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
从观察记录单中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习作例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借鉴课文和习作例文的观察方法,继续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出示图片,揭示主题
1.引导观察图片。
(1)出示教材第72页的第1幅图,引导:图片表现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从平房和远山可推断出是乡村,从光秃秃的大树枝丫以及地上的落叶可推断是秋天,从鸟儿归巢可以看出是傍晚时分。
(2)同桌互相说一说画面中的场景。
(3)我们通过细致观察,发现这是一幅乡村秋日归鸟图。
2.出示第2幅图和第3幅图,讨论:你曾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场景?让学生在细致观察中发现第2幅图展现的是春日街道一处晨景。有去上学的学生,去上班的成年人,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也有报刊亭中的售货员。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第3幅图的画面更熟悉了——学校课间休息图。一位教师正辅导一位学生,其他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讨论问题,有的在擦黑板。
3.揭示主题:是呀,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就是这样丰富有趣,五彩缤纷。你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展现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3幅图,从不同的角度提示学生可以观察的对象,恰当的选用,指导学生说出图中的事物和场景,勾连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提示作用,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学生选材的思路。
板块二 明确要求,拓宽思路
1.自读问题,提取要点。
要点:把最近观察中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引导:写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的观察会“印象最深”?
小结:观察时让你产生了喜爱之情,或事物某一方面引起了你的好奇,引发了你的思考,激起你长时间观察的兴趣的,往往就是“印象最深”的。
2.引导回忆,交流“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
相机完成板书:
动物:猫 狗 乌龟 小蚂蚁 仓鼠 鹦鹉 小鸡 小鸭 大白鹅 蜗牛 ……
植物:爬山虎 牵牛花 菊花 兰花 狗尾巴草 ……
场景:运动会上 公交车上 公园里 郊外 ……
3.小结:你们眼中的世界真是丰富有趣,五彩缤纷!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要求,提取要点,教学生学会审题;交流印象最深的事物和场景,能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观察对象的丰富多彩,打开习作思路。
板块三 聚焦难点,例文引路
1.了解习作难点,明察学情。
(1)引导: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成文章,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结合初试身手的情况谈一谈。
(2)预设:观察不仔细;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形容观察到的事物。
(3)提示:要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出来,并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确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地观察,需要我们按一定的思路表达出来。现在我们来看看习作例文,从中获得启发。
2.出示例文,发现方法。
(1)快速阅读《我家的小狗》,学习细致观察动物。
①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请结合批注,用笔画出“王子”淘气可爱的具体表现,仿照批注的形式,跟同桌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②填一填,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例文写了小狗“王子”的(外形特征),还写了“我”经过细致观察发现“王子”的几件生活趣事:(跑得快)、(学认字)、(跟火车赛跑),表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通过对“王子”的细致观察,“我”发现它在不同的时候叫声不一样,会(哼哼叫)和(汪汪叫)。
③“王子”什么时候叫得最欢?什么时候哼哼叫?什么时候汪汪叫?
预设:“我”教它念“狗”字时叫得最欢;跟“我”提要求时会哼哼叫;想出去时会汪汪叫,去追火车时会汪汪叫,没追上火车时也是汪汪叫。
④小结: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小狗的叫声中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仔细观察了小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观察时还用心猜测了小狗的心思,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⑤结合课文、习作例文讨论:如何细致观察动物并将观察所得写出来?
