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作为古代记游散文特色:①文旨单纯明了;②选材新颖;③剪裁布局精当;④写景状物极具特色。
教学设想:
1.本课拟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种),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
2.本文篇幅短小(不足600字),文字相对浅显,学生预习后极易产生“我已读懂了”想法,而事实上,本文作为古代记游散文精品,在主旨确定、题材选取、剪裁布局、写景状物技巧等方面极具特色,而这正是学生容易忽视并难以理解之处,故拟出上述教学目标作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主题”。
3.预习要求:朗读课文;查阅生字、多音字;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生平;收集历代写泰山诗、文(可上网查阅资料,教师将有关网址告之学生)。
教学过程实录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
师:(播放第一组配乐幻灯片:泰山及五岳风景)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又称岱宗,春秋时改为现名,它与湖南南岳衡山、陕西西岳华山、山西北岳恒山、河南中岳嵩山并称“五岳”。泰山高度虽低于华山和恒山,但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加之泰山山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景色壮丽,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美誉。
(播放第二组配乐幻灯片:泰山游览图、主要景观等)泰山绵亘济南、泰安、长清等市县间,总面积436平方公里,主体在泰安市城北,可分为五大游览区:丽(山麓)、幽(登山东路)、妙(山顶)、奥(后石坞一带)、旷(登山西路)。登山路线分东西两路至中天门汇合直达山顶,总路程9公里,阶石6000多级。泰山名胜古迹众多。从东路上山,自南向北有岱宗坊、王母池、红门宫、一天门、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柏洞、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大夫松、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碧霞元君祠、日观峰、玉皇顶等景点。玉皇顶为泰山极顶,海拔1352.8米,因建有玉皇殿而得名。其东有日观亭,可观“旭日东升”;其西有“望河亭”,可赏“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景。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当作神化身,常常登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并到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
(分析:源于现实世界活生生情境是学习者进行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平台”。对于作者姚鼐来说,他若从未深入泰山之境,则很难设想他会写出这篇传世佳作;对于学生来说,他若要真正对本文作深入理解,就必须了解泰山之景。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并未去过泰山,甚至亦很少看过关于泰山之景图画、照片,因此,播放上述两组配有音乐和旁白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在近似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将有助于对课文深层次理解。)
雄伟壮丽泰山自古以来就成为游览胜地,历代文人也留下了许多记游作品。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代桐城派散文家,42岁姚鼐先生登临泰山,就写下了《登泰山记》这篇传世名篇。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这篇散文。
(播放第三组幻灯片:课文配乐朗读录音,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泰山景观)作为古代散文精品,记游泰山佳作,《登泰山记》写作方法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播放第四组幻灯片之一:显示上述所提问题)
(分析:抛锚式教学一个重要程序就是“抛锚”,这里“锚”往往是特定情境中一个或一些真实问题,它与学生要建构意义“主题”密切相关,是学生要完成真实性任务。通过学生和教师对这个或这些问题探究,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就成为一个动态有机整体。这个“锚”具有特别重要作用,它把学生与教师“思想之船”固定在知识海洋之中,在对知识纵深探究中不断建构每一个主体自己意义。)
二、探索研究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所提上述问题,有在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有已在草稿上记下思考结论要点。教师来回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有学生要求重看前面第二组幻灯片,教师准许他用多媒体教室里计算机重看。)
师:同学们都能够积极思考,这非常好。不过通过我刚才观察,似乎发现有同学也还有不少困惑,能否给大家说一说?
生1:我觉得“写作方法”范围太大,能否给我们提示一下从哪些角度研究?
师:当然可以。就本文而言,我们可以从立意定旨、题材选取、剪裁布局、写景状物技巧等方面探究值得我们借鉴写作方法。(播放第四组幻灯片之二:显示上述概括四个研究角度文字)
生2:刚才您提到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泰山佳作。那么,除了古代作品外,现当代有无佳品?
