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2.5 世界的海洋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2.5 世界的海洋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9 18: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的海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辨边缘海与内陆海,知道海湾与海峡的特点;
2.能说出海底地形单元的名称,
3.知道海洋资源的类别及其对人类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清晰的海洋环境。
2.通过小组合作,正确认识海洋的开发与利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讨论,提出倡议书,培养合作意识,环保意识,贯彻生命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复杂多样的海底地形、海洋资源与海洋开发;
2.复杂多样的海底地形。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一、复习回顾 提问:
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各是多少?地球上有几个大洲与几个大洋?说出他们的名称。 回答问题。 复习第二章部分知识点,巩固旧知。
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
二、海洋的诞生 播放短片《海洋的诞生》。 观看短片《海洋的诞生》。 学生了解海洋的诞生过程,知道海洋是生命的起源。
三、内陆海与边缘海 出示一系列图片,指导学生分辨不同的海。 看图片,分析边缘海与内陆海的特点。 通过对比,认识海的分类。
四、海湾与海峡 介绍海湾与海峡,并出示图片与资料。 读图及资料信息,了解海湾与海峡的重要意义。 联系社会热点,了解海湾与海峡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五、复杂多样的海底地形 出示“海底地形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海底地形单元及其特点。
出示“大西洋海底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到实际海底的地形单元分布。 结合“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的位置及特点。
观察“大西洋海底地形图”,根据各地形单元的特点,判断海沟、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的位置。 了解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等地形单元。
学生能学以致用,判断真实海底地形单元及其分布特点。
六、小组竞赛
提问:
海洋中蕴藏了哪些资源?
人类利用海洋从事了哪些生活、生产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竞赛,两题均以回答多者为胜。 使学生了解海洋中蕴藏了丰富的资源,人类利用海洋进行了多种开发和利用。
七、海洋环境污染 播放短片:《海洋石油污染》;
提问:还有哪些海洋污染? 观看短片《海洋石油污染》。
集思广益回答海洋的污染种类。 使学生了解到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利用不尽合理,这种残暴的开发现状亟待改变。
八、草拟保护海洋倡议书 呼吁少先队员以“海洋·生命·生存”为题,草拟一份保护海洋的倡议书,提交大队部,向社会发出保护海洋,珍爱生命的倡议。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草拟倡议书。 通过学生自拟保护海洋的倡议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贯彻生命教育的内涵。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