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复习课
单元概览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科技文化
社会生活
核技术:
1964年原子弹、1967年氢弹
空间技术: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08年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
农业: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医学:屠呦呦青蒿素
文学艺术:“双百方针”
改革开放后衣食住用的变化
交通、通信工具的变化
知识点一科技文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核技术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③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科技成就
知识点一科技文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空间技术
①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②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③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④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新中国科技成就
知识点一科技文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农业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医学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中国科技成就
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屠呦呦领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新中国文化成就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
时间
1956-1978年
1978年以后
类别
长篇小说
《红岩》、《青春之歌》
《平凡的世界》
话剧
《茶馆》
舞蹈
《东方红》
《丝路花雨》
电影
《英雄儿女》、《林则徐》
《大决战》
报告文学
《哥德巴赫猜想》
风格
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知识点一科技文化
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
重难拓展壹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攀登
为什么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技文化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原因:
①国家独立
②党和政府的重视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富国
②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
③作为学生应好好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重难拓展贰
实战演练
(2020·云南昆明)1.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2020·江苏无锡)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材料中赞誉的“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A
C
(2020·贵州遵义)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贾平凹 B.莫言 C.屠呦呦 D.路遥
(2020·江苏苏州)4.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位科学家获得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人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高。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位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实战演练
B
D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食
住
用
日常生活的变迁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随着物质丰富和观念解放,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知识点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交通
交通落后,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二。
公路: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民航:国内国外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通信
国家增加对电信实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1)成果: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的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交通、通信工具的变化
知识点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又产生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交通拥挤
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
加强交通管理、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实行限行政策、提升市民素质
研制“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发展新的交通方式
重难拓展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
(1)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思想解放,生活观念不断更新进步。
(3)党和国家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4)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5)科学技术的推动。
重难拓展肆
实战演练
(2020·山东青岛)1.20 世纪 70 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B
(2020·贵州黔东南)2.2020年暑假,一位外籍游客将带着家人到黔东南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穿现代服装 B.用粮票买米 C.住小洋楼 D.用微信支付
实战演练
B
实战演练
(2020·宁夏)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A.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B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70年代末“三转一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金”
2000年~2010年“一动不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