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父,首创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生了民主中华。民国新成,国事如麻,国父详加计划,重新改造中华。
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推求,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国父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世长留。
神州鼎沸,国步艰难,祸患犹未已,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志气,大家要互相勉励。国父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识记
理解、运用
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材料三:
材料二:
甲午海战的失败
戊戌六君子
材料一:
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为什么?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899年的孙中山
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实地考察了欧美社会的利弊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
……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1)政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组织:革命团体的建立。
(5)个人努力: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后阐发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推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
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
1905提出同盟会纲领。
前提
补充
核心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的利益,反映了人民..愿望
2.内容
材料一: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一千,赢利九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
—1906.12孙中山在《民报》周年大会的演说
时代局限: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阶级局限: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建不彻底
3.评价
进步性:
①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性:
②阶级局限: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建不彻底
①时代局限: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评价
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国民主权
核定地价
涨价归公
评价
进步性
不足
小结
核心
前提
补充发展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渴望
未明确反帝
反封建不彻底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1、发动辛亥革命: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2、12
溥仪退位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A.时间:
B.内容:
C.意义: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
国家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
上一律平等······
对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二
次
革
命
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1917.1921)
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失
败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活
动
结
果
孙中山第二次伟大转变
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
1.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
宣言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重解三民主义
回答:何时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哪三大政策?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定劳工法
明确反帝
普遍平等民权
关注农工
★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
探究1: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反帝国主义侵略
民权为平民所有
建立革命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
大
政
策
民族
民权
民生
新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与手段。
“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国共共同目标: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3.意义与局限
局限: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孙中山先生的“敢为天下先”:
第一个革命团体,
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党,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
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
发:
提
出:
实
践:
挫
折:
发
展:
再实践:
再挫折:
兴中会的创立
《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活动相继失败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国民大革命
大革命的失败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
????????????????????
-------列宁?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鲁迅
?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
名人眼中的孙中山:
活动探究
孙中山的高贵品质:
坚持不懈的民主革命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时俱进、求同存异的精神
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
课堂检测
B
2.(2006广东卷)1918年,孙中山致电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B
3.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一生最伟大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苏俄和中共的帮助
D.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