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建工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适用范围:高一1-10班
一、基础选择(每题2分,共计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长篙(hāo) 遒劲(jìng) 忸怩(niǔní) 巷(hàng)道
B.氾(fán)南 肄(yì)业 横亘(gèn) 济(jǐ)济一堂
C.婆娑(suō) 杯杓(zhuó) 冉冉(rǎn) 浪遏(è)飞舟
D.弄(lòng)堂 卮(zhī)酒 翌(yì)年 叱咤(chà)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寥廓 瓦菲 寒喧 不胫而走
B.编辑 遐想 租赁 陨身不恤
C.踉跄 揩油 水门汀 绿草如荫
D.桀骜 莅校 锭子 披星戴月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 侣:这里指伴侣
B.默默彳亍着 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C.广有羽翼 羽翼:这里指帮凶
D.其一是手枪,立仆 立仆:立刻倒下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②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③我自1992年7月起,进入先生曾供职的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忝列门墙,有幸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获益良多。
④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着眼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湘江秋景,不禁回想起当年“同学少年”“指点江山”的峥嵘岁月。
⑤在秦晋围郑、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烛之武临危授命,夜缒而出,只身面见秦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说服秦伯退兵。
⑥这届新高一同学到底实力怎么样,这次月考将是一次极好的检验机会,老师们都在侧目而视。
A. ②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⑤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编年体是以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特点是时间概念清楚。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是鲁迅。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16奔。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D.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学者。有《饮冰室合集》。
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7、填写下列句子
(1)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
(2) 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古诗鉴赏(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早春寄王汉阳(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昌,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前四句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气息,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喜悦之情。
B.诗中“昨夜”“入”二词写出了时节骤然变换、春风吹拂的特点,表现春归景象。
C.“黄金色”是写杨柳嫩黄之色,正扣题目中“早春”二字,也和“春还”呼应。
D.诗歌后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共赏春光,有描写、有抒情,感情蓬勃奔放,荡人心魄。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4分)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C.吾属今为之虏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毋从俱死也
11.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素善留侯张良?D.道芷阳间行
12.下列各项划线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以其无礼于晋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吾其还也
B.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C.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而:夜缒而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13.翻译句子(8分)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6题(10分)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三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
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
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
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
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速就是刘和珍。
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
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蕾锋利的,但地却常常微笑着,态度
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
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
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
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
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竞至于颇为怀
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
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
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
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
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
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扬
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
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
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
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
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
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刘和珍是个外表与内心世界有差异的学生。
B.文章写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明她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C.执政府对待学生的手段之下劣凶残完全出乎一般人的预料,当然也包括鲁迅这样
的知识分子。
D.执政府对请愿学生的残害以及后来对学生请愿这件事的歪曲与诬陷,暴露出执政
府的反动、贪婪和腐败。
15.文中说“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请说明作者“踌
躇”的原因。(4分)
16.文段的第五节第二自然段,详细地写出刘和珍等三位女子被害的细节,这样写有怎样
的表达作用?(4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7—19题(10分)
志摩在回忆里(郁达夫)
大约是在宣统二年的春季,我离开故乡的小市,转入当时的杭府中学读书,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我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但是同我的这一种畏缩态度正相反的,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在跳跃活动。
一个是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的小孩子。还有一个日夜和他在一块,他们俩最爱做种种淘气的把戏,为同学中间的爱戴集中点。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宿舍里,总在交头接耳地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结果却终于会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引大家的注意的。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 ---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的最多的一个。
从此之后,一别十余年,我和这两位奇人终于没有遇到的机会。
民国十三四年之交,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里遇见了志摩。他的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还是和孩时一样,不过因为历尽了欧美的游程之故,无形中已经锻炼成了一个长于社交的人了。笑起来的时候,可还是同十几年前的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从这年后,和他就时时往来,差不多每礼拜要见好几次面。他的善于座谈,敏于交际,长于吟诗的种种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个社交的中心。当时的文人学者,达官丽姝,以及中学时候的倒霉同学,不论长幼,不分贵贱,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时候,只教经他用了他那种浊中带清的洪亮的声音一问,你就自然会把一切的心事丢开,被他的那种快乐的光耀同化了过去。
其后他又去欧洲,去印度,交游之广,从中国的社交中心扩大而成为国际的。于是美丽宏博的诗句和清新绝俗的散文,也一年年的积多了起来。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之后,北京变了北平,当时的许多中间阶级者就四散成了秋后的落叶。在这一种状态之下,有一天在上海的街头,我又忽而遇见志摩,“喂,这几年来你躲在什么地方?”
