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押题+思路点拨+模板佳作(共45集)37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押题+思路点拨+模板佳作(共45集)3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0 15: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押题37
命题作文:
请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在尝试中成长”是一篇命题作文,此命题意在引导我们关注自我,感悟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进而在不断地尝试中慢慢地成长,以达到“我手写我心,我心诉我情”的课标要求。
审题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本题目而言,在审题时我们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尝试和成长。何为“尝试”,不仅指人生中的第一次,还指是我们主动地进行而不是被动地做某件事,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尝试的事情必须是有意义的,能通过自我的尝试让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再谈谈“成长”,成长不仅仅指身体上的成长,还可以指精神、思想、心灵上的成长。
选取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新颖材料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写的材料也是众彩纷呈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众多的材料中,独具匠心地筛选出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新颖材料,只有这样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当别人都在尝试着写自己做饭洗衣骑车这类落入俗套的材料时,你不妨来个尝试着宽容待人,尝试着参加竞赛等这类材料,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颖的构思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本次题目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思:如果你擅长写记叙文,你可以用尝试运用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的思路,设置成小标题来描述自己的成长中的不同的尝试给自己带来的不同的进步;如果你擅长写议论文,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阐述尝试对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可以设置首括句的形式来展示你的观点,同时引用名人的事例或语言,做到思路清晰,论据充分。
【雷区警示】
“在尝试中成长”这个文题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可选择的材料也比较多,容易犯对所选材料素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毛病,所以大家一定注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彩”,在选材及构思上匠心独运,表达上灵活新颖有个性,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突围角度一:于景物衬托下彰显心灵的成长历程
【名师支招】
在成长的道路上,在生活的岁月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宽容待人,尝试着参加竞赛……每一次的尝试都或多或少地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能力得到了提高,获智慧得到了增长,或亲情得到了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能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妨采用景物衬托的方法来彰显心灵的成长历程,并以此作为文章的线索,同时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从平凡尝试中感受到不平凡的体会,以达到关注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人生之道。
【备考佳作】
在尝试中成长
月亮尝试着欣赏人间的美景,它因此变得圣洁无暇;我尝试着拥抱带“刺”的母爱,我因此学会理解母亲对我的关爱。
——题记
母爱是芬芳迷人的玫瑰,却带有锋利尖锐的刺,尝试着去接受,却总被扎得生疼。我如何才能躲开尖刺,只拥抱柔软的花瓣呢?
月稚嫩
朦朦胧胧的新月悄悄地跳上夜的舞台,柔软的鹅黄色的月似一颗细腻的易受伤的心脏,阳台上的那盆玫瑰在月光的洗礼下更显得神秘而高贵。曾记得四岁的我小心地躲过妈妈的视线,一个人偷偷地跑到阳台上去看我垂涎已久的玫瑰。“妈妈真讨厌!老是不让我碰这朵玫瑰,我就是摸了又怎么着?”我这样想着,慢慢将手伸向玫瑰。突然,似乎有谁拿着一根锋利的针恶狠狠地刺在我的手指上,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妈妈听到哭声,慌忙跑了过来。但当她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时,我似乎看到她头顶上忽地烧起一团火,她不仅没安慰我,还动手打了我的手心。左手被扎,右手被打,我哭得更加厉害,胆小的月亮也慌忙躲到云层里。
小时候,只觉得妈妈比玫瑰还扎人,却没有看到她柔软的爱。
月清冷
月亮裹在厚厚的云层里,月光愈发清冷,冻得人直想打哆嗦,我坐在清冷的月光下独自生着闷气,为母亲的嘴太利而生气,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而我却总也接受不了她的话。不管什么样的话只要从她嘴里一出来就会变成锋利的刀子,割得人心血淋淋。看着月光下的玫瑰,虽然月光清冷,可它火一般的红却使月光燃烧,变得暖洋洋。月亮虽然遥遥挂在天际,却仍然心系人间,它也许在想着如何尝试着体会人间的冷暖。我想,也许母爱就是这玫瑰,虽有刺却很温暖。我是不是应该尝试着去剖析母爱的“刺”呢?
稍大一些时,虽然还觉得妈妈有些令人烦,但也感觉着自己应该尝试着体会母爱的温暖。
月明朗
月亮悄悄走近大地,俯身细细观赏人间景色,如水的月光洗涤着万物,月亮,你终于决定尝试了吗?我也要去尝试,去剖析母爱的“刺”,拥抱母爱。母亲批评因成绩优秀而自得的我,是为了敲响我心中的警钟,警示我不可骄傲自满;母亲嘲讽因碰到挫折而灰心的我,是为了燃起我的斗志,奋力地向理想奔跑;母亲训斥因和朋友吵架而生气的我,是为了让我懂得友谊的珍贵,学会尽力呵护友情……我只是尝试去剖析一小部分母爱的“刺”,却发现刺中流动着的是满满的爱,原来一直以来,我只是一味地逃避,只肯记住“刺”带来的伤痛,却从未尝试去拥抱它背后的温暖。这小小的尝试,让我学会了理解母亲,月亮温柔地亲吻着大地,这尝试着从云层中走出,收获了美好的享受。
何必要躲开母爱的“刺”呢?尝试着拥抱母爱的全部,你将学会理解母亲的刀子嘴豆腐心,你的成长道路上会弥漫着芬芳的花香,而你也会在一次次小小的尝试中,悄无声息地慢慢长大。
教师评点:小作者以月亮为背景,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了自己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温暖,并渐渐地自我成长的历程,符合本次写作要求,是一篇不错的习作,好!
