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
例: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最快的是( ).
组号 温度 Na2S2O3 H2SO4 H2O
体积 浓度 体积 浓度 体积
A 0℃ 10mL 0.1 mol/L 10mL 0.1 mol/L 0mL
B 10℃ 5mL 0.1 mol/L 5mL 0.1 mol/L 10mL
C 30℃ 5mL 0.1 mol/L 5mL 0.1 mol/L 10mL
D 30℃ 5mL 0.2 mol/L 5mL 0.2 mol/L 10mL
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增加水的浓度或温度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B.在高温密闭容器中CaCO3(s)CaO(s)+CO2(g)反应中,增加CaCO3浓度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C.增大H2SO4的浓度,可以加快锌与H2SO4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D.增大硝酸的浓度可以加快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气体的速率
E.在反应中,增大或浓度可以加快硫析出的速率
例:可逆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时,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入空格内。(1)增大的浓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
(2)减少的浓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
(3)增大反应容器内的压强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
(4)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
例:N2 + 3H2==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 容器若为恒定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加快,不变,减慢),原因是_________
2. 容器若为恒压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反应速率(加快,不变,减慢)_____,原因是________ 。
小结: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D.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都发生化学反应 E.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能量
F.活化能指活化分子多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
G.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分子的活化能
1、一定条件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加催化剂,V(正)和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和V(逆)都增,且V(正)增加倍数大V(逆)增加倍数
C.降温,V(正)和V(逆)都减少,且V(正)减少倍数大V(逆)减少倍数
D.增加[N2],V(正)和V(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V(逆)增加倍数
2.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气)+B(固)== 2C(气)(放热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不考虑固、气态间的接触面积)( )
A.降温 B.加入B C.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D.加入A
3.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 A(气)+2B(气) 2C(气)
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υ正,υ正、υ逆与时间的关系图如所示。已知反应速率υ的单位为mol·L-1·s-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
(A)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B)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C)C的物质的量增加 (D)B的物质的量减少
4.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10-9m,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B)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C)常温下“纳米铜”与铜片的还原性相同
(D)“纳米铜”颗粒更细小,化学反应时接触面大,所以反应速率快
5.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
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间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V(CO2)=0.1mol/(L·min)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E.通电分解水时,往水中加少量NaOH,可使分解速率明显加快,所以NaOH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7.将等物质的量的X2和Y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X2(g)+nY2(g)=pZ(g),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X2)=0.9mol·L-1 ,C(Y2)=0.1mol·L-1 ,C(Z)=0.8mol·L-1 ,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2Y3 B.XY3 C.X2Y2 D.X3Y2
8.解释下列反应事实:
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纯氧气中点燃能剧烈燃烧。
硫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点燃却产生蓝紫色火焰。
(3)把一定量的铜片投入到盛有稀硝酸溶液的试管中,反应速率变化趋势常常是:较慢→逐渐加快→突然剧烈加快→逐渐变慢。
9.将固体NH4Br置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NH4Br(固)NH3(气)+HBr(气),2HBr(气)Br2(气)+H2(气)。两分钟时测得氢气为1mol,溴化氢为 8mol,则上述反应中生成氨气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
降低反应所需
要的能量
反应物所需要的能量
催化剂
反应物的性质(内因) 反应条件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分子能量
升高温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
增大单位体积
内分子数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