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基础题(有答案)
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的主要因素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据此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1.从城市的起源角度来看,耶路撒冷和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都表现为( )
A.以休闲、疗养为主的城市
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
C.因矿产开发而形成的城市
D.以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2.从城市的选址角度看,上海、伦敦、开罗三城市共同之处表现为( )
A.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
??????B.邻近矿产资源的产地
C.位于冲积平原的中央?
???????D.地处军事要冲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房价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该城市位于(
)
A.
丘陵地区
B.
平原地区
C.
山地地区
D.
沟谷地区
下图为我国某地遥感影像图,图中城市是一座古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图中P地地貌是(
)
A.大沙丘
B.三角洲
C.冲积扇
D.河漫滩
5.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平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示意图,甲乙丙丁是该城市四个时期形成的建成区。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时间最早的建成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甲
河流
B.乙
地形
C.丙
海运
D.丁
土地
读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矿产
C.地形
D.河流
我国某地农牧交错带的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普遍性,该地气候由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如图示意我国某地聚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地聚落空间形态多呈现(
)
A.团块状
B.放射状
C.条带状
D.棋盘状
9.除水源外,影响该地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温②地形③土壤④光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图示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四川西部
B.湖北西部
C.黑龙江西部
D.内蒙古南部
人文景观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此类景观多分布于(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
C.崎岖山区???
D.复杂的丘陵地区
12.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读澳大利亚悉尼都市圈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悉尼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气候宜人
B.人口众多
C.交通便利
D.矿产丰富
2016年青年节,某公司通过统计16-35岁的QQ用户新增率和流出率,发布《全国城市年轻指数
报告》。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城市是(
)
温州?
B.深圳
C.重庆
?
D.合肥
15.影响城市“年轻指数”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理位置
C.信息技术
D.就业机会
山东省的临清市地处京杭大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富商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城市相比,临清市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机遇。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16.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资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
17.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下图为我国岭南某村落示意图,该村落在选址时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在一块平整的空地上按照“梳式布局”(形似梳子的布局方式)进行建造,一般建筑面积较小,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南北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1.2至2.0m,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8.影响该村落选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人口
19.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最主要反映了当地(
)
A.人多地少
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
D.船多车少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0.据图判断,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
A.位于河流沿岸
B.位于铁路沿线
C.靠近海港
D.矿产资源丰富
2、综合题:
21.读下面“河流与城市区位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2)乙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丙城市的成因是处于________汇合处,因为有大量的________。
(4)丁城市则处于________位置,因此它既是________港,又是________港。
(5)甲、乙、丙、丁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________条件。
22.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从水运条件上看,A、B、C、D、E五个城市中最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4)我国北方许多城市也分布于河流沿岸,其原因是否与图中A、B、C、D、E完全相同?请说明理由。?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基础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D 耶路撒冷和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都表现为以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2.A
上海、伦敦、开罗三城市共同之处表现为位于海岸、河口的沿岸.
3.B据图判断,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团块状,向各方向发展均匀,应对于平原地区,B对。丘陵地区、山地地区、
沟谷地区城市形态受地形影响,不是各方向均匀发展,A、C、D错。
4.C根据图示经纬度定位,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而且图中P地地貌的形状呈扇形,因此可以判断为山麓冲积扇,C正确。沙丘应该呈新月形,A错误。三角洲应该位于河流入海口,B错误。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并不呈扇形,D错误。故选C。
5.D根据图示经纬度定位,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祁连山北坡山麓地带,图中城市位于冲积扇边缘,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山麓冲积扇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出露,水源相对充足,取水方便,有利于人类居住,有利于城市形成,因此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源,D正确。地形、土壤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西北区域内部,气候相差不大,地形、土壤、气候均不是图中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6.A读图可知该地形成时间最早的建成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甲区域面积小,在河流沿岸。
7.A?该国位于热带高原上,高原边缘气候闷热,高原面上较为凉爽,所以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选A。
8.C材料提示该地为农牧交错带,且图示聚落多选址在山间河谷地带,可推出该地聚落面积小且分散,聚落多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C正确,A、D错误;放射状的聚落形态多分布在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干线两侧,B错误。故选C。
9.A材料提示该地气候由暖温带向中温带过度,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图示提示聚落多布局在山间河谷,故一方面河谷中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且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另一方面河谷地形平坦,便于生产耕作,①②正确;土壤条件各处聚落差异小,③错误;光照对聚落选址影响小,④错误。故选A。
10.D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由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内蒙古南部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地带,D正确;四川和湖北西部属于亚热带,A、B错误;黑龙江西部位于中温带,C错误。故选D。
11.A由经纬网及沿海轮廓可知,图示地区是埃及,这里主要是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及沙漠中的绿洲地区,即图示景观为城市。从世界范围看,城市这种聚落形式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沿海地区。
12.C?图示地区气候干旱,水源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制约很大,影响图示景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与河流?。
13.C
悉尼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海港,并且有便捷的陆地交通线联系内地,交通便利,C正确。都市圈内各城市气候相差不大;悉尼是中心城市,因此导致人口众多,但人口众多不是悉尼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悉尼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ABD错误。故选C。
14.B
由图可以看出,深圳年轻指数最高,说明其16-35岁的QQ用户新增率最高,流入人口以年轻人居多。
15.D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年轻人流入。故影响城市“年轻指数”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
16.B
