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4.1 世界的人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4.1 世界的人口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09 14: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依此来判断人口增长情况。
2.学会识图,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3.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辩证观。
【教学重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一幅漫画《苦难的母亲》引入话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世界的人口与分布。
目标导学:
1.明确本节学习目标与重点(以口头形式向学生明确)。
2.出示导学问题:
(1)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2)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最低的大洲?
(3)读《世界人口增长》,完成学习(感受人口爆炸的内涵)。
(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
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
3.提出自学要求:
要求学生按带着导学问题自学教材,做好圈点批注,注并且认真读课本上的图。
二、感知求疑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做好圈点批注,独立思考,保证质量。(5—6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行动题。(教师巡回指导,监督自学)。
中等生展示所做题(学习行动题),优等生更正、补充、点评。
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国家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英国 1.20
0.12
巴西
0.73 1.30
德国 0.97 1.04
尼日利亚 4.01 1.23
由问题2小结: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高。
三、探究内化(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自学和合作能力。)
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
要求:读地图册世界“地形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总结出四大人口稠密区和人口四大稀疏区。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然后分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利用ppt进行实时引导、提示:
世界人口稠密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小结:)
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所处纬度有什么特点?(中低纬度)。
这些地区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近海地带)。
这些地区地形有什么特点?(平原为主)。
这些地区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
小结:
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在自然条件上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方。
四、总结
影响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地形、气候、海陆位置。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沙漠地区、高原山地区、高纬度区、热带雨林区。
五、拓展延伸(运用所学知识,拓展延伸练习)
1.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2.截止1999年10月12日,世界总人口数达到了( )亿。
A.40 B.50 C.60 D.70
3.世界总人口数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 )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 C.基本不变 D.先短后长
4.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在速度和数量方面的特点是( )
A.速度慢,数量少; B.速度慢,数量大;
C.速度快,数量少; D.速度快,数量大。
5.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
A.经济发达程度; B.生活医疗水平;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文化教育水平。
6.世界上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 )
A.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B.气候干燥的沙漠地区;
C.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盆地;
D.气候寒冷的两极。
7.当前,人口发展较快的国家是( )
A.人口稠密地区; B.人口稀疏地区;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