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19课《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把握长文短读的方法:“分步骤 概括小标题 把握内容”、“扣问题 抓情节冲突 把握形象”。
2.分别围绕两个问题进行分课时主题阅读,指导学生迅速默读,搜集、分析、组织信息,提升长文阅读的能力。
3.渗透读小说要读人物的意识,在“情节导图”、“制作人物卡片”、“角色模拟读”等系列学习活动中,体验人物成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中学习阅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学预习,解决阅读障碍。
2.老师设计学习单(另附)、黑板贴,完成教案、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记生字词,通读课文,运用“分步骤 概括小标题 把握内容”的方法,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进行“长文读短”。
2.围绕“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展开主题阅读,抓尖锐的故事冲突进行“长文选读”,把握人物形象。
3.通过线索导图游戏,体会情节起伏,通过环节间的联系,进一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整理阅读主题。
1.朗读课题。
2.梳理信息。
预设:主人公是雨来,雨来是个小英雄。
追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为什么称他为小英雄?他怎么会成长为小英雄的呢?他帮助了谁?谁又帮助了他?
3.出示阅读主题:①为什么称他为小英雄?②什么原因促使雨来成为了小英雄。
二、识记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指名分行朗读字词。
预设评价:正确,响亮。
2.尝试识记,自读字词。
三、长文短读,揭示阅读方法。
1.发现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区别。
预设:小说节选,很长。
指导:它是小说的节选,3300字,是其他课文的5-6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分成了六个部分,用序号隔开了。
追问:这样分开有什么好处?
2.发现课文中提示的阅读方法。
①出示课文内容,读方法提示。
②指导:这么长的课文,读着读着会忘记,像这样分步骤,一部分一部分读。读完一部分就想想讲了些什么,并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出来,最后把小标题串联起来,就能把握长文章的内容。(PPT板书:长文短读——分步骤 概括小标题 把握内容)。
四、借助经验,把握概括方法。
1.学生回顾写事类文章的概括方法。
提问:同学们,对于这类写故事的文章,怎么用小标题概括?你有经验吗?
预设:什么人+干什么。
指导:写事的文章,围绕关键人物的关键事件概括内容一定是最直接、最便利的方法。(PPT板书:小标题概括——抓关键人物 关键事件)
五、运用方法,概括第一部分。
1.快速默读第一部分,抓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来概括。
2.学生反馈。
①你找到的关键人物是谁?
预设:雨来。
指导:雨来出现了13次。为什么他会出现这么多次?
预设:雨来是主人公啊,应该是故事的中心人物。
②这部分的关键事件是什么?
预设:雨来游泳。
出示文段1:有一天,妈妈……(划线出示文段)
追问:这段讲的什么?(妈妈追雨来)妈妈出现了,追的结果呢?
学生读文。
指导:书中用了一个小动物形容这时候的雨来?
预设:小鸭子。
指导:小鸭子有什么本领?
预设:潜游。
分角色读一读。
追问:所以,这么长的内容写妈妈追他,但并不是为了写妈妈,是为了写谁?
预设:为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
总结:可见,写其他人物其实都是为了写雨来,老师再次提醒同学们千万不要被表面的信息干扰,要围绕主人公来思考。
出示文段2:每到夏天,雨来和……
提问:这里又把雨来形容为小动物——鱼。鱼会什么呀?
预设:仰浮、狗刨、立浮等。
指导:花样不少呢,请你读出他游泳的方式多本领高。
总结:从上下两个片段,我们明白了,本篇课文,概括小标题,就应该从关键人物雨来去找关键事件。这样才能准确而迅速把握课文内容,把长文读短。
六、运用方法,概括二至六部分。
1.学生自由读。迅速默读二至六部分,找到雨来做的主要事件,完成学习单第1条:概括小标题。
2.采访:还有十几位没有读完,来听听读完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读完并概括好的?
