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版)2012中考复习物理模拟冲刺(一)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版)2012中考复习物理模拟冲刺(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4-06 19: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中考模拟冲刺(一)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两只鸡蛋的重约为10 N
B.冬季济南最低气温约为-50 ℃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
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解析:1斤鸡蛋大约10个,每个约50 g,其重力为0.5 N,两个鸡蛋重约1 N;济南冬天温度一般为零下十几摄氏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所以最接近实际的是选项C.
答案:C
2.下列四种情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D两项是光的折射现象,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C
3.如图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不断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答案:A
4.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失,这一现象属于(  )
A.液化   B.凝固   C.汽化   D.熔化
解析:早春冰逐渐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
答案:D
5.当发现有人触电,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去找电工
B.立即切断电源
C.立即直接用手把人拉开
D.立即直接用手把电线拉开
解析: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遇到有人触电处理事故的原则是:先切断电源,注意自身安全,再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B
6.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解析:钢丝钳、扳手、羊角锤都是省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
答案:B
7.奥运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①射箭;②跳水;③跳远;④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都是
解析:射箭时绷紧的弦对箭有力的作用,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跳水时人对跳板有压力,使跳板发生形变,跳板对人产生向上的力,把人弹起;跳远比赛中人起跳时,用力蹬地,地对人产生向前的力使人远跳;划皮划艇时,人用力划桨,桨对水产生向后的力,水对桨产生向前的力,使艇前行.后三者都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若“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后三者将不能进行.
答案:C
8.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析:“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玻璃打碎后拼在一起时,只有极少数分子的距离接触得近,绝大部分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的引力很弱,不能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整体;松软的馒头用手捏时体积
减小,是因为馒头里面有很多气体;烟雾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其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选D.
答案:D
9.下列关于机械能和内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增大物体的高度可以增大机械能,但不可以增大内能
B.增大物体的速度,可以使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大
C.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但内能不可能为零
D.机械能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增大物体的高度其重力势能增加,物体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其内能不变.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如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但一定具有内能.
答案:B
10.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水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性质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水的密度变得与水银一样大,那么石头和铁块都可以在水面上漂浮
B.如果水的沸点升高到120 ℃,那么煮熟、煮烂食物变得更容易
C.如果水的凝固点降低到-150 ℃,那么所有的冰山将不会存在
D.如果水的比热容变得很小,那么相同情况下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会更长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ρ物<ρ液时,物体都会漂在该液体表面,沸点越高煮食物的温度就会越高,越容易煮烂;地球上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为-89.3 ℃,如果水的凝固点为-150 ℃,地球上的水就不会结冰,
也就没有冰山;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放热本领的大小,比热容越小,相同情况下,吸收的热量越小,则烧开水用的时间越短,故选D.
答案:D
11.如图,冰漂浮在水面上,沉于酒精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受到水的浮力大于冰的重力
B.冰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
C.冰受到酒精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
D.冰受到酒精的浮力大于冰的重力
解析:冰漂浮在水面上,受浮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冰在酒精中沉底,受三个力的作用:浮力、重力和支持力,F浮+F支=G.所以此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故选B.
答案:B
12.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解析:由图知,R1与R2并联,A表测R1的电流,V表测电源电压.当滑片向右移动时,R1的电阻不变,该支路电流不变,所以A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答案: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如图所示,节日夜晚燃放的礼花将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彩,虽然礼花绽放时声音和景象是同时发生的,但在远处观看往往总是先看到礼花绽放的景象后听到声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108 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15 ℃),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在远处观看礼花时,总是先看到光,后听到声音.
答案: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14.如图是一支旅行用的牙膏,小明用手挤压牙膏,发现变扁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牙膏盖子中间有个尖锐物这是为了增大________(填“压力”或“压强”),牙膏盖子周围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牙膏盖中间的尖是为了增大压强容易刺破牙膏管封口,盖子周围的花纹增大了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为增大摩擦.
答案:形变 压强 摩擦力
15.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________,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__.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可以用这个原理解释,试举一例:___________.
解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向纸片中间吹气时,气流速度大于外侧,外侧压强大于纸内测,纸片向中间靠拢.
答案:靠拢(或“靠近”,填“吸引”不得分) 小 火车站站台设有安全线
16.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图中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小明发现路旁的草地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________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用力向
后蹬地,给地向后的力,地给人向前的反作用
力使人前进.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草是向后
运动的.
答案:相互的 自己(滑板车) 惯性
17.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120 km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受损,造成核泄漏.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海啸预警.若海啸速度为800 km/h,海边的人们有________h可以逃生.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福岛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填“聚变”或“裂变”)获得核能.
答案:0.15 裂变
18.教室里装有12盏日光灯,这些灯是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控制开关接在________(填“火线”或“零线”)上.若每盏灯都标有“220 V 40 W”字样,12盏灯正常工作10 h,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 kw·h.
解析: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 V,只有并联在电路中才能正常工作;控制灯的开关接在火线和灯之间,开关断开时灯和火线间就没有电压,符合安全用电常识.W=Pt=0.04 kw×12×10 h=4.8 kw·h
答案:并联 火线 4.8
19.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3.6亿年前泥盆纪的一种邓氏鱼(如下图所示)的咬合力比任何已知生物都要强.它在啃噬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5.6×104 N,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______Pa.
答案:5.6×108
20.如下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端为S极,条形磁铁的正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长度会________;再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弹簧长度会________ (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知,螺线管上端为S极,
开关闭合时,螺线管上端与磁铁下端相互排
斥,所以弹簧缩短;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
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螺线管磁性增强,
螺线管与磁铁间的斥力增大,弹簧缩短.