师:当代作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写得很好,想看同学可老师制作网络课件中查阅到。(部分学生在老师制作网络课件中查看有关作品)
(分析:在“自主探索”阶段,教师应让每一位学习者主动地思考所抛之“锚”,教师职责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具体答案,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有关线索、方向、角度,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探索过程等。教师点拨要能够给学生点明一个思考研究方向,或一个探索支点,使学生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
师:同学们刚才都已作了认真研究,接下来请大家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各自研究成果。然后,每个协作小组要选派1-2名同学在全班发言,至少从一个角度详细分析值得我们借鉴写作方法,其余协作小组可以在他们发言后,随时发表评论。
生3:我们小组想从题材选取这一角度来分析。
师:请说。
生3:自古以来,记游泰山诗、文不乏名篇佳作。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感叹,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泰山美景几乎已让前人写绝,这确实给清代姚鼐出了一道难题:又要写泰山,还又要避免落入俗套,这实在太难了!(做一个摊手姿势,众笑)那么,姚鼐先生是如何超越前人,求得创新?请听我们分析(做一个邀请手势,意欲请小组内另一位同学即“生4”回答)。
生4:前人佳作多写泰山之雄伟及作者登山心情意趣,所选之景多为春、夏、秋三季。姚鼐则取“深冬泰山雪景”作为奠定全篇总特色,又以分镜头一一表现,如自京城出发“历风雪”,上山路上“迷雾冰滑”,登上山顶后“苍山负雪”,风雪中日出奇异景观,“雪与人膝齐”罕见景象,从而写出了一般人难以见到另一种泰山。
师:说得很精彩,请问别小组同学对此有何评论?
生5:我们小组对刚才这个小组同学答案非常满意。不过我们想补充一点,作者写不只是“深冬”泰山雪景,而且还是深冬一个特殊日子中雪景。大家想一想这是什么日子?(眼看四周,想卖个关子)这一天是农历大年除夕。
生6:你怎么知道?
生5:原文“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交代了作者登山时间,“丁未”,查注释可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一句说明了观日出具体时间,“戊申”是“丁未”后一天,“晦”即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戊申晦”可不就是大年除夕嘛!
师:你们分析得相当准确,姚鼐先生在题材选取方面确胜人一筹,那么,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可借鉴东西?
生7:《登泰山记》这种求新求异、独辟蹊径选取题材思路,为后人写游记作了直接或间接示范。比如当代作家李健吾写《雨中登泰山》也许就受到了姚鼐启发:姚鼐写是“雪中”登泰山,李健吾想要创新,于是他就写“雨中”登泰山。在李先生文章中,他让雨从头至尾淋出一个湿漉漉泰山,真是别具情趣。
师:你分析很有道理。那么,你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在写游记时,要想求得创新,关键是在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类气象特征上做文章?
生7:这……我说不好。
生8:就游记而言,气象特征应该是写作者着力考虑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创新视角还很多,比如昼夜光影差异,此地之景与彼地之景比较,平常景物中蕴涵哲理,游览中感受等等,总之,题材选取要有独创意识,写游记是这样,写别文章也应如此。
师:讲得好极了!接下来大家是否再换一个视角来探索本文中值得我们借鉴写法?
生9:我们小组想从立意定旨这一角度来研究。作者在记游中,仅着意于游程记述、时令特征描绘和景物刻画,却较少个人感情流露和议论,他只是把泰山奇异自然美、古老文化美呈现给读者,二百年后读此文,我们仍可感受到作者那颗热爱祖国山川心。
师:你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证据?
生9:全篇并无一处说明登山缘由文字或直接赞美泰山之辞,但通过下列现象,作者立意不言自喻:从登山观日出时间选择来看,除夕是中国最重要传统节日,作者理应在家里共享团圆之乐,但作者却在除夕之前丁未日登山,在除夕戊申日观日出,足见作者对泰山一片痴情;从游览行程来看,“自京师”“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行程数百里,登山时又踏数千级台阶,路途如此遥远,但作者毅然前行,这充分证明他对这片土地太热爱了。
生10:“乘风雪”、“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说明登山困难非常之大,但作者还是全然不顾。日观亭坐落在海拔1500多米高山上,高处不胜寒,再加上“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样气候实在让人难以忍受,然而作者却毫不畏惧,怡然自得地坐在那里等待日出,这说明他对这块土地万分地神往。
生11: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蕴涵着强烈感情。比如写风停雪住晚晴夕照那段文字:那青色山峰披着皑皑白雪,通明银光照耀着南面天空;回眸鸟瞰,古老泰城、大汶河、徂徕山恬静地沉浸在夕阳照射之中,红妆素裹,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美丽图画,而半山腰萦绕着云雾宛如飘带一样,朦朦胧胧,似动非动,别具风采。白雪、落日、青山、城郭,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和谐、优美,作者兴奋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师:你们研究结论确令人佩服,你们是否可以小结一下?