突围角度二:于学以致用中叙述成长的温馨时光
【名师支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于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能够让学生从学过的文章中吸取的写法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对于本次的作文不妨借用一下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的思路来叙述自己在尝试中成长的温馨时光,不仅能够做到思路清晰,更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文章在平淡中蕴含真情,细节中透露柔情,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备考佳作】
在尝试中成长
一滴水尝试着融入河流,于是它成长为一片汪洋;一粒沙尝试着聚集在一起,于是它成长为一片沙漠;一只雏鹰尝试着扇动翅膀,于是它成长为一只雄鹰,翱翔天宇……而我也在不断地尝试中慢慢长大。
过马路
小时候,第一次面对宽大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我的大脑被吓晕了,呆呆地望着红绿灯上的小人在飞速地迈着步子,仿佛马路被无限延伸,马路的那一面遥不可及,我在四周张望着能有人帮助一下,可是看到他们那急匆匆的样子,我不忍心开口。终于,我下定决心,鼓起勇气,看准绿灯,一路小跑着过了马路,到了路对面,我终于松了口气,也为自己的第一次尝试感到骄傲与自豪。
就这样,第一次尝试着过马路,让我变得很勇敢。
滑板车
长大后,看到小朋友们都买了滑板车,很威风地在操场上玩耍,父亲也为我买了一辆。硕大的滑板车,两个小小的轮子,即使扶着也会摇摇晃晃,令我心生畏惧。踏上滑板,双手离开墙面,像一个滑稽的小丑,左右摇晃,随即便重重地摔在地上,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就这样我一次次地尝试,摔得裤子都被磨出了两个大洞,可我并没有放弃。虽然眼里噙满了泪水,但我只能选择坚强,重新站起来,拍掉身上的泥土,继续尝试着,努力着,终于,我可以带着滑板车一起飞翔,更为自己那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感动。
第一次尝试着滑滑板车,让我变得坚强。
分析试卷
后来啊,进入初中,刚进班的第一次考试,我的名字在成绩表的最下方,数学考的一塌糊涂,我一把将卷子团成团,塞进书包,回家后,独自在幽暗的灯光下展开褶皱的试卷,尝试着逐一分析错题,总结经验,尝试着在下次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终于,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我的错误在逐渐地减少。现在,初四的我面临着人生的第一场战争,卷子越来越多,题越来越难,面对着那张牙舞爪的试题,我没有一丝头绪,于是,我尝试着让自己翻腾的心慢慢平静,尝试着将自己置身于试卷中,慢慢地在演算纸上着种种方法,终于,那些张牙舞爪的试题被我一一打败。
第一次尝试着分析试卷,让我变得理智与认真,平静而有耐心。
在人生的征程上,尝试是我进步的阶梯,让我从生疏到老练,从幼稚到成熟,从懵懂到深知,在尝试中,我增添勇气与力量,在不断地尝试中,我已经慢慢地长大。
教师评点: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思路的清晰,而且运用余光中的《乡愁》中的结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给人以新颖之感。好!
突围角度三:于细腻描写中回味成长的刻骨铭心
【名师支招】
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腻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腻的描写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写此文时,我们不妨运用一些语言动作心理等一系列的描写来回味成长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生活细节,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的效果,让人读后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对文章百读不厌。
【备考佳作】
在尝试中成长
尝试,让我从平凡中感受到温暖,从厌恶中感受到真诚。
——题记
“不吃不吃不吃,我就是不吃!”我怒视着餐桌上几个洋洋自得的鸡蛋,一阵反胃,顿时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鸡蛋有营养,乖,吃一个吧!”妈妈坐在旁边好言好语地哄道。“你看你现在学习多辛苦啊,不好好补充营养怎么行啊!”
“不吃!”我依然坚定地摇头。
“妈!你都不知道鸡蛋有多难吃,又涩又干,哪里是人吃的东西啊!我看到它就觉得恶心。妈,你们吃吧,我一定不吃!”说完,我埋起头吃起了“不干净”的稀饭。突然,我的牙齿在软软的小米间咬到了一块滑滑的东西,就像咬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蛇,然后瞬间将它斩成两半。我的后背顿时布满了鸡皮疙瘩,我甚至能够感受以那条被我咬成两半的蛇直挺挺地躺在我的口腔里,还在临死之前拼命地蠕动了一下。我再也忍受不了了,猛然站起身,我冲到卫生间干呕了起来,胃里面翻江倒海。天啊!稀饭里竟然还藏匿起鸡蛋来。鸡蛋,太可怕了!爸妈见我对鸡蛋这么恐惧,厌恶,似乎再也不“逼迫”我吃鸡蛋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早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不用再担心鸡蛋这个魔鬼会突然出现在早餐的餐桌上,真是太幸福了!我甚至觉得原本平淡的小米粥这些天也特别地香,特别地好喝。
旭日东升的早晨,品尝着香甜的粥,欣赏着老弟受刑般地一点一点啃着碗里的鸡蛋,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直到有一天早晨,在餐桌上,老弟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老妈真偏心,对你比对我好千万倍,每天逼着我吃整个鸡蛋,却每天很早地起床把鸡蛋搅得像粉末般碎后给你做鸡蛋粥,太不公平了!”
我顿时愣住了,弟弟的话好像一阵惊雷在我耳朵边炸响:原来我也一直都在享受着鸡蛋,享受着妈妈细致入微的鸡蛋。我用汤匙缓缓搅动着碗里的粥,清甜的香味顿时飘进了我的鼻孔,浑身顿时舒畅了,心里却涩涩地发胀。这时我才发现,鸡蛋远没有那么可怕。
于是,我开始尝试吃小块的鸡蛋,开始不再拒绝妈妈的关爱,开始体谅妈妈的辛苦,我尝试着把鸡蛋当作母亲真诚的心意,不再辜负不再浪费,在这次尝试中,我发现自己长大了。
教师评点: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自己在尝试着吃鸡蛋的过程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