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二课时)
基础题(有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面为城市某小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图1)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图2)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1
图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2.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
增加土壤侵蚀
②
补充地下水
③
延长径流汇聚时间
④
解决城市洪灾
⑤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完成下列小题。
3.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4.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汇聚的雨水经净化,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读“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建设“雨水花园”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是(
)
减弱植物蒸腾
B.
增强地表径流
C.
减弱下渗
D.
增强地下径流
6.“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①
美化城市人文景观
②
控制城市洪涝灾害
③
解决城市“热岛效应”
④
缓解城市用水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读“各类下垫面降雨损失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7.经历同样的暴雨,城市与郊区相比( )
A.
下渗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少
B.
下渗水量增加,径流量增加
C.
损失量减少,洪峰水位变高
D.
损失量增加,洪峰水位变低
8.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少城市地表积水的是( )
A.利用地下消防蓄水
B.绿化屋顶增加储水
C.铺设透水砖强化渗透
D.抬高生态广场迅速排水
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功能主要与植被蒸腾和冠层遮阴有关。绿地降温幅度与当地的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26°℃时,城市绿地降温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城市绿地覆被格局对其降温效应有明显影响。下图示意环境温度与绿地降温幅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我国南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若环境温度相同(≥26℃),城市绿地覆被格局中降温效应最大的是(???)
A.盖度较高的草坪
B.盖度较高的灌木
C.密度较高的乔木
D.高比例硬化地面
11.揭示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规律有利于(???)
①增强市区热力环流
②根治城市洪涝灾害
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④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某年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统计图,AQ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最差,是因为该地区(
)
A.工业最发达
B.城市最密集
C.酸雨最频繁
D.煤炭消费量最大
13.夏季各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冬季,原因是夏季(
)
A.气温高
B.降水多
C.光照强
D.风力小
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自然”的梦想。下图为“住房4.0”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建设“住房4.0”可以带来的作用,不包括(???)
A.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
B.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C.增加城市绿地
D.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15.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①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②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③增大城乡风强度
④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2020年5月26日,《武汉市2020年绿化工作方案》出炉,该方案指出除新、改、续建30座城市公园外,全市还将建成100座口袋公园,累计新建城市绿地700公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下列符合城市口袋公园特点的是(
)
A.沿交通干线分布
B.分布灵活分散
C.位于城市中心
D.沿城市河流分布
17.武汉市口袋公园的建设主要体现了公园的(
)
A.休憩价值
B.经济价值
C.旅游价值
D.生态价值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该城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从昔日由盐碱荒地、废弃盐田、污染水坑组成的“生态禁区”,到今日的“生态高地”,中新天津生态城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称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下列不符合生态城市特点的是(???)
A.资源高效利用
B.低密度路网
C.使用清洁能源
D.发展低碳经济
19.中新天津生态城由“生态禁区”发展到今日的“生态高地”,主要依赖(???)
A.完善的基础设施
B.低廉的土地价格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先进的技术水平
20.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化的影响主要是(???)
A.等级提高
B.竞争力增强
C.职能增加
D.规模扩大
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某年2月19日,四川成都迎来了9年一遇的降雪。在雪花飞舞,愉悦人心的时候,一位市民收到一个朋友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发来的照片——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在城里的她,只能心生遗憾地看着飘落的雪花化成了水……
(1)材料反映了什么城市问题?
