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高一)
一封家书
一段历史
一种精神
任何一封家书都带有时代的
特征,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 的家书,其时代特征就更加突出 和鲜明。
今天,我们重读抗战家书, 重温那段筚路蓝缕的往事,缅怀 70多年前在抗日战场为民族存亡 奋不顾身的那些先辈们,继承、
弘扬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CONTENTS
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敌后战场:中流砥柱
国际战场:同仇敌忾
抗战胜利:凤凰涅磐
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PART 1
谢晋元:为国而死,重于泰山
谢晋元在致连襟兄弟张萍舟
的信中写道:
探究:此封家书写于何时?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如何?日军是否实现战略意图?依
据是什么?
正面战场的抗战
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
战是 的。这样就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高潮,一时出现了 的新气象。
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性的进攻,逐渐地将其主要军 事力量移到了解放区战场。从这时起,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它的政策上的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 移到反共反人民。它采取了 的政策,保存军事实力,而把作战的重担放在解放区战场上, 让日寇大举进攻解放区,它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探究: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历 史证据做出你的解释。
敌后战场:中流砥柱
PART 2
左权:别时容易见时难
左权在致夫人刘志兰的信中写道:
探究:左权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家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那 么“艰难”?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政策或措施?
1937年9月 1937年9月 1938年5月 1939年 1940年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形成
左权牺牲
皖南事变
平型关大捷《论持久战》日军“囚笼
政策”
1941年1月
1941年5月 1945年4-6月
探究: 根据课文,完成时间轴中 ①、②、③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敌后战场—中流砥柱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年份
八路军
新四军
总人数
1937
80000人
12000人
92000人
1940
400000人
100000人
500000人
1941
305000人
135000人
440000人
1942
340000人
110960人
450960人
1944
320800人
153676人
474476人
1945
614000人
296000人
910000人
材料 在这几年内,国民党战场实
际上没有严重的战争。日本侵略者
的刀锋,主要地向着解放区。到一
九四三年,侵华日军的
和伪军的 ,为解放
区军民所抗击;国民党战场所担负
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伪
军的百分之五而已。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探究: 为什么说 中国共产党 是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中 流砥柱?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扩大
国际战场:同仇敌忾
PART 3
戴安澜: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在致妻子的信中写道:
探究:戴安澜将军写这封家书的背景是什么?中国远征军为什么要入缅作战?如
何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抗战?
国际战场:同仇敌忾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
《开罗宣言》发表
1942年1月 1942年初 1942年5月
1943年11月
中国远征军 戴安澜
入缅作战 牺牲
探究: 根据课文,完成时间轴中 ①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国际战场:同仇敌忾
材料 1937-1945年日本陆军师团布置示意表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时间
日本陆
军师团 总数
在华日本师团
东南亚及南太平洋日本师
团日本师团
日本
国内
总数
比例
总数
比例
1937年7月
17
4
24%
11
1938年冬
34
32
94%
1
1941年12月
51
35
69%
10
20%
4
1943年冬
70
38
54%
23
33%
7
1945年8月
168
57
34%
44
26%
59
★ 探究:
为什么说中国战场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东方主战场?
—摘编自《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永存》
抗战胜利:凤凰涅槃
PART 4
1943年9月
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
美国在日本广岛、 长崎投下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 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德国无条件 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 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国
家层面的庄重仪式,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向这场血泪书写的伟大胜利致以崇高的敬礼。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 。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探究:抗战家书是在抗日战争特定背景中形成的,其中所体现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 的精神动力。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抗战家书和抗战场景中去追寻,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任意一 种或整体)的相关史实。(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聆
听
谢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