预设:抓住主人公概括,迅速。
3.朗读反馈:请两名学生上台反馈。
①预设1:学生出现没有围绕主人公概括的小标题,进行指导。
②预设2:学生出现使用原文中句子的小标题,如“有志不在年高”,指导概括的方法可以用提炼法、也可以用引用法。
③预设3:在第五部分出现用引号来表示猜测的小标题,表扬学生引号使用的准确。
4.全文概括。(出示PPT:六个小标题)
①预设1:在第二部分,学生把雨来上夜校读书的原因讲了出来,或者读书的态度讲了出来。老师进行内容的回顾和表扬。
②预设2:在第六部分,学生加上“但是”表示雨来的成功脱险是意料之外。
老师出示第六部分,和学生一起浏览:雨来被害人人悲痛,最后“却”在芦苇丛中出现,令人意外。这样的故事内容都在“但是”这个词里表达了出来,很了不起。
③全体学生练说全文大意。
七、选读情节,把握英雄形象。
1.明确选读内容。
导入:初步把握了内容,回到最初的话题,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呢?
纵览小标题,你觉得哪一个部分最重要?
预设:第三、第四部分。
指导:是的,在这两个部分,雨来与鬼子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斗争,因而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特点。我们扣住问题,来细读。(出示PPT板书:长文短读——扣问题 读情节冲突 把握形象)
2.精读“掩护”部分。
①提取信息,了解背景。
要求:速读第一部分,提取爸爸讲的重要的一句话。
预设:鬼子又“扫荡”了。
②体会掩护的智慧和勇敢。
过渡:第二天,交通员李大叔就遭到敌人的追捕,雨来怎么掩护李大叔?
预设:把李大叔藏在洞里。
指导:先藏,后干什么?
预设:逃跑。
指导:来看雨来逃跑的路线。
生读:堂屋、后院、桃树。
指导:雨来能逃的距离……很短。逃得掉吗?(逃不掉)如果时间充裕,或许还能逃。我们看看敌人的位置。
③分角色朗读。
师生对读:(生)忽然大街上……(师)雨来刚到堂屋……。老师介入情境渲染:这是谁的声音?(敌人)敌人已经接近雨来。/天哪,已经听到鬼子的叫喊了。/刀枪无眼,雨来有没有危险?他停下了吗?
思考:时间这么紧,距离这么短,逃不掉。雨来为什么还要逃?(要想掩护李大叔,只有一个办法,转移敌人注意力)
④夸夸雨来:看着雨来的这场掩护,你想夸夸他吗?
预设:智慧、勇敢。(板书:智勇双全)难怪人们称雨来是小英雄。
3.精读“斗争”部分。
①默读思考:雨来与鬼子斗争有几个回合?(5个)
②对话朗读,体会鬼子使用的手段。(学生读描写鬼子部分,老师读描写雨来部分)
第一回合。读完,问:这时候,敌人用的什么手段?(逼问)雨来回答得淡定自然。
第二回合。读完,总结:哄骗手段。
第三回合。读完,总结:利诱手段。
第四回合。读完,总结:威胁手段。
第五回合。读完,总结:毒打手段。
③细读毒打部分。
顺序:找出鬼子攻击雨来的部位,亮红。(耳朵、脸、胸脯、后脑勺、肚子)
填空:受到毒打的雨来疼痛难忍。
④总结:请你再夸一夸雨来吧。“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他毫不动摇。面对敌人的威胁、毒打,他决不屈服。他真是一个 宁死不屈(坚强不屈)的小英雄!”(板书:宁死不屈)难怪人们称雨来是——小英雄。
八、出示导图,理出故事线索。
1.出示线索导图,讲出高潮部分。
过渡: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这是一个故事发展线索图,你能把这5个重要的部分送到图里去吗?
预设:学生准确送小标题入图。
点拨:讲讲斗争为什么放在最高处?
预设:因为这是最重要、也最紧张的部分。
总结:(出示PPT导图)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这也是最紧张的地方。
2.出示首尾连线,讲出铺垫技巧。
提问:(出示连线)你还能讲讲这条线的意思吗?
