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06 21: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执笔:裴丽娜 审核:李旭亭
【学习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难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思考:人类是这样产生的吗?人的祖先又是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通过观察与思考,能描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起源与发展的不同之处
1. 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2. 观察课本上提供的四种现代类人猿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思考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3.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呢?
4.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学习任务二】通过第4页资料分析,举例说明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1. 阅读资料1,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2.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
3. 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4. “东非人”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5. 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总结出人类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学习任务二】通过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
1. 讨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2. 判断短文中的问题,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将本节知识进行梳理。
2. 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3. 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自主检测】
1.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正确叙述是(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环境的变化使猿进化成人
C.猿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3.下列哪项是事实( )
 A."露西"生活在距今200万年前 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C.其他地区没有古人类化石 D.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
4.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5.科学表明,人类起源于( )
A.现代类人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长臂猿
【 学习记忆卡】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二节 人的生殖
执笔:裴丽娜 审核:李旭亭
【学习目标】:
1.说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3.通过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4.学会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
1.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2. 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你已经知道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描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课本8页至9页文字及示意图,进行自主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1.男性生殖器官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并填注图Ⅳ—4.
2.女性生殖器官主要有哪些? 各有什么作用?并填注图Ⅳ—6.
3. 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
4. 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为什么?
5. 类比:请你概括出下列三组器官在功能上分别有什么共同点。
(1)输精管和输卵管 (2)阴茎和阴道 (3)睾丸和卵巢
【学习任务二】描述生殖的过程。(阅读课本P9—10页,结合图分析并解决下列问题)
1.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是怎么跟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的呢?从哪进入?
2.精子和卵细胞在哪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又到哪“安家落户”?
3.在生殖的过程中,你能描述一下精子的走向吗?
  
【学习任务三】概述胚胎的发育过程。(阅读P10—12页,思考下列问题)
1.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怎么“吃喝”、呼吸、排泄?
2.哪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经过40周的发育就成熟了。成熟了的胎儿和胎盘从哪排出呢? 这个过程叫什么?
4.怀孕增加了母亲的生活负担,分娩对于母亲来说是很痛苦的,但我们的母亲都做到了,我们应该怎样报答我们的母亲呢?
【学习任务四】说出试管婴儿的生产过程。(阅读P13页的资料,并回答)
1.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可爱的娃娃?
2.试管婴儿是不是在试管里生男育女?试管婴儿是怎么生产的?
3.生物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困扰?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自主检测】
1.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A.受精卵B.婴儿的出生C.卵子和精子D 胚胎
2.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
A.脐带  胎盘   母体   胎儿B.母体  胎盘   脐带   胎儿
C.胎盘  脐带   母体   胎儿D.母体  胎盘   脐带   胎儿
3.人类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在人体内的形成场所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依次是(  )A.卵巢和输卵管 B.卵巢和子宫  C.子宫和子宫  D.输卵管和子宫
4.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的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胎盘   B.肾脏   C.肝脏   D.输卵管
5.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试管婴儿是在试管中长大的  B.试管婴儿就是克隆人
C.试管婴儿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D.试管婴儿是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人体子宫内发育的
6.图示女性生殖器官,并表示受精、受精卵发育和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性性器官产生的i和g在[ ] ________处相遇受精完成;受精卵f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慢慢移动到子宫中,最后植入[ ]_____________.
(3)胚胎发育成胎儿后,最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 学习记忆卡】
第三节 青春期
执笔:李旭亭 审核:裴丽娜
【学习目标】
1.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 通过了解青春期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学习重难点】
1.重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学习过程】
情境导学
同学们,你们发现自己上中学后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吗?其实,你们进入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期,成为花季少男少女,这在生理上称为青春期。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更多些?下面就进入到今天的学习中。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列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结合课本P14的资料分析,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大概是什么年龄?
2.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3.青春期的突出特特征是什么?显著特征是什么?
4.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还有哪些?
5.月经和遗精是怎么回事,应该注意什么?
【学习任务二】说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阅读讨论回答)
1.观看IV-14图,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2.进入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会有哪些表现?
3.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自主检测】
1.月经的初潮与下列哪一项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系(  )
A.睾丸 B.子宫内膜   C.输卵管  D.卵巢和子宫内膜
2.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是与什么有关( )
A..大脑   B.心脏   C.肺  D.性器官
3.关于青春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身高迅速增长 B.体重迅速增加 C.身体迅速发胖 D.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成熟
4.对男孩和女孩来说,青春期开始的年龄(  )
A.男孩比女孩晚两年 B.男孩比女孩早两年 C.男孩的女孩一样 D.无明显规律
5.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  )
A.身高不再增长    B.性器官迅速发育  
C.体重不再增加    D.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也不再增强
6.为了防止疾病因素引起的频繁遗精,应(  )
①精力集中于学习上 ②不穿过紧内裤 ③睡前用温水洗脚 ④早睡早起 ⑤不看不健康的书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当我们进入青春期时,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青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  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C.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  D.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能打扰他人
8.(情景分析题)刘红今年十二岁,正在读初一。一天晚上感到浑身没劲,并伴随着小腹的阵阵疼痛,早晨起床后发现阴道有少量流血,刘红急忙叫来妈妈,妈妈看后笑着说:“恭喜你,孩子,你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事后,爸爸妈妈在饭店为刘红请客,以示祝贺。
阅读上面的材料,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刘红的这种现象叫 ,它是一种 。
(2)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 有关。
(3)这种现象如果正常以后一般每次时间约 天。
(4)爸爸妈妈表示祝贺的原因是它标志着 。
【 学习记忆卡】
第四节 计划生育
执笔:李旭亭 审核:裴丽娜
【学习目标】:
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难点:初步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研方法
【学习过程】
情境导学
看下面的资料,反应了我国的人口情况如何?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
1995年,我国煤产量为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75位;
1996年,我国钢产量为1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00位以后;
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900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80位
怎么做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说出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阅读资料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年?
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当地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学习任务二】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阅读P19页,回答问题)
1.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是什么?
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探究《晚育的意义》(结合书上资料进行探究)
1.问题:晚育跟控制人口数量有关系吗?
探究思路:采用数学推算法。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2.用不同的问题情境来推算是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关于少生对控制人口的意义,是否也能采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
4.计划生育不仅能控制人口数量,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自主检测】
1.你认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2.我国法律规定禁止探亲结婚,这有利于(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3.下列有关优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男女青年进行婚前检查
B.怀孕妇女定期检查身体和实施科学分娩(  )
C.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孩子
D.对怀孕的妇女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控制男女性别
4.对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B.晚婚、晚育对于个人来说,不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C.少生就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D.优生能有效地避免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出生
5.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小明的妈妈采取结扎输卵管的措施,这种措施能( )
A.使卵细胞不能形成  B.使卵细胞不能受精
C.使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   D.使性激素不能分泌
6.下列当今世界的几大问题中,与我国人口过度增长有关的问题是(  )
①粮食问题 ②环境问题 ③能源问题 ④资源问题 ⑤教育、医疗、就业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7.有关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晚婚就是规定男女必须25岁以后才能结婚
B.晚育就是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
C.少生就是稳定低育水平
D.优生就是通过婚前检查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 学习记忆卡】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第一课时)
执笔:李旭亭 审核:裴丽娜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