相机板书:
外形
动物 有趣的事
连续性动作
自己的想法
总结:观察动物,要观察它的外形,特别是与众不同的颜色和富有特点的部分;另外还要观察它的活动,观察连续性动作,发现有趣的事;多感官参与观察,在看到、听到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把观察对象写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2)运用方法,完善“初试身手”中观察动物的习作片段。
①课件出示一名同学在“初试身手”中写的习作例文。
课件出示:
小 猫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全身雪白雪白的。小猫的头小小的,嘴边长着八字胡,有两只黑黑的大眼睛,猫的脚上各有五个尖锐的爪子。
小猫捉老鼠最有趣了。只见它把身子伏在地上,眼睛盯着老鼠洞,身子一动也不动。老鼠出来时,它就把老鼠抓住了。
小猫不仅给我们带来乐趣,还为我家除了鼠害。
②议一议,评一评,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③引导运用方法修改。
ɑ.引导写出多感官参与的观察所得。
用眼睛看到的:猫的眼睛有变化吗?猫的脚掌是什么形状的,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它脚掌尖锐的爪子时,你想到了什么?猫捉老鼠时有哪些连续性动作?
用耳朵听到的:猫有叫的时候吗?什么时候会叫?
用手触摸到的:你有接触过它的身体和脚爪吗?是什么感觉?
用鼻子闻到的:你有没有闻到猫身上有什么味儿?
b.引导回忆和小猫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你和小猫之间有感情吗?你外出回家时它是怎么迎接你的,它有哪些连续性动作,发出什么声音?这声音好像在告诉你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3)快速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学习细致观察植物。
①根据课后表格和批注,完成《我爱故乡的杨梅》的阅读。
②对比阅读:《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的对象都是植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观察了事物的变化。《金色的草地》观察了草地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了杨梅果随着不断成熟,其外形、颜色和味道的变化。
不同点:《金色的草地》侧重观察情景的变化;《我爱故乡的杨梅》侧重观察杨梅果成熟前后的变化与作者的感受。
③谈启发:读了这两篇文章,你觉得应该怎样细致观察植物?
(4)运用方法,完善“初试身手”中观察植物的习作片段。
①课件出示学生的“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课件出示:
老家门前的橘子树
老家门前种了一棵橘子树。
春天来了,橘子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到了夏天,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雪白的橘子花。
秋天,橘子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橘子。橘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满树的橘子把枝条都压弯了,橘子露出了金黄色的小脸蛋,它们正悄悄地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橘子,剥开外皮,会看见一个个“小月亮”紧紧围在一起,它们身上穿着白色的纱衣,好像月宫中的嫦娥,让人看了不禁心花怒放。取一瓣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
②议一议,评一评,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③引导修改。
对照《我爱故乡的杨梅》,你觉得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见过橘子树、橘子花的同学可以加以补充。
颜色、形状的观察:橘子树刚抽出的枝条和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刚结出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细致观察橘子的变化:除了颜色、形状发生变化外,它的味道有变化吗?没成熟的橘子和熟透了的橘子味道有什么不同?
④观察时有没有融进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旨在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的整合。根据学生在“初试身手”中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选择地发挥习作例文的示范作用,通过学习例文和勾连课文提炼出基本的观察方法,搭建习作的支架。根据方法,指导修改,完善“初试身手”中的相关片段,使整个单元贯穿成一个整体。通过几个回合的观察方法的提炼和运用,能有效帮助学生减轻习作阶段的畏难情绪。
板块四 选择内容,独立习作
1.布置习作任务。
读读自己的观察记录单,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进行习作。可以写观察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可以写观察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或印象最深的场景,可以写事物的变化,写写自己当时的想法。当然还可以像刚才一样,把自己“初试身手”中写的片段进行进一步完善。
2.学生完成习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来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手写我心”,降低习作难度。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出示习作评价单,指导评价
1.回顾观察方法,明确要求。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观察与习作,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细致观察的?又是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的?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
(3)明确任务:这节课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修改习作,一是是否多感官参与了观察,观察是否细致;二是观察时是否注意了事物的变化;三是观察时是否融进了自己的想法;四是是否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了。
2.出示习作评价清单,指导评价。
课件出示:
多感官参与了观察,观察细致。? 观察时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观察时融进了自己的想法。? 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了。
【设计意图】评价清单中的四项内容,前三项直指观察方法,后一项指向有序表达,扣住了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使学生修改习作时更有针对性。
板块二 聚焦“观察方法”,分享优秀习作
1.课件出示优秀习作。
课件出示:
小 猫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它穿着雪白的绒毛大衣,胖乎乎的,像个绒球。它的头像只小老虎,看上去很威严。一对三角形的招风耳警惕地竖着,好像随时都在注意周围的动静。两只大眼睛白天喜欢眯缝着,可一到晚上就会瞪得像铜铃,发出淡淡的绿光,真像两颗闪闪发亮的绿宝石。
小猫动作很轻巧,经常会突然跳到我的作业本上画梅花。它的攀爬能力强,爬起树来比猴子还快。有一次,我想逗它玩,就追着它跑,可我刚跑到它身旁,它前爪抓住树干,后脚一蹬,一下子爬到树上去了。它一边爬一边回头朝我看,“喵呜——喵呜——”地叫着,好像对我说:“来呀小主人,来抓我呀!”
