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迁移(2课时) 课件(共27+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人口迁移(2课时) 课件(共27+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9 10:48:2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迁移
必修二湘教版(2019)
(第一课时)
人口迁移
探究
经纬的爷爷是上海人,20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的一家企业工作。经纬的奶奶原在上海工作,与爷爷结婚后也去了贵州。经纬的爸爸在贵阳读完高中,考取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后去欧洲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深圳的科学家。今年暑假,经纬陪着爷爷、奶奶到桂林旅游。
1.
上述材料中的人口流动行为,哪些属于人口迁移?说出你的理由。
经纬的爷爷、奶奶属于人口迁移,因为他们离开了原居住地,且居住地发生了永久性变化。经纬的爸爸从贵阳到北京读书、从北京到深圳工作、从深圳到欧洲读博士、又回到深圳均属于人口迁移,因为跨越了一定的行政区,并且较长时间离开原居住地。经纬陪爷爷、奶奶到桂林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因为虽然离开了原居住地,但由于停留时间过短,只能属于人口流动。
2.
你的家人有迁移的故事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有,春节过后有的学生家长去南方长期打工,属于人口迁移。有的大学生去外省上学,属于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人口迁移判定两大属性:
时间属性:永久性或长期性
空间属性:①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
②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2
跨越行政界线
3
达一年以上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
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
回的现象
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
不是。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外出打工属于人口流动。
1
改变居住地
注意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
A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分类
B
国内人口迁移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定居减少
A
国际人口迁移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19世纪前












B
国内人口迁移
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1949-1986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80年代后
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图中绿色箭头代表86年前人口迁移方向
灰色箭头代表86年后人口迁移方向
4.主要形式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农村
城市
农村
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外出度假、旅游。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外省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④2015年在德国难民营生活的叙利亚难民。
活动
2.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
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国内迁移
国内迁移
国内迁移
国际迁移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李(Everet
S.Lee》提出了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认为,在每个区战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拉力”,留住在这里生活的人,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推力”,多种因素促使原居民离开。此外,原居住地与目的地之间,可能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如限制移民的法律法规等。人口迁移还会受到个人困素的影响,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印象与评价等。
活动
迁出地
迁入地
推力:
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
拉力:
工作、收入、医疗、教育、食物、和平、城市生活……
自然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城市化、工程建设
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社会文化:
家庭婚姻、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人们希望生活在气候等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在俄罗斯的极东地区楚科奇州,有一座名为共青城的小城。这座城市有着完整的街道、楼房但却空无一人,整座城市在1998年被废弃。气候寒冷是人口减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②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
③淡水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
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原来住在赤道以北的西非地区。撒哈拉地区的干早和沙漠化,森林中心地带受到干旱影响,开始出现大规模退化现象,导致班图人多次迁移。
荒漠化与移民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吸引人口迁入
⑤自然灾害
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等)迫使人们“背井离乡”。
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
和家属迁入
大庆市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
深圳市是一座新崛起的移民性城市
①经济发展水平
(2)经济因素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
长江三峡工程
城市化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②社会经济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③交通运输业发展
五、六十年代人们从各地迁往大庆等地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②战争
国家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引发人口迁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③政治中心的改变:如巴西迁都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迁都
①文化教育: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②家庭婚姻: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
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③宗教信仰: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的差异,使相同种族、民族或信仰的人口的聚集
活动
1.
除经济因素之外,自然、政治、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引起人口迁移。查阅相关资料,议一议,下列人口迁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判断理由。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超过20万居民被迫迁移。