兜头的一喝,听起来仍旧是他那一种洪亮快活的声气。在路上略谈了片刻,一同到了他的寓里坐了一会,他就拉我一道到了大赉公司的轮船码头。因为午前他刚接到了无线电报,诗人太果尔①回印度的船系定在午后五时左右靠岸,他是要上船去看看这老诗人的病状的。
当船还没有靠岸,他在码头上的寒风里立着 ---这时候似乎已经是秋季了---静静地呆呆地对我说:“诗人老去,又遭了新时代的摈斥,他老人家的悲哀,正是孔子的悲哀。”
因为太果尔这一回是新从美国日本去讲演回来,在日本在美国都受了一部分新人的排斥,所以心里是不十分快活的;并且又因年老之故,在路上更染了一场重病。志摩对我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双眼呆看着远处,脸色变得青灰,声音也特别的低。我和志摩来往了这许多年,在他脸上看出悲哀的表情来的事情,这实在是最初也便是最后的一次。从这一回之后,两人又同在北京的时候一样,时时来往了。可是一则因为我的疏懒无聊,二则因为他跑来跑去的教书忙,这一两年间,和他聚谈时候也并不多。今年的暑假后,他于去北平之先曾大宴了三日客。在他遇难之前,从北平飞回来的第二天晚上,我也偶然的,真真是偶然的,闯到了他的寓里。
那一天晚上,因为有许多朋友会聚在那里的缘故,谈谈说说,竟说到了十二点过。临走的时候,还约好了第二天晚上的后会才兹分散。但第二天我没有去,于是就永久失去了见他的机会了。男人之中,有两种人最可以羡慕。一种是像高尔基一样,活到了六七十岁,而能写许多有声有色的回忆文的老寿星,其他的一种是如叶赛宁一样的光芒还没有吐尽的天才夭折者。前者可以写许多文学史上所不载的文坛起伏的经历,他个人就是一部纵的文学史。后者则可以要求每个同时代的文人都写一篇吊他哀他或评他骂他的文字,而成一部横的放大的文苑传。
现在志摩是死了,但是他的诗文是不死的,他的音容状貌可也是不死的,除非要等到认识他的人老老少少一个个都死完的时候为止。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注】①太果尔:指印度诗人泰戈尔。
17.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者在杭府中学读书时徐志摩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写起,通过写自己的畏缩,在对比中突出志摩的形象。
B.徐志摩出国游历,结识了太果尔等诗人,既扩大了社交圈,也为诗文创作创造了条件,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C.徐志摩探望诗人太果尔,一方面对文坛前辈身体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他对太果尔被时代和社会排斥感到悲哀和无奈。
D.作者为他偶然的与徐志摩的会谈而欣慰,也为后来的未赴约感到长久的悲哀。在作者心目中,他不仅是文人,也是友人。
18.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徐志摩的形象特点。
19.简析最后一段的含意及表达效果。
名著导读(5分)
20.请简述大卫?科波菲尔在半年学校(萨伦学堂)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七、语言文字运用
21.请你从下面六副对联中选出三副分别献给国庆节、中秋节和教师节,并根据对联知识进行微调、修改,然后填写在横线上。(3分)
①甘露广施千株翠,报得春风一寸丹 ?? ???②三月光阴换槐火,二分消息杏花知
③玉莹盘润乐长安,人寿年丰大吉祥 ?? ???④盛世腾飞基昨日,崛起神州今朝看
⑤三径就荒绽菊蕊,一堂大喜燕来宾 ?? ???⑥激情洋溢,写大千世界;笔走龙蛇,绘自然奇观。
(1)国庆节:选___(序号);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选___(序号);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选___(序号);修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3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
1、B A项长篙gāo;C项杯杓sháo;D项叱咤zhà
2、D A寒暄 B殒身不恤 C绿草如茵
3、A 侣:这里指同学
4、D
①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用错对象。
②白云苍狗: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③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④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⑤临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
⑥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不合语境。
???????5、C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A.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大型客机”不能被打造成“工程”,改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研制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B.将“留学生吟诵社”归类在“朗诵爱好者”中,不符合逻辑,删去“、留学生吟诵社”;C.表述正确;D.成分残缺,“按照”缺少宾语,在“生态乡”后建设“的目标”。
6、答案 C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7(1)到了颓圮的篱墙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
