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核心观点
一、核心观点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 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教材表述: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 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 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 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 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一、核心观点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和思想启蒙 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 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 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正确的前进方向、强大的凝聚力量、光 明的发展前景,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与国民革 命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同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相比,革命新阶 级、新思想、新方向、新联盟等一系列新变化的出现,凸显出新民 主主义革命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了解具体史事,但尚不能从宏观视角来加以认识其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待提升。
二、教学目标
◎目标设定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等重 大历史事件。
从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杂志刊物、决议宣言等文献史料和漫画、 小说、歌曲等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取信息,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在这一 历史进程中的转变。学会从作者、时代、社会等不同路径提取艺术作 品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区分其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懂得将艺术作 品与文献等其他史料互证以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解释,并不断接近历 史真实的方法。
从“中国革命发展变化”的宏观视角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步 性,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 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重要意义。 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的内涵。
注:这是中国第一首纪念“五四” 爱国运动的 歌曲,作于1924年5月4日
四、教学环节1
四、教学环节1
四、教学环节2
(一)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包括: 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裁 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 还租界、关税自由权等)。
(二)取消“二十一条”及换文。
(三)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 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利权。
苏维埃已放弃了沙皇政府从中国攫
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
苏维埃政府拒绝接受中国因1900
年义和团起义所付的赔款。
苏维埃政府废弃一切特权……在中 国,除中国人民的政权和法院,不应当 有其他的政权和法院。
请中国人民了解,在争取自由的斗
争中,唯一的同盟者和兄弟是俄国工人、
农民及其红军。
——苏俄政府对中国人民及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
(1919年7月25日)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华态度,当时的中国人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四、教学环节2
四、教学环节3
四、教学环节4
四、教学环节5
四、教学环节6
四、教学环节7
观察这幅油画,查找相关资料,作品再现了怎样的历史场景?作者力图通过艺术语言传达怎样 的情感?
结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说说你对“启航”这一标题的理解。
该画作入选了201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画展,你认为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五、作业设计
油画中的历史: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一方面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另一方面也包 含艺术创造。
六、教学策略
◎细化分解主要问题,尽可能用足材料 信息
◎在对已学知识的回望、比较中,温故 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