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第2课时)课件(35张PPT)+教案+练习(含答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5.2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第2课时)课件(35张PPT)+教案+练习(含答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6-09 15:38:19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高中生应该做好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准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B.只要学好高考科目,考上理想大学就行
C.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D.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2.参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时不应当带的物品是(
)。
A.本人身份证
B.本人准考证(或考试通知单)
C.黑色水笔
D.手机、手表
3.羽扬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画皮2”很火爆,于是他将这部电影进行拷贝制作成光盘并大量出售,他的这种行为是(
)。
A.允许的
B.违法行为
C.无所谓的
D.符合法律规定的
4.蹭网指的是通过非正规途径,利用自己设备中的无线网卡连接到他人无线路由器上网的-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朋友家做客,通过输入WIFI密码连接朋友家的网络是一种蹭网行为
B.蹭网是一种经济的上网方式,应该提倡和推广
C.蹭网是一种盗窃他人通信线路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盗窃罪
D.蹭网是一种安全的上网方式,不会泄露个人隐私,也不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5.以下行为违反知识产权的是(

A.修改未经授权软件中的版权信息
B.参加网络远程教学
C.通过微信与朋友交流
D.到CCTV网站观看网上直播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浏览不健康和有害的网站
B.不传递虚假信息,不传播不健康信息
C.青少年使用网络与人进行交流时,要讲究礼貌
D.利用自身掌握计算机知识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不能算违法
7.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中已出现了许多不容回避的道德与法律的问题。下列行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是(
)。
A.在使用网络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B.非法潜入网络进行恶性破坏,蓄意窃取或篡改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
C.使用微信聊天时,对网友反唇相讥,任意谩骂
D.制作计算机病毒,在网站上大肆传播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和依法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该条例的实施(

①依法保证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
②有助于杜绝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
③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④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下列行为中侵犯了他人知识产权的是(

A.
不剽窃他人信息作品内容
B.
可以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因为这些东西不是自己生产的
C.
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D.
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不去使用
10.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但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下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著作修改权保护期为50年
②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
③注册商标可以无限期保护
④外观设计的保护期为10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环保问题绝非一两个部门能够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信息公开成为参与的关键,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环境信息公开,鼓励环保公众参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我国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的直接原因是(

A.
政府吸纳群众所有意见的需要
B.
政府做出正确决策的唯一方式
C.
公众建言献策有助于实现民主监督
D.
公众参与决策可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参考答案
1.B
我们高中生应该做好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准备,需要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故本题选B选项。
2.D
参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时不应当带的物品是电子产品。选项D不应携带。
3.B
将这部电影进行拷贝制作成光盘并大量出售,他的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有违知识产权保护,故本题选B选项。
4.C
蹭网,指的是未经主人允许,侵占并盗用他人上网资源的一种行为。随着蹭网一族出现,许多公共场所以及个人的网络都在被他人蹭用。由于蹭网者身份不明以及被蹭网来源不明,无论是蹭他人网还是被蹭网可能会导致信息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去朋友家做客,通过输入WIFI密码连接朋友家的网络是并非蹭网行为,A错。蹭网不应该提倡和推广,B错。蹭网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故D错。
5.A
参加网络远程教学,通过微信与朋友交流,到CCTV网站观看网上直播都属于信息技术的正常应用,故B、C、D选项错误;按照知识产权条例规定,只有拥有版权的作者,才能规定使用知识的权利,未经授权,修改软件中的版权信息属于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故A选项正确。
6.D
利用自身掌握计算机知识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属于黑客行为,属违法,因此D选项错误。
7.A
网络道德规范:①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②要依法律己,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③要净化网络语言,坚决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健康合理科学上网。④严格自律,学会自我保护,自觉远离网吧,并积极举报网吧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选项B,C,D的行为都是违反了网络道德规范,不可蓄意窃取或篡改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不可对网友反唇相讥,任意谩骂,也不可在网站上大肆传播病毒。选项A是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故本题选项A为正确选项。
B
B
C
②错误,著作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②④正确,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但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外观设计的保护期为10年;③错误,注册商标有效期,是指注册商标专有权的保护期限。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故选:C.
D(共35张PPT)
教科版(2019版)信息技术
(高中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5单元
信息社会的建设
5.2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
第2课时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学会分辨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辨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
难点: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1.
什么是知识产权?