生9:《登泰山记》一文主题单纯集中、不言自喻,这给我们启发是:写散文尤其是记游散文,主旨并非一定要用话点明,但应该让人读后能很清晰地感悟到。
师:我完全赞成你说法。
生12:接下来由我们小组来谈谈本文在剪裁布局方面可供借鉴内容。面对泰山众多风景名胜,作者大胆取舍,围绕“风雪泰山”这一特征,按游踪先后顺序,选择了沿途一路风雪,攀登道路中迷雾冰滑,登上山顶时所见夕阳晴雪美景,次日清晨所见奇异日出景观等材料入文。这种围绕景物特征取舍材料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生13:作者对已选择内容安排还注意到详略得当,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同是能体现“风雪泰山”这一特征内容,作者对观日出这一节施以浓墨重彩,突出登山主要目是看日出;泰山古迹很多,石碑、石刻、庙宇不计其数,作为游记,这些都不能不提到,但这些显然与“风雪泰山”个性特征关系不大,而且这些古迹并非泰山冬季所特有,因此作者只是顺便作了些介绍,以增加游记知识性。
师:大家对这个小组两位同学分析有何意见?
生14:我完全赞同他们分析,但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文章主体部分是按顺叙来组织材料,但结尾部分突然打破了这种安排,就全文而言,这种安排是否显得线索不清晰、脉络不分明?
生12:综观全文,主体部分是按顺叙即游踪先后顺序来写,但结尾没有用这种顺序,开头也没有用。作者思路可能是:写登泰山观日出之前先介绍一下泰山地理形势,以使读者对观日出地点有一个总印象;接着写登山过程及观日出具体情景;最后又从总方面补写泰山人文景观和冬季泰山总特色。这样写既有宏观全景,又有精微细部,应该说行文还是比较清晰。
师:大家意见都很好。接下来哪个小组来谈谈本文写景状物技巧给我们启迪?
生15:我们认为在写景状物时,要特别注意选用准确词语。比如“苍山负雪”“负”字,极得神韵:作者不说雪盖青山,而说青山背雪,把主动者说成被动者,用语新颖脱俗,更重要是,着一“负”字,顷刻赋予了苍山以强大生命力。
生16:“半山居雾”之“居”也用得传神,它写出了“若带然”山涧云雾似乎也恋恋不舍于“如画”“汶水徂徕”之美景感情。
生17:刚才两位同学实际上已经提到了在写景状物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一种技巧,就是选用恰当修辞方法。“苍山负雪”拟人生动,“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设喻新奇。这样例子很多,比如“白若樗蒲”一句,那拔地参天日观以外诸峰在云海之中,竟然小如樗蒲,反衬出日观峰高峻,确,杜甫所言“一览众山小”情景,也只有在“凌绝顶”之后才能领略到。
生18:再如“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一句,更是精彩,“或得日,或否”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特点,更显出日观峰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感情,形象而生动。而用“正赤如丹”来形容太阳初出海面时颜色,以状其红,也是曲尽其妙。
生19:作者在写景状物时还善于使用烘托手法,这尤其值得借鉴。如写泰山高峻,作者先用“其级有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再如写雪,除了“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樗蒲”、“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师:以上我们共同研究了这篇散文在立意定旨、题材选取、剪裁布局、写景状物技巧等方面给我们启示,希望同学们在自己阅读和写作实践加以灵活地运用。
(分析:这一阶段,师生、生生之间就解决问题方案和过程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不同观点冲突、碰撞、补充和修正,使每一个学习者对当前问题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最终完成对学习主题意义建构。)
师:最后让我们朗读这篇游记,领略泰山美景!(播放第五组幻灯片:逐步展示《登泰山记》全文以便学生朗读,背景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泰山景观)接下来大家试着背诵课文。(播放第六组幻灯片:显示课文构思示意图,背景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泰山景观,亦配有优美音乐)下面布置作业,(播放第七组幻灯片:显示作业内容)从以下两题中选做一题:①课外阅读一篇古代或现当代记游散文,运用在本课学到有关方法分析之;②利用假期去附近一处风景名胜游览,不要忘记带上相机拍些照片,回来后运用在本课学到有关方法,自己也来写一篇游记,并配以有关照片,写完后可请你同学帮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