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A B C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B D D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B D B A C A C
31【答案】(14分)
成因: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阶层含蓄内敛的审美观影响瓷器风格;
理学思想兴起,其严谨、穷理的精神影响着时代;
不同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丰富了艺术内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日益世俗化;(8分)
意义:有利于瓷器艺术的发展和瓷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
瓷器文化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促进了民族交融;
瓷器文化随着对外贸易传播到海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6分)
32【答案】(14分)
原因:政治: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且程度不断加深,清廷挽救统治危局;
经济:洋务运动兴起,军工民用企业的创办;
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传播;
个人: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推动作用。(8分)
原因:日本军队属国家军队,由国家统一指挥;清朝军队属于地方势力,由个人决策;(2分)
日本军队有武士道精神;清朝军队没有忠勇精神;(2分)
日本对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或进行长时间的间谍活动)。(2分)
33【答案】(12分)
【示例一】
观点: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处于缓慢变化中。(2分)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日益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出现并不断发展,文化繁荣。
思想:汉武帝后儒学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一直处于改造发展中,先后出现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等。
科技:科技不断发展,明清时传统科技达到顶峰,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任答四个方面即可得8分)
综上所述,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但并不是停滞不前,只是变化微弱。(2分)
【示例二】
观点:明清之际中国出现社会转型机遇。(2分)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失去活力,阻碍社会发展。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思想:明清之际出现批判君主专制等带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的进步思潮。
科技:西方近代科技传入。
文化:出现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批判封建社会的文艺作品。(任答四个方面即可得8分)
综上所述,明清之际,封建制度日趋衰落,新的社会因素开始出现,中国面临社会转型的重大机遇。(2分)
【示例三】
观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转型。(2分)
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兴起。
经济: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维新思潮、三民主义、民主科学等先进思想不断涌现。
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文明化。(任答四个方面即可得8分)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转型。(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