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执笔人:董玲 审核:宋艳玲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空气的新鲜清洁。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1.(展示新生儿啼哭的多媒体画面)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2.憋气比赛(要求:捏鼻,闭嘴)。你的感受?你认为有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44页第一段)
1.结合生活经验完成43页的填图并汇报。
2.患重感冒时用嘴呼吸,你的感觉?你认为用鼻呼吸有哪些好处?
【学习任务二】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阅读课本44—45后汇报)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它们有什么作用?
2.鼻有哪些结构?各有何作用?为什么北欧人的鼻子比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的鼻子更大更长?
3.气管有哪些结构?有什么作用?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4.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进行了怎样的处理?
5.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人们怎么做的?请举例说明。
【学习任务三】了解呼吸与吞咽关系及声音的形成(阅读课本45---46页后汇报)
1. 为什么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用尺子量着对比一下,呼吸与吞咽关系时,会厌软骨位置的变化)
2.我们为什么能发声?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
【自主检测】
1.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 )
A.喉结 B.会厌软骨 C.环状软骨 D.甲状软骨
2.下列既是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发声器官的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3.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
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喉关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 D.鼻黏膜充血肿胀
4.气管之所以不变形,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 )
A.有“C”型软骨支架 B.肌肉较松弛 C.气管壁较硬 D.周围有肌肉牵拉
5.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的结构包括( )
①鼻粘膜 ②鼻毛 ③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 ④会厌软骨 ⑤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6.下列哪项不是人体呼吸道的功能( )
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温暖、湿润、清洁人体吸入的空气
C.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D.进行气体交换
【学习记忆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执笔人:董玲 审核人:宋艳玲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能概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2.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课前投入】
1. 按照课本47页测量胸围差的方法测量胸围差并记录。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尽力深吸气时
尽力深呼气时
2.肺位于你身体的哪一腔?平静呼吸时,你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一)情境导学
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1.用手按在胸的两侧,深吸气,你感觉肋骨向哪个方向运动?胸廓是扩大的吗?
(提示:仅凭感觉器官感觉到的现象不一定是科学事实,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一定工具进行准确测量是十分必要的)
2.请展示你课前测量的胸围差,讨论:胸围差能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阅读课本48页最后一段)
3.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观看教师模拟膈肌的运动并阅读49页,完成下列表格)
呼吸运动 肋间外肌膈肌 胸廓 胸腔容积 肺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呼气
【学习任务二】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阅读课本50--51页的资料分析和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讨论)
1.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4.(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你认为肺泡有哪些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小知识:气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5.进入血液的氧最终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自主检测】
1.肺通气是通过下列哪一项原理来实现的 ( )
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
2.人在吸气时膈和肋骨的状态是 ( )
A.膈顶部下降,肋骨上升 B.膈顶部上升,肋骨下降
C.膈顶部上升,肋骨上升 D.膈顶部下降,肋骨下降
3.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肺泡数目极多 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4.小李平静时胸围长80厘米,尽力深吸气时的胸围长90厘米,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长78厘米,则他的胸围差是 ( )
A、170厘米 B、158厘米 C、10厘米 D、12厘米
5.如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气球相当于 ;橡皮膜相当于 ,钟罩相当于 ;
(2)A图表示在 ;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
使胸腔容积 ,肺随着 ,
肺内气压相应 ,气体便被吸入;
(4)此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6.请仔细观察下图,并回忆肺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三幅图各表示了肺的哪些主要结构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记忆卡】
B图
A图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执笔人:董玲 审核:宋艳玲
【学习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人体检看到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学习重难点】
1.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能概要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知道五点取样法。
2.提高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课前投入】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空气污染图片。
2.同学说出自己查阅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与以上的哪些空气污染有关?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资料分析(阅读课本52——53页)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
2.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们健康有什么关系?
3.除了资料上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习任务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阅读课本53—54页)
1.常见的大气污染有哪些?
2.我们应如何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你有何建议?
【学习任务三】探究: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阅读课本55—56页内容)
1.五点取样法怎样操作?
2.怎样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3.探究自己最关心的一处空气中尘埃粒子数的多少。(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对照试验和重复试验的设计)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
【自主检测】
1.在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最易得呼吸道疾病的是( )
A.饭店服务员 B.园林工人C.油漆工人D.司机
2.房屋装修后不能马上入住,而要进行( )
A.关闭门窗,避免潮湿 B.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C.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杀毒灭菌 D.喷空气清新剂,让室内清香四溢
3.在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下列哪种做法不恰当( )
A.由于呼吸道能对空气进行处理,所以可以不用采取措施
B.沙尘暴时,戴上口罩,防止灰尘进入呼吸道
C.遇到有毒气体时,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D.在发生火灾的现场,可以用打湿的毛巾蒙住自己的头保护自己
4.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释放出的有害气体逐年增多 B.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逐年增多
C.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恶化 D.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水平大幅度降低
5.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身体健康,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1)经常在室内喷杀菌剂。(2)居室周围栽花种草。(3)房屋装修后经常开窗
(4)夜晚室内放花卉。(5)焚烧秸秆。(6)教室内经常保持空气流通
A(1)(4)(5) B(2)(4)(6) C(2)(3)(6) D(3)(4)(6)
6.在通风不好的室内学习时间过长,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甚至头晕待症状。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A.室内空气稀薄 B.室内二氧化碳减少
C.室内氧气减少 D.室内温度过高
7.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积极参加有氧运动
C.控制污染物的任意排放 D.载花种草
8.锻炼身体一定要讲究科学,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在空气新鲜的场所
B.早起在小树林中跑步
C.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再锻炼
D.黄昏时在小树林中散步
【学习记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