(2)对比以上两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上述城市问题的原因。
(3)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缓解措施。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如认为可行,请说明应首先研究的可能性条件;如认为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3)试解释城市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词,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5)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该市规定,本市绿化不得再建大型草坪,而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6)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乡村、山区的大树乃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的时髦做法。大树移植进城,对改善城市环境固然起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争议。你认为此举有何弊端?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二课时)
基础题
答案
一、选择题:
C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尤其是雨季地表径流大增,对蒸发量和降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市区容易出现热岛和雨岛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大。
B
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了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同时地表径流减少,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城市洪灾主要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可以缓解城市洪灾,但也不能根本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3.B
图中右侧鸟类身上带有灰尘及油渍,反映城市的灰尘和油污多,即环境污染严重,B
项正确。
4.A漫画所示城市问题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而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工业,据此应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5.D
建设“雨水花园”,可以增强植物蒸腾,减弱地表径流,增强下渗,增强地下径流,故选D项。
6.C
,根据题干文字提示可知,“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缓解城市用水压力;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选C项。
7.C
城市地面高度硬化,天然水面少,植被少,因此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漏的水量少,结合材料可知降雨损失量少,地表容易积水。故C项正确。
8.C
虽然与水泥等硬化路面相比,铺设透水砖可增加水的下渗,但与裸地、绿地、湿地等相比,铺设透水砖不利于水的下渗,因此铺设透水砖不能有效减少城市地表积水,故C项正确。
9.B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26℃时,城市绿地降温效应不明显。我国南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夏季才明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C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覆被格局对其降温效应有明显影响。若环境温度相同(≥26℃),城市绿地覆被格局中降温效应最大的是:密度较高的乔木,树叶最稠密,树下通风透气,降温效应最大,其它的选项遮阴效果都较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D
揭示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规律有利于③研究更好的降温方式,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④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管理,种植更有利于降温的树种。③④对。有利于降低市区热力环流和缓解城市洪涝灾害,①②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D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工业发达,且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京津冀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且处于北方,煤炭消费量最大,排放的废气最多,空气质量最差,D项正确。工业最发达和城市最密集的是长江三角洲,酸雨频繁的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A、B、C项错误。
13.B.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夏季优于冬季,主要是因为夏季降水多,污染物随雨水降落到地面,B项正确。空气质量与气温高低、光照强弱关系较小,A、C项错误。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下降,D项错误。
14.D
“住房4.0”通过墙体植被,一亩建筑占地,可在空中带来十亩土地的绿化院子,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流,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ABC正确,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15.B
“住房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市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作用不明显。①④正确,故选B。
16.B
城市口袋公园主要利用的是城市的边角闲置地带,多位于城市居民区周边,主要受人口密度、闲置土地面积等影响,分布灵活分散,不仅仅分布在市中心,B正确、C错误。城市交通干线沿线、河流沿岸不一定是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且不一定有闲置土地,所以不一定具备建设口袋公园的条件,因此A、D错误。
17.A
A.口袋公园主要是利用城市的边角闲置地带建设一而成的小规模的休闲空间,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故武汉市口袋公园的建设主要体现了公园的休憩价值,
A正确。B.口袋公园属于公益性质的城市公园,对市民免费开放,并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B错误。C.口袋公园面积小且分布分散,旅游吸引力较小,旅游价值低,C错误。D.口袋公园虽然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但作用有限,因而生态价值不是口袋公园的主要价值,D错误。
18.B
生态城市的标准,要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确定。社会生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资源高效利用、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生态城市特点,低密度路网不符合生态城市特点。选择B。
19.D
中新天津生态城由“生态禁区”发展到今日的“生态高地”,盐碱荒地、废弃盐田、污染水坑等的改造和治理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水平,生态城市建设也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低廉的土地价格、优越的地理位置都不能保证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选择D。
20.B
城市的建设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化来说,虽然增加了城市人口,但是不足以导致城市等级提高,A错误;中新天津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对天津滨海新区来说竞争力增强,B对;职能增加和规模扩大都不是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化的主要影响,D错误。
二、综合题:
21.(1)城市热岛效应。
(2)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通风条件差;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等,吸热快增温快;市中心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生产生活及交通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城市建设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3)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建设“海绵城市”);控制废热排放,达标排放;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建筑物淡色化等。
解析:(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来看,材料一中“在离市中心不到20千米的三圣乡发来的照片—银装素裹的动人雪景,而在城里的她,只能心生遗憾地看着飘落的雪花化成了水…..”说明郊区气温低,城区气温较高,这反映了城市热岛效应。
(2)读“城市景观”和“郊区景观”两幅照片,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通风条件差;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砂石路,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城市建设植被覆盖率低;市中心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生产生活及交通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等。
(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是: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控制废热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建筑物淡色化等。
22.(1)① 自郊区吹向城市
(2)如认为可行,应首先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如认为不可行,理由合理即可。
(3)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燃烧矿物燃料,排出大量大气污染物,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4)①②主题词为“城市热岛效应”,③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④为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5)不足:环境效益不如林木,维护费用大,易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6分)