近10多年来,宁夏中部扬黄灌区先后接纳近20万六盘山区移民。

2014年,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部分居民迁入俄罗斯。
①自然环境因素——核辐射污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居民被迫迁移。
②自然环境因素——六盘山区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发展条
件差,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③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俄、乌两国冲突引发乌克兰东部战乱,受战争和民族文化影响,俄罗斯族居民选择迁入俄罗斯,避免战乱和民族歧视的影响。
⑤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严重的旱灾导致大面积土壤风化形成严重的沙尘暴,大量牲畜、动物死亡,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恶劣生存环境迫使居民外迁,这是根本原因。而选择到东部,或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是受经济因素影响。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干涸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和经济因素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三次大的移民潮。
④经济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大量汉族人不堪困苦
,迁移到谋生条件更好的地方。
(1)19
世纪,德国北部农业地区与南部农业地区相比,人口迁
出率较高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德国北部农业地区的人口迁出率更高。德国北部农业发展
条件较差,只有长子才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产,人们
更难获得经济收入维持生活,因此人口迁出率比南部更高。
(2)影响上述材料中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试列举类似的例子。
上述材料中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
如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走西口”“闯关东”等。
2.
19世纪,德国南部沿莱茵河及其支流地区,在继承权方面,所有继承人都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产,实行均分;而在德国北部实行长子继承制,即只有长子才有权继承被继承人的土地和财产。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谢谢!(共27张PPT)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迁移
必修二湘教版(2019)
(第二课时)
国际人口迁移
读图描述二战以前国际人口迁徙特征?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二战以后人口迁移特点?
二、国际人口迁移
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特点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①15世纪:欧洲殖民者及其从非洲贩运的奴隶移民到“新大陆”。?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1.欧洲重新重新划定国界,东欧各国国界变动导致人口迁移。
2.印巴分治,在南亚次大陆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3.大量非洲国家独立,将原先的殖民者大量遣返回宗主国。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造成了大量难民,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
第二: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1.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
2.美洲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大批欧洲人从殖民地返回故里。
3.欧洲经济发展快,由人口迁出地变成人口迁入地。
第三: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1.欧洲移民减少。
2.拉丁美洲成为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来源地。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出国和迁入国都有影响。对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来说,让入人口弥补了其劳动力的不足,而其中具有专门技能的迁入人口,不但可以带来迁出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而且为迁入国节约了教育费用。对人口增长率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的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的人口压力,但由于这些迁出人口往往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这样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后劲不足。如何遏制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发展中国家
“人才外流”现象,是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课题。
阅读
三、我国人口迁移
1.影响:
①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2.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
主要有政治、经济、战争、灾害等方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处于政治经济的考虑,迁徙富豪到咸阳,
西晋:永嘉丧乱
唐代:安史之乱
北宋:靖康之乱
造成了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1942年发生中原大饥荒,导致中原人口大规模向西南,西北诸省份迁移。
我国历史时期的人口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河南、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3.我国人口迁移过程
公元前221年—
鸦片战争
战争
造成了中原人口
大规模南迁
从农村到城市
内陆到沿海
改革开放以后
有计划,有组织从沿海到边疆
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渗透,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移民快速增加。
建国改革开放
日本侵华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
20
世纪
50

70
年代也发生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导向为主。如
50

60
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国家“三线”建设,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这一阶段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一阶段大量人口从中部向东部迁移,西南、西北向东部的人口迁移也有扩大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迁入地以北美、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为主。
阅读
①改革开放前:
东部
中部
东部、中部
西北、东北、西南
自发性迁移少;
以行政导向为主;
有组织地进行
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西南、西北
东部
自发性迁移为主
中部
东部
②改革开放后:
解放后的人口迁移
1949年-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体制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80年代中期过后
改革开放
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人口迁移数量增长明显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
20世80
代中期
以来
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
大批迁移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农业经济脆弱、战争、自然灾害
改革开放政策、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内地—沿海及工矿区农村——城市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增长很快。与以往相比,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驱动因素更为复杂,流动方向也更为集中。流动人口由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转变,人们进城干活不单是为了挣钱,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从人口流动方式来看,由劳动力个体流动向举家迁移转变。从流动形态来看,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由于流动人口就业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一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归属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活动
(1)这些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驱动因素更为复杂,流动方向也更为集中。流动人口由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转变,人口流动方式由劳动力个体流动向举家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
(2)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会有所增强?
由于流动人口就业状况有所改善,经济收入逐年增长,一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归属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2.
人口迁移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状态,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实例,议一议,大规模移民对迁出地、迁入地分别会产生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积极影响:可以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边远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城市的发展。
对迁入地的消极影响: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
对迁出地的消极影响:迁出人口一般为青壮年劳动力,人才和资金外流对迁出地来说是一种经济损失,也会造成基础教育投入多而回报少的局面,影响迁出地的可持续发展。
对迁出地的积极影响:促进迁出地和外界的交流、减缓当地的人口压力、增加当地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
人口迁移的影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