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06 16: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本质,认识到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总质量没有增减。
3、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
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本质。。
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学习过程:
前置检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二、课前准备——完成下列填空:
1、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了 和 ,然后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生成了 和 ,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分别生成了 和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被分解水的质量 (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在甲、乙、丙三个图中, 图比较准确。
2、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课堂展示:小组内交流,然后看谁课前预习得好!
四、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课本90页活动与探究91页实验)
提示:实验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还要知道如何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尤其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要注意不要让气体溢出或进入,或受到空气的浮力等的影响,保证实验密闭、顺利进行。
1、你选择方案(实验) 作为探究对象,那么所需要的仪器有
2、确定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称取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记录数据
我的结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 (变化的/不变的)
五、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实验方案及现象和结论,找一找存在的问题,看谁做得更好。
六、教材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发生物理变化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真正参加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
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反应前后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反应前后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
七、课堂小结:说一说你的收获。
八、达标检测: 1、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 、 不变;元素的 、 不变。
3、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 分裂成为 ,这些粒子再经过 而生成新物质 的过程。
4、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5、黑火药的爆炸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3C+S=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CO B、CO2 C、NO D、SO2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赤铜(Cu2O)与木炭粉(C)混合加热到880℃,得到了多种物质,在锌、铜、金、二氧化碳中,你认为不可能得到的是 (写化学式) ,理由是 。
7、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
8、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
A.反应条件 B.反应物 C.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九、拓展拔高:
1.将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9g,则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同时生成氯化钾 。(提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氯化钾固体和氧气)
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虽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