(6)技术要求高,移植成活率低,易造成绿色资源的浪费,容易对原生长地生态造成破坏;造成外来物种侵入等环境问题。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一课时)
基础题(有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现象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城市产业调整
C.区域城市化现象
D.人口迁移现象
2.在该过程中,由图得出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城市人口比重增大
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3.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②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④使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图“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国家统计局),完成下列小题。
4.据图可知,我国(
)
A.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最低
B.1990年以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
C.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
D.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增长放缓
5.图中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6.衡量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
A.城镇数量
B.城镇人口比重 C.城镇规模
D.城镇人口数量
下图“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8.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读“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9.由图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社会福利制度好
D.历史悠久
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
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11.下列现象与甲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不相符的是( )
A.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许多大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呈减少趋势
D.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美、日、德三个国家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13.图示三个国家中( )
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C.美国城市化起步最早
D.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
14.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市化模式的明显优点是( )
A.城市数量少
B.城市间竞争小
C.“大城市病”不严重
D.城市功能区多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小题。
15.京津冀地区( )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
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16.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
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含预测)发展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18.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丁
B.丙
C.乙
D.甲
20.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 )
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
C.城市中心空洞化
D.郊区城市化
二、综合题:
21.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小题。
表 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如何?
(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党在十八大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纳瑟姆”曲线揭示了世界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
(1)1996--2015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________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有_________。
(2)1996年、2015年两次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拐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是产生第一次拐点的主要原因
B.逆城市化现象的出出现是第一次拐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C.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产生了第二次拐点
D.后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产生了第二次拐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一课时)
基础题
答案
一、选择题:
C从图中信息判断可知,该地区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是区域城镇化现象。
C城镇化的发展虽然以城镇人口比例增大为重要衡量指标,但图中只显示了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
A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城乡差距都会随之变化。
4.C
图中显示我国的乡村人口比重持续降低,而城镇人口比重持续增长,大约在
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约各占50%;
5.A
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可知,经济因素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6.B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的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B
乙城市人口增长比较平稳,应代表发达国家类型;甲城市所在国城市人口增长太快,应属于发展中国家。
8.A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所致。
9.A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乙国(美国)是发达国家,其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
10.B
甲国是中国,目前城镇化速度较快。
11.C我国城镇化处于加速城镇化阶段,城镇中心区的人口并未减少。
12.B
德国城市化起步早,初始城市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三国中日本城市化发展最快,丙是日本,甲是美国。
13.D
图示三个国家中,美国、德国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根据图示曲线,目前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B错误。德国城市化起步最早,C错误。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D正确。
14.C
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是中小城市发展模式,明显优点是“大城市病”不严重,C正确。城市规模小,城市数量多,A错误。城市间竞争激烈,B错误。城市规模小,城市功能区少,D错误。
15.C 根据材料“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及图中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可以推断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C项正确;据图判断,2009~2010年城镇化速度快于2013~2014年,A项错误;图中没有城镇化率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的情况,D项错误。
16.D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人口数量庞大,结合北京、天津的城市职能等可以推断第三产业成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D项正确;据图判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但是第一产业产值受到多方面因素比如自然条件、科技条件等的影响,因此无法判断第一产业的产值是否不断下降,A项错误;根据从事三次产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判断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B项错误;京津冀地区工业体系较完善,且发展早,现在趋向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项错误。
17.B 2007~2050年预计世界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主要是城市化导致的。故B项正确。
18.D
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预计将超过其农村人口。由图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增长迅速。故选D项。
19.A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
20.D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城市化现象开始出现。
二、综合题:
21. (1)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解析 (1)图A中,虚线表示的城市人口增长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代表发展中国家,实线代表发达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增长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更快,且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22.
(1)加速(高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AC;?
(3)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