
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以下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 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 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 同的社会根源呢?(3 分)
不同的行为表现:周进 ;范进 。
相同的社会根源:
《儒林外史》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以达到讽刺的效果,请从本书 中另举一位人物来试加分析这种手法及表达效果。(3 分)
答:(1)哭(1分);笑(1分)。这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1 分)。
(2)人物:胡屠户(1 分)。中举之前:范进因想去参加乡试,向胡屠户要盘缠,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痛骂一番,说他是失了时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1 分)。中举之后:①带着肉和钱来向范进贺喜,说他是文曲星下凡,还夸奖女婿才学高品貌好。(1 分)中举前后的这些描写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达到了深刻的讽刺效果。
202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6.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一项是(3分)( )
A.贯穿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懂得国家荣辱和艺术尊严,能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
B.家书从读书做人、投资理财、生活细节、艺术修养与演奏姿态等做了面“忠实的镜子"。
C.傅雷非常关心儿子傅聪的恋爱和交友相处问题,信中多次作出语重心长的悉心教导。
D.傅雷荐读古籍,认为《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高峰,《人间词话》能开发性灵。
(2)阅读《儒林外史》,从下列人物中选择其一对人物形象作简评,字数50字内。(3分)
备选人物:王冕、杜少卿、范进、严监生
6.(6分)(1)(3分)B(无中生有,“投资理财”错误。)
(2)(3分)【答案示例】王冕:是懂事孝顺,勤奋好学;性情孤傲磊落洒脱,蔑视权贵誓不做官的下层知识分子。是作者肯定的正面人物。
杜少卿:是不甘礼法拘束,不与庸俗生活妥协,淡泊名利,思想上带有离经叛道思想色彩的知识分子。是作者肯定的正面人物。
范进:是卑微虚伪,热衷科举渴求功名利禄,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通过对比手法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是作者讽刺和批判的人物。
严监生:是悭吝狡猾,精神堕落不堪,被金钱和权势所颠倒的普通士人。是作者讽刺和批判的人物。
(人物特点2分,作者态度1分。意合即可。)
2021年重庆市江津七校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6.名著阅读《儒林外史》(6分)
(1)(3分)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一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下图是其中一枚名为《两根灯草》。图中主人公是 (人名),图中人物伸着两根手指头的相关情节是
(2)对于图中主人公形象的解读,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他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一是有人认为,“被课本骗了好多年,那个‘吝啬鬼’其实很大方”。你认同哪种说法?结合原著相关情节简述理由。(不使用上图所涉情节)(3分)
6. (1)严监生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1分)最后还是赵氏明白他是怕两根灯草太费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1分)
(2) 示例一:小说中严监生是“吝啬鬼”。主要从他对自己的“吝啬”这方面来说的。表现在: ①他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②他请两位妻舅吃钱,为了省钱,自己滴酒未沾。③他家财万赏,病重时,“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却仍“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示例二: 吝啬鬼严监生其实很大方。严监生对家人是大方的。①当哥哥贡生惹了两桩官司后逃到了省城,五个儿子也能跑的跑,能躲的躲,反而使得官差来向严监生要人,这时倒是严监生“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②对于发妻王氏,每年给她三百两私房钱。王氏病重,他花重金为其延医问药;妻子死后,为办丧事,花了四五千两银子,妻子死后给舅爷每人两封银子以作赶考的盘缠费等。③为了让妻生的儿子名正言顺,而扶正赵姨娘时上下打点,赠与舅爷每人一百两银子另加一些首饰;扶正赵氏,花了五十多两银子,大摆二十多桌酒席。 (表态1分,事例2分)
2021年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三诊语文试题
6.名著阅读(6分)
下列选项中对《傅雷家书》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本书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C.饱含深情的家书,不仅是父子深情的爱,也是学者傅雷一生的思想折射。
D.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作家为小说中人物命名往往有深刻寓意,请从以下人名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谈谈你的理解。(3分)
权勿用 沈琼枝 虞育德
6.(1)D(D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2)答案:权勿用:参加科举半生未果成为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不伦不类的书呆子,在乡邻眼中是“不中用的货”;口里动不动说“我和你至交相爱,分什么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已堕落成专靠骗混过日子的无行文人;根本不懂上层社会的礼节与待人接物的常识,甚至连城里的路都不会走。他去相府拜客,却穿着一身孝服,头上还戴着高白夏布孝帽。在路上,他“一味横着膀子乱撞”,不是帽子被人家挑柴的扁担勾住带走,就是一头撞到官轿上去,还“向着官指手画脚地乱吵”,出了许多洋相。权勿用谐音“全无用”,科举制度所制造出来的一个完全无用的废物,作者对他的丑行尽情的嘲弄,也是对这个畸形社会的无情嘲讽。
沈琼枝:琼枝,传说中的玉树,比喻美女。沈琼枝不愿做妾,用计从宋家逃出;在南京,卖诗度日;江都县差役来捉拿她,毫不畏惧,反而跟知县说了一番道理。这些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立、不畏权贵、敢于反抗美好品行,看出作者对她的赞美和肯定。
虞育德:名字来源《易经》“君子以果行育德”。他考中进士,因不肯谎报年龄而被授予南京国子监闲职;见人落水,并不是将身上所有银子倾囊相助,而是坦诚自己也需要盘缠度日······这些都体现虞博士旷达磊落、襟怀坦荡,寄寓了作者对真儒者的理想人格魅力的追求。
2021年重庆中考仿真模拟题
6. 名著阅读(6分)
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
目录(节选)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______回。(1分)
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用着我,只好替考。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当晚别了回寓。
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_______ ____________
_ _的人。(2分)
(3)下面对《儒林外史》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自三十六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指八股文)、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B.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揭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
C.严贡生是小说中典型的吝啬鬼,他临终时,举着两根指头就是不断气,待赵氏将灯盏中的两茎灯草挑掉一根,他才点头咽了气。
D.《儒林外史》是一部由许多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笔墨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那个时代的人生相。
6. (6分)(1)十九 (1分)(2)匡超人曾经是一个有孝心、做事勤奋、读书刻苦的人;后来逐渐变得无情无义,好吹嘘抬高自己 (2分)(3)C.(3分)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
6.名著阅读(6分)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了。”
②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1)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宋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2分)
(2)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宋江以上性格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
6.答案:(1)义 忠
(2)“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归顺朝廷。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理解。第①段材料中宋江甘愿冒险救晁盖,体现了他的义气;第②段材料中“忠烈胆”“招安”等处,可见其忠心。正因为宋江的义气,义字当先,所以江湖好汉们都尊称他为大哥,他才成了梁山的领袖;因为他的忠心,所以他总是希望被招安,能够回归朝廷,所以才有了后面被招安的情节。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预测卷
6、名著阅读。(6分)
【甲】话说A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A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B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两段文字中A和B分别指 和 A和B的关系是 (4分)
(2)甲段中A的表现是哭,乙段中B的表现是笑,一哭一笑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2分)
【答案】
(1)A是周进(1分),B是范进(1分),周进担任广东学道在主考院试时,遇范进考秀才,周进以第一名成绩将范进录取,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2分)
(2)一哭一笑背后的根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2分)
【解析】第1题要能够正确的识别人物A和B,明确二人的关系。范进考秀才,周进以第一名成绩将范进录取,因此周进对范进有知遇之恩,二人是师生关系。第2题,要求对儒林外史的主题有深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