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 1 《小酒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 1 《小酒窝》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10 20: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酒窝》
★教材版本: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一课《童年》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标解读: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通过听辨、演奏、视唱、欣赏、创编等活动的顺序,追求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让音乐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掌握新技能,提高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分析:《小酒窝》这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唱生动,富有童趣,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快心情。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上进行了上移五度的旋律模进,并分别应用了富有弹性的顿音演唱效果,欢快的情绪,即刻在我们面前浮现出一个有小酒窝、甜美欢笑的可爱儿童的形象。第三乐句出现了八分休止符和带装饰音的相间的节奏,在形象与情绪上更显天真活泼,“爸爸也喝”、“妈妈也喝”真实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给予自己的爱而掩饰不住内心喜悦心情的流露。歌曲的结束句重复了第四乐句,在尾音上以高八度出现,使全曲在舒心欢笑的歌声中结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喜欢活动,但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课堂小乐器的使用较少,特别小乐器竖笛是刚刚进入音节的学习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在演唱方面使他们保持对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能用声音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现歌曲甜美、活泼的音乐情绪,知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知识与技能: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酒窝》,会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掌握八分休止处的演唱方法。
3、过程与方法:采用模唱、聆听、体验、探究、合作等手段,通过小乐器学习、即兴表演、为歌曲伴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表现歌曲,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唱准八休止符处的时值。
★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双响筒、碰钟各2个,竖笛
★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探索法、辅助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小酒窝》伴奏生进教室)
师:同学们好,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之旅又要启程了。首先,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个小游戏,看看谁反映的最快。(出示课件):
师:你认识红色的音符吗?
生:休止符。
师:很好,表示音乐的暂时停止或停顿。谁能试着来拍一拍。
生试拍。师范拍,生齐拍。
师:老师给每个音符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四分音符叫做ta,四分休止符叫做xu,八分音符叫做ti,八分休止符叫做si,你还能试着来读一读吗?
生试读,齐读齐拍。
师:我们可以把si默念在心里,xu用手势来表示。
师:加入字你还会读吗?
生齐拍齐读。
师;老师给这条节奏加入了旋律,试着来唱一唱吧。
生唱旋律并加词演唱。
(设计意图:用节奏导入,为这节课的知识点八分休止符的学习做准备。加入ti,ta,si,xu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避免枯燥的死板教学。)
【设计意图】用节奏导入,为这节课的知识点八分休止符的学习做准备。加入ti,ta,si,xu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避免枯燥的死板教学。在教学中提出不同层次的设问,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快乐畅游
过渡语:老师看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脸上都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有的还露出了漂亮的小酒窝。听,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小酒窝》。
1.仔细聆听,歌曲的情绪怎么样?速度怎么样?
生:情绪是甜美的,喜悦的。速度是稍快。
2.再次聆听,找一找歌谱中不认识的音乐符号,并在“呀子喂”处加入拍手。
生:黑色的倒三角,还有像小滑滑梯形状的。
(出示课件)
师:老师来唱一下歌曲的第一乐句,你来感受一下顿音记号和下滑音记号。(先演唱不带顿音记号和下滑音记号的,再演唱加入顿音和下滑音记号的,在演唱下滑音记号时用手势表示。
师:你能来唱一唱吗?
【计设意图】让生用耳朵去听,对比出顿音记号和下滑音记号该如何去唱。
3.接龙唱,老师演唱加入红色边框的部分,生演唱不带红色边框的部分。看看谁接的准确。
【设计意图】让生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
4.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师:注意唱出顿音记号和下滑音记号以及歌曲甜美喜悦的情绪。
【设计意图】声并茂地完整演声唱,进一步巩固、熟练歌曲。让学生们在欢快、喜悦的情境中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
三、表现歌曲
1.师吹竖笛,生在“呀子喂”处加入拍手。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小伙伴,他也想表现小主人公喜悦欢快的情绪。
【设计意图】师熟练优美的吹奏,引起学生想学竖笛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2.介绍竖笛及吹奏要求
师:你知道老师刚才吹的小乐器叫什么名字吗?
生:竖笛
师:请同学们轻轻拿出你的小竖笛。我们的竖笛叫高音竖笛又叫八孔竖笛。
(出示课件)
竖笛后面的小孔叫背孔也叫零孔,前面从上到下依次是一孔,二孔,三孔,四孔,五孔,六孔,七孔。怎样让我们的小竖笛吹出优美的旋律呢?这里有秘诀,大家看(出示课件)
3.生学吹F调3和6(出示课件)
师:学习F调6,(关闭〇孔,1孔,2孔,3孔,4孔,5孔,6孔,右手大拇指轻轻拖住笛身,轻轻用tu音吹出do,(师分别示范好听的和不好听的音,让学生听哪个声音最美),(强调用气:把我们用的气,减少一半,把气息轻轻地沉下去)。打开6孔,5孔,4孔,3孔,用tu音吹出3,(提示学生看老师手势:预备
吸气
开始
结束)。
4.吹奏旋律
(出示课件)
师右手指挥,左手做柯尔文手势。提示两段旋律的不同,先出示第一条,再出示第二条旋律。
师:老师在旋律上做了改变,你能试一试吗?生如果吹奏不好可以多吹几遍。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掌握。
(出示课件)
(这条旋律较长,可以一句一句练吹。师右手指挥,左手做柯尔文手势,嘴里唱着tu)
5.生跟着歌曲《小酒窝》伴奏吹奏,师指挥。
(师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创编活动
师:同学们想一下,我们除了用歌声,竖笛表现小主人公欢快喜悦的情绪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
(1)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形式
生:可以加入打击乐器。比如双响筒,碰铃。
(师演示双响筒和碰铃的使用方法以及加入的节奏型)
(2)分组展示,激励评价效果
生分组表演展示。一组有感情的演唱,一组吹奏竖笛,一组加入打击乐器,师指挥。
师对于小组的表演给与鼓励性的评价和赞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引发创作灵感,而且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还重视小器乐的加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五、小结本课,突出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1:今天我们认识了音乐符号,有顿音符号、下滑音记号、反复记号,学会演唱和表演《小酒窝》,还学会了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生2: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师:小小酒窝是甜蜜的,你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有很多关心爱护你们的人,希望你们也能像歌中的小主人公一样,开心、微笑的面对每一天,请同学们用甜美的声音唱着这首歌曲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吧。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热爱童年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学会去珍爱自己的生活,从而深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总结评价: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在音乐课的特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大量鼓励和表演每一位学生,让激励性语言随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能给与他人合理的评价,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后反思:《小酒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歌曲演唱的同时还要用甜美声音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在音乐活动中掌握了顿音符号、下滑音记号、反复记号;并且唱准八分休止符处,还有就是竖笛的使用。我认为音乐课堂上只要能成为学生享受美的圣殿,就是我们音乐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优点】:音乐课中能趣味性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与合作学习的意识,符合学生的特点,学习效果良好。
★【不足】:1、部分学生的声音不是很甜美,有的孩子出现了大声的现象,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还要多注意声音的训练。
2、因为学生分组太多,展示没能完成。要改进的是把同类形式的小组合作在一起展示。
★【建议】:
1.本课教案根据校本资源提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校本资源还不完善的农村学校,可将展示的课件内容转换成图片,音乐用磁带播放。
2.本课在实施课堂时,拓展部分环节可做适当的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