(4)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8、D “写诗人与友人共赏春光”错,是邀请友人前来醉饮赏春。
9、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有情趣。诗人急于看到春还,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富有情趣。②豪迈洒脱。“连日醉壶觞”表现了诗人按捺不住的激情。③热情,珍视友情。急切盼望朋友到来,称友人为“美人”,并有“断肠”之恨,足见友情的亲密。
10、D A均为状语后置句B均为宾语前置句C均为被动句 D第一句为定语后置句,第二句为省略句
11、B A项从,使动用法,使跟从;C项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D项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12、C A.第一个“其”是代词,他;第二个“其”是代词,他的;第三个“其”是语气副词,表示商量的语气,还是;
B.第一个“焉”是兼词,在这里;第二个“焉”是疑问代词,哪里;第三个“焉”是疑问代词,怎么;
C.三个“之”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是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第一个“而”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是连续,表转折,第三个“而”是连词,表并列。
13、(1)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2)(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14、D“暴露出执政府的反动、贪婪和腐败”,说暴露出反动可以,说暴露出贪婪和腐败牵强。
15、原因是自己在为国奉献与牺牲的决绝上还不如自己的学生,自己只是一个苟活者,而刘和珍却敢于为祖国的命运慷慨赴死,自己没有资格坦然承认她是自己的学生。
16、①表现出杀人者的残暴与凶狠;②表现出三位女子的沉勇与友爱;③简接表达了作者的惊愕、痛恨、悲痛之情。
17、B “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错,“一年年的积多了起来”只是数量的增加,“成熟”无中生有。
18、①活泼顽皮,好学聪慧;②才华横溢,长于吟诗:③为人轻快磊落,敏于交际;④珍惜情谊,悲天悯人。
19、徐志摩永远的离开了,但是他的诗歌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会一直流传下去的,人们会永远铭记他的。
表达效果:运用对比(反复)突出徐志摩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照应标题,强调志摩依旧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语句看似平淡,内蕴情感厚重。
20、示例一:
????? 一次,大卫最喜欢的同学斯蒂尔福斯在课堂吵闹,梅尔老师批评他几句,他非但不服管,还污蔑老师是“叫花子”,吵闹声找来了校长,斯蒂尔福斯振振有词地揭发梅尔老师的母亲是靠施舍过日子的,校长是势利眼,于是解雇了梅尔老师。大卫为此深深内疚,
因为梅尔老师对他很好,而且关于他母亲受施舍的事还是大卫无意间透露的。
示例二:
????? 一天下午,大卫突然被通知有人来看他,要他去会客厅见面。他带着慌乱的心情,一开始猜测可能是谋得斯通先生和谋得斯通小姐,后来又忽然想到,来的也许是自己的母亲。正当他一边猜测,一边推门进去时,屋里却没人,不过觉得门后面有人顶着似的,他朝门后一看,让他大为惊喜,原来来的是佩格蒂先生和汉姆,他们的到来,给大卫带来了很多欢乐。
21【答案】国庆节(献给祖国):选④,盛世腾飞基昨日,神州崛起看今朝(结构、词性相同)
中秋节(献给家人):选③,玉莹盘润长安乐,人寿年丰大吉祥(仄起平收)
?教师节(献给老师):选①,广施甘露千株翠,报得春风一寸丹(结构、词性相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仿用句式时充分考虑语言环境,在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符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包括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开放式、对联式。本题为对联,考生要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之间不能有重复的字,上下联对应位置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下联尾字为平声。本题中,先根据内容判断,那一项适合,再根据结构、词性相同,仄起平收等对联知识进行修改。①中有“春风”“广施千株翠”,适合老师,②中有“换槐火”“杏花”适合寒食、清明,③中有“人寿年丰”适合家人,④中有“盛世”“神州”适合祖国,⑤中有“来宾”适合宾客,⑥中有“笔走龙蛇”“绘自然奇观”适合书法。所以,国庆节(献给祖国):选④,改为“盛世腾飞基昨日,神州崛起看今朝”,其中“昨日”对“今朝”;中秋节(献给家人):选③,改为“玉莹盘润长安乐,人寿年丰大吉祥”,其中“安乐”对“吉祥”;教师节(献给老师):选①,改为“广施甘露千株翠,报得春风一寸丹”其中“广施”对“报得”,“甘露”对“春风”,均考虑结构、词性相同和仄起平收。其他的,②应为“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⑤应为“三径就荒菊绽蕊,一堂大喜燕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