小猫很温顺,很喜欢我。每次我放学回家,它总是欢快地跑过来迎接我,嘴里喵喵地叫着,好像在说:“小主人,回来啦!”等我站定,它就蜷缩成皮球状,用小脑袋在我的腿上温柔地蹭来蹭去,向我撒娇。我用手轻轻地抚摸它那柔顺的毛,将它抱在怀里,它一动不动,像个乖宝宝。
我喜欢我家的小猫。
2.让这篇习作的作者说说自己的观察方法。
3.其余学生参照习作评价单,交流: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分享优秀习作,既能让写出优秀习作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又能给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以借鉴,让他们交流观察方法,凸显同伴引领的功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细致观察的方法,有助于所有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板块三 修改习作,完善习作
1.学生对照习作评价单和上面的优秀习作,想想哪些地方的观察还不够细致,修改自己的习作。
2.同桌互评,合作修改。
(1)同桌共读习作。
(2)对照习作评价单,逐一审视、修改。
(3)大声朗读修改后的习作。
3.全班交流,分享完善。
(1)指名读自己的习作。
(2)全班评价。
要点:他观察的是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他________________方面观察很细致。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本环节就是在习作“加工”上着力,让学生参考习作评价单,通过自我审视,同伴互助,达到巩固习得的观察方法,完善习作的目的。
板块四 回顾梳理,分享心得
1.教师总结学生近段时间的观察情况。
本单元学习留心观察,大家特别投入,从近段时间的表现看,大家的确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分享观察心得。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也可以用嘴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分享表达心得。
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用一个自然段写观察到的一个方面的特征。
4.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会记录美的笔。在你们的笔下,展现了世界的缤纷多彩。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细致观察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让我们继续观察这个缤纷世界,用笔写出更多的精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进一步明确只有细致观察,才能更好地习作,而习作也能引导更细致地观察,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例文与习作课,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观察对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狗和杨梅。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观察到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并向学生展示观察所得。两篇习作例文,正好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
在处理教材时,我没有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先教学习作例文,再指导写作文,而是把习作例文和习作当作一个整体,让习作例文服务于习作的教学,让学习细致观察的知识变成学生的“写作支架”,成为学生聚焦的中心。我在上次“初试身手”的反馈中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在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选择例文中有用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利用《我家的小狗》作者发现小狗不同叫声的秘密,指导学生观察动物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观察时还要用心猜测动物的心思,加入自己的想法。利用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勾连课文《金色的草地》,进行对比阅读,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变化。在习作例文学习中梳理出细致观察的一般方法——多感官参与观察,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观察时融入自己的想法。并且观察动物的例文学习与指导写作和观察植物的例文的学习与指导写作,相对独立成两个小板块,针对性强,效果较好。
本教学设计还有一个特点是注意与“初试身手”的整合,充分利用“初试身手”的学情,指导学生修改、完善习作,这样,将知识不断内化,逐渐优化,从稀释走向聚合,从抽象还原具体,从潜在的静态走向操作的动态,展现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素养的完整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