京杭运河古时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由于临清地处运河岸边,因此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7.D随着京沪线、京九线等铁路的建设;运河的淤塞等原因,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18.B该村落在选址时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影响该村落选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A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最主要反映了当地人多地少,为了节省土地,A正确。地高林密必须空隙较大、主要是依山建设,跟河宽岸窄无关、古村落,船少、车也少,跟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无关,BCD错。故选A。
20.A
读图,该城市老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所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河流沿岸的条件,A对。形成初期没有铁路,B错。老城区不临海,形成与海港无关,C错。图中盐场与老城区形成无关,D错。
二、综合题:
21.(1)甲城以上有瀑布,位于河运的起点,货物在此转运;(2)乙城位于公路与河流的汇合处,具有水运和陆运的优势;(3)干支流入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4)河口;海;河;(5)运输和供水。
22.(1)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等河流)水源充足。
(3)E,位于长江人海口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间位置,港口吞吐量最大,有利于城市发展。
(4)不完全相同。我国北方城市分布于河流沿岸主要是利用河流的供水功能,解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而南方城市沿河建城主要是利用河流的运输功能。
部分城市年轻指数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
基础题(有答案)
1、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
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C.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
A.①
区
B.②
区
C.③
区
D.④
区
5.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7.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演变表现内部用地功能更替和外部用地扩展。下图为2006—2015年省会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主要功能用地类型为(
)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绿化用地
9.2006—2015年该功能用地以外部扩展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
)①远离消费市场
②环境要求提高
③基础设施落后
④地租成本升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2012—2015年该城市功能用地外部扩展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外流严重
B.交通条件改善
C.资源日益匮乏
D
.产业结构调整
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房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M处房价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交通通达度好
B.环境优美
C.距离市中心近
D.地势较低
12.下列功能区中,N处最宜布局的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文化区
D.工业区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如今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日益火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下图为“上海市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甲、乙曲线分别代表城市中的( )
A.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仓储区
C.住宅区、商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
14.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 )
A.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
B.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C.缓解城市人口过密问题
D.缩短居民出行时间
下图为某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L1~L4为著名的商业街,图中心为中心商务区所在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该城市四条商业街中最繁华的是( )
A.L1?
?B.L2??
C.L3??
D.L4
16.一般来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地多为该城市的( )
A.工业用地
??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农业用地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已建地铁线和新建机场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据甲、乙、丙、丁四个地铁站点位置推测其所处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乙—低级住宅区
B.甲—高级住宅区
C.丙—科技产业园
D.丁—中心商务区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19.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功能区是________,乙功能区是________,城市空间结构为________模式。
(2)图中工业区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理由
2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
基础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D
②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位置应属于商业区;①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应为住宅区;③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选项D正确。
2.B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印染厂有水污染,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位于河流下游.
故选:B.
3.D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都不是描述的自然环境,所以A、B、C都错;乙区域两河道之间,依山傍水。选项D正确。
4.C
图示③较周边地区地租高,判断可能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的区域,交通通达度高。
5.A
在城市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形成商业区。
6.A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
7.C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級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8.A
内部面积逐渐减少;外部扩展为正值,即在城市外部面积逐渐增加。因此,该功能用地的变化趋势是不断向市区外围迁移,符合该特点的应为工业用
地。故选A。
9.D
2006—2015年该功能用地以外部扩展为主,主要是因为市中心对环境要求提高,地价较高,成本较高,促使工业用地外迁,②④正确。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完善,①③错误。故选D。
10.D
2012—2015年该城市功能用地外部扩展幅度降低,即工业用地规模增长速度趋缓,主要原因应该是发展了新的主导工业部门,该工业用地规模较小,D正确。人口外流主要影响住宅区的扩展,A错误。交通条件改善不会影响到工业用地规模,B错误。资源匮乏也不会影响到工业用地规模,C错误。故选D。
11.B由图可知,M处距市中心较远,交通状况也不是最优,但M处依山傍水,临近湖泊,生态环境较好,因此房价较高,故选B。
12.D由图可知,N处地租较低,临近铁路,交通便利,噪声污染较严重,不适宜布局商业区、文化区和住宅区,最适宜布局工业区,故选D。
13.C读图可知,甲曲线夜间自行车数量较多,夜间是休息时间,因此甲曲线代表城市中的住宅区;乙曲线白天自行车数量较多,白天是人们外出工作或购物的时间,因此乙曲线代表城市中的商业区,故C项正确。
14.B推广共享单车,提供人们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只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故A项错误;可以减少私家车出行数量,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故B项正确;共享单车解决的是人们的出行问题,不能解决人口过密问题,故C项错误;共享单车速度慢,会延长居民出行时间,故D项错误。
15..A 据图可知,L1商业街地租等值线向外弯曲程度最大,说明与周围商业街相比,该商业街地租最高,因此最繁华。
16.B 一般来说,由市中心向外依次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因此图中阴影部分用地多为该城市的住宅用地。
17.C 甲站点有多条地铁线交会,大致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大,地租最高,应地处中心商务区,B错误;丁站点没有位于市中心,该区域不是中心商务区,D错误;乙站点是1号线和4号线换乘站,交通便利,而且距离湖泊较近,环境优美,在城市外缘,应地处高级住宅区,A错误;丙站点位于城市外缘,环境优美,污染小,且有2号线与之相连,且离机场专线较近,应地处科技产业园,C正确。
18.C
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在市中心,商业支付能力最高——商业区;在外围,住宅区支付能力高——住宅区;在远郊,布局工业区——地租地,对城市的污染影响小。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地租上涨,此地二环路和三环路的地租水平适合住宅区的布局。
19.B
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通达度。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的完善等,为了降低成本,商业活动不断外移。
20.C
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通达度。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的完善等,为了降低成本,商业活动不断外移。
二、综合题:
21.(1)商业区 住宅区 多核心
(2)位于城市外缘 沿交通干线两侧分布
城市外缘地价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交通运输便利
(3)① 靠近风景区和湖泊,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好;且位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环境好;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
22.(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污染空气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处应建绿化带,①处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外围,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第(2)题,兴建钢铁厂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