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重点知识微专题演练——液体的压强
一. 选择题
1.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 B. 订书机 C. 小灯泡 D. 吸尘器
2.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3.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4.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5.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不相等的同种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和,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8.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9.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盛水的杯子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10.如图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 ?只有正确??? B. ?只有正确???
C. ?只有正确??? D. ?只有正确
11.深水炸弹简称深弹.它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深水炸弹到了一定的深度就会自动爆炸,以炸毁被击对象.对于其爆炸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炸弹到了深水后受到很大的压强,在一定的压强下能自动爆炸
B. 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 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D. 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12.一重力为G,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杯子,倒入一些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求水的深度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G水
B. 一种求解思路
C. 深度的表达式是:h=
D. 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密度增大,h增大
二、填空题
13.汛期,上涨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________,对堤坝的压强变________.
14.宁宁帮妈妈洗衣服时,观察到家用洗衣机的排水管与洗衣筒构成了一个_______,若洗衣筒内装有50 cm深的水,则水对筒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g取10 N/kg)
15.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液体,其深度之比为1:8,容器底所受到的压强之比是17:10,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若乙容器中是水,那么甲容器中是______。
16.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设计高度为185m.大型轮船通过大坝要通过船闸.船闸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如果蓄水高度为170m,则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17.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0.15 m,A、B、C为容器中的三点,已知A、B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A点距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为0.1 m,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B点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受到水的压强.将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B、C三点受到水的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_点(假设A、B、C仍处于水面下,g取10 N/kg).
三、实验题
1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_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_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将微小压强计置于空气中,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然后用力按压探头的薄膜,如图甲所示。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______多选题
A.U型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依然相平
B.U型管的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C.U型管的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
D.用力越大,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
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探头处水的压强就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把探头缓缓下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如图乙所示为将探头置于水面下h处时的实验情形,如果仅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22.某小组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在扎有橡皮薄膜的同一横截面积的玻璃管中注入液体,用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程度l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他们用了三种液体各做了两次实验,下表记录了注入液体的密度、深度及六次橡皮膜凸出的程度、、、、、,且。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数据中l与h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或4与6数据中l与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该小组同学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后,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对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分析,认为出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既跟液体质量有关又跟液体深度有关”的结论是由于实验所用容器的特殊性造成,因此他们添加了器材再次进行实验。请你简单描述该小组同学所应添加器材的特征。______可用文字或用图示进行描述
23.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1)如图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____.
四、解答题
2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取,求: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容器中水的深度h。
25.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在水平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瓶底的面积是,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取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26.孝感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 t,水罐容积为5 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 m2.(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问: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多少?
(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罐内水深1.5 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重点知识微专题演练——液体的压强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 B. 订书机 C. 小灯泡 D. 吸尘器
【答案】A
2.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答案】 A
3.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4.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答案】C
5.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答案】B
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不相等的同种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和,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7.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答案】 C
8.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C
9.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盛水的杯子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答案】C
10.如图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 ?只有正确??? B. ?只有正确???
C. ?只有正确??? D. ?只有正确
【答案】C
11.深水炸弹简称深弹.它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深水炸弹到了一定的深度就会自动爆炸,以炸毁被击对象.对于其爆炸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炸弹到了深水后受到很大的压强,在一定的压强下能自动爆炸
B. 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 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D. 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答案】A
12.一重力为G,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杯子,倒入一些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求水的深度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G水
B. 一种求解思路
C. 深度的表达式是:h=
D. 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密度增大,h增大
【答案】AB
二、填空题
13.汛期,上涨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________,对堤坝的压强变________.
【答案】大 大
14.宁宁帮妈妈洗衣服时,观察到家用洗衣机的排水管与洗衣筒构成了一个_______,若洗衣筒内装有50 cm深的水,则水对筒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g取10 N/kg)
【答案】 (1). 连通器 (2). 5×103
15.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液体,其深度之比为1:8,容器底所受到的压强之比是17:10,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若乙容器中是水,那么甲容器中是______。
【答案】68:5? 水银
16.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设计高度为185m.大型轮船通过大坝要通过船闸.船闸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如果蓄水高度为170m,则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答案】 (1). 连通器 (2). 1.7×106
17.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588? 变大? 变大
1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0.15 m,A、B、C为容器中的三点,已知A、B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A点距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为0.1 m,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B点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受到水的压强.将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B、C三点受到水的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_点(假设A、B、C仍处于水面下,g取10 N/kg).
【答案】500 小于 A
三、实验题
1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_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侧液面高度差 (2)①乙 ②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能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20.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_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侧液面高度差 (2)①乙 ②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能 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21.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将微小压强计置于空气中,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然后用力按压探头的薄膜,如图甲所示。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______多选题
A.U型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依然相平
B.U型管的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C.U型管的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
D.用力越大,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
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探头处水的压强就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把探头缓缓下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如图乙所示为将探头置于水面下h处时的实验情形,如果仅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答案】BD? 大? 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 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 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
22.某小组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在扎有橡皮薄膜的同一横截面积的玻璃管中注入液体,用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程度l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他们用了三种液体各做了两次实验,下表记录了注入液体的密度、深度及六次橡皮膜凸出的程度、、、、、,且。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数据中l与h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或4与6数据中l与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该小组同学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后,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对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分析,认为出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既跟液体质量有关又跟液体深度有关”的结论是由于实验所用容器的特殊性造成,因此他们添加了器材再次进行实验。请你简单描述该小组同学所应添加器材的特征。______可用文字或用图示进行描述
【答案】1与2、3与4、5与6? 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非柱形容器
23.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1)如图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____.
【答案】 (1). 是否相平 (2). 小 (3). 中 (4). 大 (5). 液体密度一定,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6). 若将酒精中探头的深度减少至虚线位置(与水中相同),根据(2)②的结论,△h变小,同理若将盐水中探头的增大至虚线位置(与水中相同),△h变大,综上所知,液体深度相同,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四、解答题
2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取,求: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容器中水的深度h。
【答案】解:由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由可得水的深度:
。
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00N;
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25.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在水平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瓶底的面积是,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取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解: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
由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
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
,
由可得,水的质量:
,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
答: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为,压强为1300Pa;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Pa。
26.孝感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 t,水罐容积为5 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 m2.(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问: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多少?
(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罐内水深1.5 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由ρ=得,洒水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m=ρ水V=1.0×103 kg/m3×5 m3=5×103 kg (2)洒完一半水时,水的质量m′=m=×5×103 kg=2.5×103 kg 则汽车和水的总质量m总=m车+m′=6×103 kg+2.5×103 kg=8.5×103 kg 则F=G=m总g=8.5×103 kg×10 N/kg=8.5×104 N 所以,p===1.7×105 Pa (3)水对罐底的压强p水=ρgh=1.0×103 kg/m3×10 N/kg×1.5 m=1.5×104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