预设:游泳本领高是雨来脱险的关键。
预设:前后呼应。
总结:没有第一部分的介绍,就没有最后的脱险。这部分对于结果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你们说出了写故事、读故事的一个诀窍。
3.学生填写学习单第2题。
结语:英雄不是一天养成的。雨来究竟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小英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阅读研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围绕“什么促使雨来成为了小英雄”的阅读话题,进行三个维度“雨来的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阅读,把影响人物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整合起来,感知人物的成长背景。
2.学习通过“举动、语言、外貌”制作“人物名片”,把握成长的社会环境。
3.通过比较阅读,把握成长的自然环境,同时感受景语即情语的写作特点。
4.从字里行间,意会作家的写作风格,体验战争作品强烈的情感爱憎。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1.写正确。指名上台展示,学生批改听写。提示:慌中的亡不要多一点,膊中的甫没有勾。
2.写美观。合体字宽窄、高矮有变化。偏旁在左左窄右宽,偏旁在右左右同宽。左下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有个共同的特点,都缩为一个长方形,不能超过“捺”画。
3.学生再次书写,要求写正确、写美观。
二、揭示问题,围绕环境阅读。
过渡:今天我们研究第二个话题“是什么促使雨来成长为了小英雄?”要想研究这个问题,就要从他身边的环境,比如人、事、物聊起。(PPT板书:长文短读——扣问题 抓成长环境 把握背景)
1.反馈“身边人”。(出示导图)
要求:老师请同学们把学习单的第二题,每部分出现的一个或两个人物填好。
预设:第一部分:铁头,第二部分:女老师,第三部分:爸爸、李大叔,第四部分:军官,第五、六部分:乡亲们。
2.揭示规律:作家管桦在每个部分让一两位重要人物依次出现,他是很有目的、很有节奏的。
3.给人物分类:如果请你把这些人物按正面和反面人物分分类,你怎么分?(日本军官是反面人物,其他人物是正面人物)
三、制作名片,揣摩社会环境。
过渡:这些人物对雨来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他们的人物名片来探讨。老师做了一张名片,我说,你猜。
1.铁头
①出示铁头名片:他也喜爱游泳,仰浮、立浮……。他也非常聪明,看到雨来被妈妈追,大喊一声:往河沿跑。
②学生猜测人名:铁头。(贴图:铁头)
③说说猜测的依据。
预设:他爱游泳、他指导雨来往河里跑。
指导:只有铁头对雨来说了这句话!(板书:语言)这句话对雨来最后脱险有没有用?(帮助雨来脱险)
总结:雨来成为小英雄与小伙伴有关系,因为他有——小伙伴的帮助和指导。
2.女教师
①出示女老师名片:她穿着……轻轻地念着……
②学生猜测人名:女老师。(贴图:女老师)
③怎么猜出来的?
预设:她在黑板前教书。
指导:这是她的独特举动。(板书:举动)
指导:再从人物的外貌和语言来找依据。
她的外貌: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板书:外貌)她的外貌教会你什么?(朴素,要把精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听听她教书的声音“轻轻地”,教会你什么?(敌人随时会来扫荡,但老师冒着危险,在深夜教我们识文断字,她用行动教导雨来爱祖国。)
总结:人物名片可以从外貌、语言、举动几方面来制作。请分组完成学习单第3条:制作人物名片。(第一组 爸爸 第二组 李大叔 第三组 鬼子军官 第四组 乡亲们)
3.反馈其他人物名片
爸爸
①学生汇报:爸爸……
评价:从什么角度写的名片?
预设1:从外貌装备上介绍,知道爸爸是个民兵。
预设2:从爸爸的动作上介绍,知道他疼爱雨来。
②推敲人物:这样的爸爸会给雨来什么影响?
预设:榜样示范。
③补充妈妈的举动:其实不仅是他爸爸,雨来的妈妈也在做着抗日工作。你发现啦?(送信,联络)
总结:爸爸妈妈以身示范,告诉雨来要抗日、要爱国。(贴图:爸爸妈妈)
李大叔
①学生汇报: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
评价:从什么角度写的名片?