2.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1.引入
问题1: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从其他网站上复制喜欢的图片放在学校网页上。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著作权规定只有在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允许之后,才可以复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问题2: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利用搜索引擎找到几个含有自己作业相关信息的网站,从这几个网站上分别复制了一些内容,然后粘贴在一起,重新组织后放在自己的作业中,最后自己写出概要和结论。
参考答案:
做法可以,但应当指明内容的来源。
尽管没有得到版权所有者的允许,在学校作业中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是可以的,只是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文字的出处。
问题3: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从网站上复制一张图片,然后粘贴到自己的作业上。
参考答案:
做法可以,但应当指明图片的来源。
著作权法规定为个人学习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等。
问题4: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用光盘复制了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处理软件,然后将其送给一位喜爱摄影的好朋友,以便他可以使用这个软件处理平时的照片与其他摄影作品。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图片处理软件是受版权保护的,如果没有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允许,自行复制一个版权保护作品,赠给他人使用是违法的。
问题5: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你在一个游戏网站上看见了一个非常酷的动画片,于是你把它下载并上传到自己的个人网页上。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游戏网站上的动画片是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把它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是违法的。
问题6: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哥哥告诉你在哪里可以得到免费登录游戏网站的密码,以后你就可以免费玩那个网站上的游戏了,而其他人要每月花10元钱才能玩。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网站中的游戏是游戏开发者的专有知识产权,需要付给一定的报酬才能使用,运用其他手段免费获取游戏使用权是违法的行为。
问题7: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你看了朋友登录在线游戏的密码,然后就记住了密码并用它登录玩游戏。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没有获得版权拥有者的允许,私自窃取账号、密码是违法的行为。
问题8: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你收到一张非常搞笑的生日卡片,然后将它扫描上传到自己的个人主页上。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生日卡片的内容都是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自行扫描复制作品并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都是违法行为。
问题9: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同学们发现你有一个浏览速度非常快的网址,于是请你下载音乐文件,你觉得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就将音乐文件以便宜价格卖给同学。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如果下载的音乐文件用来个人学习、欣赏,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利用他人的作品赚取金钱,违反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
问题10: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你知道哪里可以免费下载到刚刚上映的影片,于是将影片下载后与家人一起观看。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公开上映的影片具有专利版权,没有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允许,私自下载,免费观看,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知识产权,是违法行为。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著作权概念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违反著作权的行为:
如果自行复制一个版权保护的作品,并把它出卖、赠给他人或把它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都是违法行为。
2.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合理使用著作权的行为:
1.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以上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
3.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学校网站正在策划教师节宣传活动。策划小组找到了五张图片以及有关这些图片的基本信息,他们打算选择其中一张图片作为一篇关于师生情谊的文章的配图。斟酌每幅图片时,请考虑以下问题。
1.谁拍的照片?最初是为什么拍的?表现的是什么?
2.这张图片适合放在学校网站上吗?
3.该图片的版权拥有者是谁或该向谁支付使用费用?为合法使用该图片,我们需要怎么做?
3.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拥有者与版权状况:
图片描述:
图片格式:
来源:
网友上传共享素材,允许他人不为商业目的使用。
不清楚图片里的女士与小女孩是否知道这张图片可以允许他人不为商业目的而使用。
老师教育学生思考问题
JPG格式缩略图
某图片分享网站
3.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拥有者与版权状况:
图片描述:
图片格式:
来源:
网友上传共享素材,允许他人自由使用
开心人物
JPG格式缩略图
某图片分享网站
3.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拥有者与版权状况:
图片描述:
图片格式:
来源:
网友上传,具体作者不详
“原创非商业授权”,下载清晰原图需要支付5元人民币。
教师节图片
PSD(CS6)格式缩略图
某图片分享网站
3.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拥有者与版权状况:
图片描述:
图片格式:
来源:
拥有者为艺芝雕塑,原创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普通下载授权需100元人民币。
雕塑设计:师生情
JPG格式缩略图
某正版商业图片网站
3.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拥有者与版权状况:
图片描述:
图片格式:
来源:
网友上传,具体作者不详,共享素材,允许他人不为商业目的使用,下载图片需要该网站用户30分的“共享积分”
师生情
J矢量图片CDR格式
某图片分享网站
4.小结
1.
了解著作权及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分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2.
学会网上资源(图片)选择和运用策略,合理使用知识产品。
5.练习
1.
