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练习 苏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练习 苏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14: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本信息
课名
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练习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苏教版
章节
单元练习课
学时
1课时
年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在练习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区别,使学生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并能运用面积和周长的知识灵活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0’1”—
0’17”)
体验练习课的价值
揭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深入谈话
引发思考
强化审题
理解意义
(0’17”—
5’17”)
强化审题,加深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意义的理解。
出示一组练习,让学生不计算,直接判断:哪些题目求周长?哪些题目求面积?
判断实际生活中哪些时候需要用周长的知识哪些时候用面积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白板拖拉能,逐题呈现答案,引导学生感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变式练习
发展思维
(5’18”—
26’57”)
在白板上进行平移操作,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变化。
将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剪去的位置不一样,让学生分别计算出周长和面积,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
1、思考剩余图形的周长、面积和原来图形周长、面积的关系?
2、学生交流讨论。
3、操作验证规律,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变化。
4、提供数据计算周长和面积。
5、变换正方形位置,求剩余部分图形周长和面积。
6、通过比较,发现规律。
利用白板拖拉功能,现场操作,通过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启发学生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变化。
加强比较
内化认识
(26’58”—
29’17”)
通过比较
加深理解
凹边形和凸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1、凹边形变成凸边形,比较周长和面积。
2、学生交流,互相争辩。
3、操作验证,发现周长相等,面积不同。
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化解教学难点,感受它们的周长相同。
强化应用
提高能力
(29’18”—
34’40”)
让学生自己对两个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可以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心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王大伯要开垦一片面积为28平方米的菜地,要在四周围一个栅栏,请你设计一个最节省材料的方案。
1、填写表格,发现规律。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课件展示,感受有序,便于发现规律。
提高练习
形成素养
(34’41”—
36’44”)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
王叔叔想用一条28厘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花圃图案,他设计了四种方案。你觉得哪一种方案不可以顺利围出来?
1、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3、动态演示,验证发现。
课件的动态演示,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回顾整理
总结提升
(36’45”—
39’14”)
强化对练习的认识
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互相交流、补充,畅谈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