答案:缩短 缩短
21.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能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图象,现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则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________ W.
解析:正比关系图象是直线,由图知甲的图象是直线.2 V时甲的电流为0.4 A,乙的电流为0.2 A,甲、乙并联时的功率P=P1+P2=UI1+UI2=2 V×0.4 A+2 V×0.2 A=1.2 W.
答案:甲 1.2
三、作图题(每题6分,共12分)
22.按题目要求作图:
(1)画出甲图中静止在桌子上杯子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乙图中分别画出平行于主光轴和经过光心O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析: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画力的示意图时要在线段附近标上相应字母;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1)
(2)
2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作力臂的垂线,垂线与杠杆的交点即为力的作用点,又因动力F与重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确定动力的方向斜向上,做出力,都要写出相应的字母符号.
答案: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24题7分,25题10分,26题7分,共24分)
24.如图所示,李明和赵亮二位同学利用一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若他们首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标尺的40 cm位置,再将蜡烛置于光具座上标尺的24 cm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观察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填写像的“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和“实或虚”);
(2)当蜡烛位于距透镜8 cm位置时,为观察到烛焰所成的像,眼睛需要在________(填“光屏”或“蜡烛”)一侧透过透镜观察;
(3)赵亮同学利用光路图作出了当蜡烛位于二倍焦距外时成像的特点(如下图所示),实际上从烛焰A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发生折射后,都在A′点会聚,A′点就是A所成的像点.赵亮在作图时选择的是二条特殊光线,其中一条是“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传播方向,沿直线传播”,请你仿照划线部分的描述,对另一条光线进行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蜡烛到透镜的距离u=40 cm-24 cm=16 cm,又因为f=10 cm,所以f<u<2f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当u=8 cm<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要在光屏一侧才能观察到虚像.另一条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答案:(1)倒立放大的实像 (2)光屏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
25.图甲是某市333省道两边的太阳能路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24 V的蓄电池组,LED发光二极管、灯杆及灯具外壳组成,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工作时能量流程图如图丙。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工作电压低(2~4 V)、
耗能少、寿命长、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对环境无污染、多色发光等优点.它与普通的白炽灯发光原理不同,可以把电直接转化为光.实验测得LED发光二极管两端加不同电压时的电流,数据如下表:
(1)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转化为________能.
(2)为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工作,应将几个LED发光二极管______(填“串联”或“并联”)才能安全使用.
电压/V 1 1.5 2.0 2.3 2.5 2.8
电流/mA 0 0 0 5 10 60
电压/V 3.0 3.3 3.5 3.6 3.7
电流/mA 160 380 690 900 1 250
(3)如图乙所示,晚上LED发光二极管点亮时控制开关S与________(填“a”或“b”)触点接触.
(4)请在图中作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
(5)这种发光二极管的电压从2.5 V变化到3.6 V时,LED的电功率增加了________ W.
解析: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LED的工作电压是2~4 V,而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24 V,所以LED要正常工作,需要几个串联才能正常工作.
ΔP=P2-P1=3.6 V×0.9 A-2.5 V×0.01 A=3.215 W.
答案:(1)电能 (2)串联 (3)b
(4)
(5)3.215
26.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
(1)在下图中,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填“A”或“B”).
(2)请根据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实验过程中,小刘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但他发现灯泡不亮,于是立刻举手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其实小刘同学的做法是欠妥的,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8 V,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片向______移动(填“A”或“B”),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解析:在测电阻、功率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处于阻值最大位置.根据所测用电器的规格,
电流表、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答案:(1)A
(2)
(3)移动滑动变阻器 (4)A 2.5 0.75
五、计算题(27、28题每题6分,29题8分共20分)
27.如图为国家博物馆雕塑园内孔子雕像,雕像的质量是17 t、高7.9 m、底面积4 m2,用青铜铸成.青铜的密度为8.5×103 kg/m3,g取10 N/kg.求:
(1)雕像的重力;
(2)铸造雕像所用青铜的体积;
(3)雕像对水平底座的压强.
答案:解:(1)雕像的重力:G=mg=17×
103 kg×10 N/kg=1.7×105 N
28.如图所示,标有“6 V 3 W”字样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 Ω时灯正常发光.(不考虑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电源电压不变)求:
(1)灯泡电阻;
(2)电源电压;
(3)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29.当前有不少国家不顾国际公约的要求,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肆意排放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假定地球上海洋的贮水量约为1.3×1021 kg,“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水的平均温度升高0.2 ℃,设海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海水吸收的热量约为多少焦?
(2)如图所示的这款普通电水壶的额定功率是1 500 W,以上热量相当于这款电水壶正常工作多长时间放出的热量?
(3)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然而生活中常有一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如水龙头不拧紧会滴水.假设某水龙头没拧紧每秒钟会滴下两滴水,每滴水约为5×10-8 m3,照此计算,这只水龙头连续滴水一个月(30天)会流失的水约多少千克?
(4)“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会有:气候反常、地球上的病虫害和传染疾病增加、海平面上升和土地干旱等多方面危害.本着对子孙后代和全人类负责任的态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请你就如何减小温室效应提出两条可行性措施.
答案:解:(1)Q=cmΔt=4.2×103 J/(kg·℃)×1.3×1021 kg×0.2 ℃=1.092×1024 J
(2)t=W/P=1.092×1024 J/1.5×103 W=7.28×1020 s
(3)m=ρ水V=1.0×103 kg/m3×2×5×10-8 m3×24×3 600×30=259.2 kg
(4)①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②保护森林;③汽车使用燃料的改善;④提高能源使用效率;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⑥汽车的排气限制;⑦鼓励使用太阳能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