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四章实验探究、解答题
一、实验探究题
1.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这种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越________(选填“深”或“浅”)。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________。
2.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
3.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看起来彼此都不同?请你尝试着做一做玻璃弹子下落沙面的实验(图)。
步骤是:①在一个大容器(如塑料盆)中装上2厘米厚的沙子(或面粉等),摊平。
???
②从20厘米的高度向下面的沙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子。取出弹子,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
③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弹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④摊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弹子从50厘米的高处往下扔。取出弹子,观察它们下落形成的坑的形状。???
???
问:
(1)在哪个步骤玻璃弹子下落速度更快些?
(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的环形山的大小有何影响?
4.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运动。
(2)2019年的端午节在6月7日,这一天地球最接近图乙中的________位置。
5.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A图是在________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________(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
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
A.B.C.D.
6.(2020七上·北仑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
(3)图2为北半球某楼房夏至和冬至两天的正午时刻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目的是________(甲或乙),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________(甲或乙)的光照情况。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旗杆正午在地面上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
(1)________?月
?????________??日OP最长,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三个月后,该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________?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________??????
;
(3)当OP为零时,学校所在地会出现??________??????
天文现象,此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
。
8.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宁波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米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________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l'0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9.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实验图。图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__;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__。
(2)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亮?________
。
10.1999年5月,浙江省玉环县实验学校设计在新的校区建设一个天文观测台,由于新的校区坐北朝南,而且学校依山而建,所以设计时他们对学校的后山进行了必要的观测,并且将天文台的楼梯扶手等设施都放在了靠北的方向。
(1)为什么要对后山进行观测?
(2)你认为把天文台内的扶手等各种设施安排在天文台内“靠北的方向”,合理吗?
二、解答题
11.月食和日食分别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为什么月食和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生?
12.你认为太阳系中的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如:火星、土星、木星,及地球的卫星月亮是否也有昼夜交替现象?说出你的理由。
13.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14.(2020七上·浙江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_______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15.表中为四个星系距银河系的距离及它们的运动速度。
星系
距离(百万光年)
速度(km·s-1)
处女座
80
1200
大熊座
980
15000
牧夫座
2540
39000
长蛇座
3980
61000
(1)画出一个曲线图,说明每个星系距银河系的距离与它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以距离为横坐标,速度为纵坐标)
(2)数据分析:星系的距离与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________。
(3)归纳:由此可见,这些遥远的星系正在远离银河系,可推出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________。
16.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大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小的速度________。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野生山菇产量总体呈现________趋势。
17.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________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2)12测站图像说明,当太阳黑子增多,年降水量随之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________(选填“正”或“负”,下同)相关的关系。而22测站图像则说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________相关的关系。
(3)简述36测站中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________。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气候方面外,还有哪些影响?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18.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看起来彼此都不同?请你尝试着做一做玻璃弹珠下落沙面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个大容器(如塑料盆)中装上2cm厚的沙子,摊平。
②从20cm的高度向下面的沙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取出弹珠,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③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弹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④摊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弹珠从50cm的高处往下扔。取出弹珠,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
请回答:
(1)在步骤________中玻璃弹珠下落的速度更快些。
(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快慢和体积对产生的环形山的大小的影响是________。
19.(2020七下·长兴月考)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今天是5月7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在图1中________之间。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20.(2019七下·台州期末)如图所示,将一盏电灯放在桌面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中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移动地球仪。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地球处于图中的
A
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填纬线名称),这一天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__。
(3)当地球运动到图中的B
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温岭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
????图所示最相似。
A.B.C.D.
21.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简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实验探究题
1.【答案】
(1)下落高度(2)3、6、7(3)浅
(4)月坑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材质有关(合理均可)
2.【答案】
(1)碰撞说?(2)环形山
3.【答案】
(1)第④步玻璃弹子从50厘米的高处往下扔时速度更快些;
(2)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越快,产生的环形山越大;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也越大
4.【答案】
(1)公转(2)B
5.【答案】
(1)冬季(2)冬至(3)大于(4)夏至
(5)A
6.【答案】
(1)(2)春分(3)乙;甲
7.【答案】
(1)12;22;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昼夜平分
(2)正东;北纬23°26′(3)太阳直射;6月22日12时
8.【答案】
(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f影响(2)B
9.【答案】
(1)日环食;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类似日全食);被遮部分向大球的边缘移动(类似日偏食)(2)不能
10.【答案】
(1)对后山进行观测,主要是观测是否能够看到北极星,因为北极星是天文观测中一颗非常重要而且较为容易观测的一颗恒星,假如山的坡度过大.就会遮住观测的视线。只要山的坡度不超过当地地理纬度即可以观测到北极星,因此需要对后山进行观测。?
(2)不合理。北半球天文观测的重点是北天区,所以观测者大部分是在天文台内靠北的位置进行观测,所以该校所建的设施会影响观测。
二、解答题
11.【答案】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月的新月或满月时间日、地、月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也就不会出现阻挡或被遮掩的现象。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出现太阳被月球阻挡或月球被地球遮掩的现象,即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日、地、月三者刚好在一直线上的时候,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12.【答案】
也有昼夜交替现象。第一,它们本身都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有面向太阳这半个球面才被照亮,是白天;另半个球面照不到太阳,是黑夜。第二,它们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都在自转,虽然自转周期不相同,但总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只是白天、黑夜的时间和地球上不一致罢了。
13.【答案】
解:南极地区顺时针,北极地区逆时针
14.【答案】
(1)甲;日、月、地三者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的中间
(2)A
15.【答案】
(1)
(2)星系距银河系的距离越远,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16.【答案】
(1)快(2)上升
17.【答案】
(1)温度(2)增加;正;负
(3)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先是负相关,后是正相关
(4)影响大气电离层,进而影响地球的短波通讯;影响地球磁场,使两极出现极光(合理即可)
18.【答案】
(1)④(2)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越快产生的环形山越大,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越大产生的环形山也越大
19.【答案】
(1)相同(2)昼变短,夜变长(白昼越来越短,至最短;夜越来越长,至最长)
(3)丁甲
(4)
20.【答案】
(1)公转(2)北回归线或北纬
23.5°;夏至(3)A
21.【答案】
(1)0;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