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认 识 三 角 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会辨认出三角形的底和相应的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新知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指出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三角形纸片,教师用钉子板。
学具准备:铅笔,三角板,三角形纸片,学生用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呈现34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并让学生列举在生活见到的其它三角形。接着用课件展示例1的实物图形并抽象出三角形。同时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第一步: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1、摸一摸。用手触摸三角板的边,角,顶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看一看。课件演示三角形,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自己归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3、议一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在学生得出概念后让学生讨论“围成”可以替换成“组成”这个词语吗?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练一练 。
第二步: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课件演示:
出示问题:刚才我们观察的这些桥梁支架,自行车架以及我们身边的很多建筑,设计师为什么要利用到三角形呢?接下来让学生做一个实验:拿出准备好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让学生用力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操作很容易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四边形容易变形。此时立刻向学生抛出:这就是三角形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稳定性。而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接着用课件呈现54页第4题让学生解决,及时应用刚才所学的三角形的特性。
第三步:探究三角形的高。
先用课件演示例二折高的过程。
1、折一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按课件演示的方法折一折,折完后互相观摩。看折痕的一端是否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是否与顶点的对边相交,折后是否重合,猜一猜折痕与三角形的这条边是什么关系。
2、让学生展开被折的三角形,并让学生指着这条折痕,立刻告知学生这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同样的方式教学三角形的底。
3、拓展:当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之后,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另两条边是否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是否能折出另外两条高。以此来巩固和升华学生对三角形底和高的全面认识。
4、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学生可能回答出各种不同的答案,甚至回答不上,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一量,使学生得出清晰的认知:三角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5、接下来教师演示用三角板画三角形的高。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6、练一练: 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实践运用,巩固提高。
完成教材54页3、5题。
四、回顾总结,课堂延伸。
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是怎么获得的?
3、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怎样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