预设:从李大叔的身份、动作、语言来介绍的。
②需不需要补充?请到第六部分找一找。
补充:他心疼雨来,听说雨来死了,眼泪流了下来。
③推敲人物:既然心疼雨来,怎么在鬼子追得那么紧的情况下,让雨来掩护他呢?
预设1:的确太缺少考虑了,让雨来保护他,太危险。
指导:请你再看看名片,看看李大叔的身份。
预设2:他太重要了,他如果被抓,将是八路军的巨大损失,他不能被抓。
指导:无奈之下,他选择了什么?(相信雨来)一个真正的八路军,把生命交给一个十二岁的男孩雨来,你觉得这份信任告诉雨来什么?
总结:要长大、要坚强、要抗日。(贴图:李大叔)
乡亲们
①学生汇报:他们很爱雨来。当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评价:有志不在年高是什么意思?
预设:年龄小也可以有很高的志向。
②推敲人物:这是谁给雨来的评价?
预设:老人们。
指导:老人、乡亲对雨来的褒奖给了雨来什么?
预设:给了雨来鼓励、信心、勇气。(贴图:乡亲们)
军官
①学生1汇报:他面目可憎……
预设1:从鬼子的外貌、举动来介绍的。
指导:举动并不全面,未能把第一课时提炼出的恶劣举动讲清楚。
预设2:第二位同学做的卡片很全面。
表扬:他把军官“逼问、哄骗、威胁、毒打雨来”的过程都提炼出来了。
②再次回顾人物外貌,感受作家写作风格。
指导:鬼子军官令人憎恶,首先源于他丑陋的相貌。他为什么长这样,是有原因的。来做个连线题。
(红眼睛——凶狠贪婪,扁鼻子——丑陋粗俗,鹰爪样的双手——残害百姓)
总结:作家管桦有强烈的爱憎,在他的小说中,鬼子真是各有各的丑陋。推荐大家阅读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系列丛书之一《小英雄雨来》。
③回顾人物举止,体会特征。
过渡:我们再回顾一下鬼子折磨雨来的过程,看连环画。
学生反馈:逼问、哄骗、利诱、威胁、毒打、枪毙等。
指导:亲身经历过这些的雨来,对鬼子有什么感情?“恨”。
④补充资料。怎能不恨?据史料统计,晋察冀根据地在抗战期间先后被日军杀害的无辜同胞达70万人。“侵华日军对冀中人民的反复‘扫荡’,残酷屠杀,惨绝人寰,史所罕见。”日军频繁地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在扫荡中,实施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烬灭政策,这激起了所有中华儿女团结抗日、誓死卫国的决心。(贴图:全国人民)
总结:雨来就生活在这样的英雄团队中,他怎能不抗日,他怎么会不抗日?
四、揣摩景物,体会自然环境。
过渡:当然,雨来最终脱离魔爪,成为活着的小英雄,归根到底还跟什么有关系?
预设:跟自己有关系,他游泳本领高,而他这身本领是在美丽的还乡河里练成的。
1.开头环境描写。
①用一个词形容还乡河。(出示课文首段)
预设:很美。
指导:芦花开时,河里美。美在哪?
预设:美在色彩。绿的、白的,漂亮。
指导:芦花开时,村里美。美在哪?
预设: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村子变成白的了。
指导:一个“罩”字让你感觉如果住在这样的芦花村里,是什么感觉?
预设:安全、温馨、自在、柔软的。
②朗读这段文字。
总结:雨来在开满芦花的河里游泳,他的心也是自在、柔软的。在管桦的笔下,中华大地上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带有着人的情感,人的特点。
2.揣摩其他两段环境描写。
①出示文段1、2:
当人们以为雨来“牺牲”时,看到傍晚的浮云像 ,映在河里像 ,一切都是红的,就像人们的心情,很 。(p82)
当鬼子离开村庄,大家都去还乡河边找雨来!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下流去,它们似乎在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它们似乎在 (p83)
②学生填空,揣摩。
总结: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牵挂雨来,雨来也牵挂家乡。如果家国毁灭,故乡不在,雨来会多伤心啊。这恐怕是雨来不能不抗日的根源吧!
3.完成学习单第4题:景物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