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题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洲名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面积所占 比例%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
人口所占 比例%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注:面积和人口比重是指全大洲总面积和总人口的比重。
1.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 (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 )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 ②平均海拔低
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目前,全球65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读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图,完成下列小题。
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10°S—20°S B. 20°N—30°N C. 30°N—40°N D. 40°N—50°N
40°S—50°S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气候酷寒 B. 山地多,平原少 C. 陆地面积小 D. 干旱区面积大
下列人口稀疏区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撒哈拉地区和亚洲北部地区
B.撒哈拉地区和亚马孙地区
C.亚洲北部地区和北美洲北部地区
D.北美洲北部地区和亚马孙地区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经济
8. 下列有关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
B.赤道地区水热丰富,人口分布集中
C.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D.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无人定居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9.连线PQ东南部属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
10.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 )
A.风能 B.水能 C.地热能 D.有色金属
11..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土壤
13. 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
A.欧洲 B.南亚 C.东亚和东南亚 D.北美东部
15.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而不是平原地带的原因是 ( )
A.巴西高原上物产丰富
B.高原上土壤肥沃
C.高原上水资源丰富
D.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适宜,免受疾病困扰
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完成下列小题。
17.图中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18. 天津市的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了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市开幕。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一句“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引发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引发广泛关注的这句话体现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有( )
①人口数量众多 ②人口分布不均
③人口增加速度较快 ④购买力强的人数较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 为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带动效应,上海市应( )
A.打造成进口商品集散地
B.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C.建设港口和发展重工业
D.扩大城市占地面积
二、综合题:
21.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小题。
(1)分析图1—3,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2)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
2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与面积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与面积比较表。
单位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10.26 15.30 160.00 122.00
人口/万人 7406 9125 1934 270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2)造成我国人口如此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计算江苏、山东、新疆、西藏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题答案
选择题:
1.D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大洋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是94.3%,为各大洲最高。所以,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大洋洲,故选D。
2.B 亚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由于亚洲人口远高于其他各大洲,其居住于沿海的人口数量为各大洲最多,故选B。
3.B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故选B。
4.B 读图可知,20°N—30°N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2%,为最大值,故选B。
5.C 40°S—50°S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区域主要为海洋,陆地面积小,故选C。
6.C 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亚马孙平原的原始热带雨林,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亚洲北部地区和北美洲北部地区都是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口分布稀疏。故选C。
7.C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平原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悠久,适宜人居,也集中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形成了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因此地形、气候和经济对人口集中分布影响较大,A、B、D错误。政策影响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但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说明政策是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因素,C正确。故选C。
8.C 虽然北纬30°附近人口最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北纬30°附近的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人口密度小,因此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不是都较大,A错误。赤道地区过于湿热,不适宜人居,因此赤道地区人口分布并不集中,B错误。热带地区的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适宜人居,C正确。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但北冰洋沿岸地区有因纽特人定居,D错误。
9.C 根据经纬度定位,可判断连线PQ东南部属于云贵高原,C正确。故答案选C项。
10.A 云贵高原因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因此地热能、有色金属丰富,同时由于落差大,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风能资源较贫乏,A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符合题意。故选A。
11.A 从图例可以看出,连线PQ东南部地区海拔在3 000米以下,而其西北部地区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较大,因此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地形,A正确。故选A。
12.A 读图可知,海拔高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较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确。图示不能反映气候、河流、土壤对人口分布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
13.D 读图可知,图中①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小于1;②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为0.5~1.5;③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明显,为1.5~4;④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大于4。④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最大并且区域地势低平,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因此该区域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④,D正确。故选D。
14.D根据图中轮廓和相对位置可知,A表示欧洲,B表示南亚,C东亚和南亚,北美东部人类大陆没有出现,D正确。
15.B D位于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人类生产生活中主要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①③正确,选B。
16.D 巴西位于热带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气温高,气候闷热,而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适宜,免受疾病困扰。所以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上,故选D。
17.B由图可知,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很小的土地面积上,而60%的人口分布在天津市其他更大土地面积上,说明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大,B对,A、D错。此图无法得出天津市的人口密度,C错。
18. C本题考查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由上题并结合常识可知,天津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天津市人口总量的40%集中在市区,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加快了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①③④对。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主要受人口数量的影响,②错误。人口集中分布在市区,使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大,所以不会减少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⑤错误。故选C。
19.D “中国市场这么大”反映了中国人口数量多;由于此话是在进博会上说的,且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强势,证明购买力强的人数较多,D正确。故选D。
20. A 进博会主要是展示进口商品的,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因此为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带动效应和增加影响力,上海市应打造成进口商品的集散地,A正确。上海市是我国最大城市,人口数量多,不需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港口建设已趋于成熟,重工业与进口商品关系不大,C错误。扩大城市占地面积与进博会无关,且盲目扩大城市占地面积还会导致城市病的出现,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21. 低平 中低 沿海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解析】(1)从图1中可以看出,世界80.5%的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即地势低平地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60°N—40°S地区,即中低纬地区;从图3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大洲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距离海岸200km以内,即沿海地区。
(2)我国人口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此线以东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较多,以西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干旱、经济欠发达,人口较少,故东多西少;南方地区(尤其东南沿海)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故呈现出相对的南多北少。
22.(1)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解析】总体来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从区域差异看,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2)东部地区多平原地形,耕地多;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气候优越;经济发达,城镇多,人口多;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
【解析】主要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耕地多,气候优越,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人口多;而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工商业、交通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
(3)江苏:722人/平方千米,山东:596人/平方千米,新疆:12人/平方千米,西藏:2人/平方千米。
【解析】根据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的公式可计算出各省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