描述cookie的工作原理
2.举例说明信息公开有哪些作用。
5.练习
3.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5.练习
3.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版权,亦称“著作权”,符号:?。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
5.练习
3.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是人类的一部分作品与一部分知识的总汇,可以包括文章、艺术品、音乐、科学理论、发明等。比如,一些不受现行法律保护的作品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通常为50年或70年)的作品,它们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自由、无偿地使用。
5.练习
3.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是人类的一部分作品与一部分知识的总汇,可以包括文章、艺术品、音乐、科学理论、发明等。比如,一些不受现行法律保护的作品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通常为50年或70年)的作品,它们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自由、无偿地使用。
5.练习
3.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一般显示的是圆圈内一个R,R是英文register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意思是该商标已通过商标局审查,成为注册商标。
5.练习
3.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一般显示的是圆圈内一个R,R是英文register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意思是该商标已通过商标局审查,成为注册商标。
6.拓展知识
大数据与隐私权
大数据在为信息社会发展带来无限潜力的同时,也会冲击个人或组织的隐私权。大数据中包含个人信息数据。互联网巨头拥有海量数据,他们对这些数据的控制权是否获得了用户的许可呢?
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提议,应当为网民赋予“被遗忘权”,“被遗忘权”即要求数据商不保留自己信息的权利。
2014年5月,西班牙人冈萨雷斯起诉谷歌,因为用谷歌搜索自己名字,每次都会出现他十几年前陷入债务危机的报道,他认为这条链接对他的名誉造成了损害。最后,欧盟法院裁定:在特定情况下,个人有权要求删除指向个人信息的链接。根据遗忘权规定,谷歌公司应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被搜索引擎“忘记”的权利。这也证明,对用户个人权利的尊重是人们信息活动中的一条基本准则。
6.拓展知识
信息数据“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2016年5月,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指出: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
大浪费。”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所需的导航、气象、房屋、医疗、就业等信息,往往都来自政府开放的信息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思考、布局规划、落地方案等,往往都要依托对政府信息数据的挖掘、重组、混搭。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信息数据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效用,才是信息公开未来生长的基点所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第5单元 信息社会的建设
5.2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
第2课时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一、教材分析
任务二“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包括分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和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两部分内容。分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分析案例、提出看法、主动探讨等多种方式,了解著作权及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清晰辨别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对于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部分,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字材料,分析、总结,完成有关图片版权、内容、来源等调查,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知识,合理选择知识产品。
二、教学目标
学会分辨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辨作品是否享有知识产权。
难点: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四、教学过程
引入
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知识产权?
2.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分辨行为,感受产权意义
问题1:
从其他网站上复制喜欢的图片放在学校网页上。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著作权规定只有在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允许之后,才可以复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问题2:
利用搜索引擎找到几个含有自己作业相关信息的网站,从这几个网站上分别复制了一些内容,然后粘贴在一起,重新组织后放在自己的作业中,最后自己写出概要和结论。
参考答案:
做法可以,但应当指明内容的来源。
尽管没有得到版权所有者的允许,在学校作业中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是可以的,只是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文字的出处。
问题3:
从网站上复制一张图片,然后粘贴到自己的作业上。
参考答案:
做法可以,但应当指明图片的来源。
著作权法规定为个人学习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等。
问题4:
用光盘复制了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处理软件,然后将其送给一位喜爱摄影的好朋友,以便他可以使用这个软件处理平时的照片与其他摄影作品。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图片处理软件是受版权保护的,如果没有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允许,自行复制一个版权保护作品,赠给他人使用是违法的。
问题5:
你在一个游戏网站上看见了一个非常酷的动画片,于是你把它下载并上传到自己的个人网页上。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游戏网站上的动画片是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把它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是违法的。
问题6:
哥哥告诉你在哪里可以得到免费登录游戏网站的密码,以后你就可以免费玩那个网站上的游戏了,而其他人要每月花10元钱才能玩。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网站中的游戏是游戏开发者的专有知识产权,需要付给一定的报酬才能使用,运用其他手段免费获取游戏使用权是违法的行为。
问题7:
你看了朋友登录在线游戏的密码,然后就记住了密码并用它登录玩游戏。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没有获得版权拥有者的允许,私自窃取账号、密码是违法的行为。
问题8:
你收到一张非常搞笑的生日卡片,然后将它扫描上传到自己的个人主页上。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生日卡片的内容都是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自行扫描复制作品并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都是违法行为。
问题9:
同学们发现你有一个浏览速度非常快的网址,于是请你下载音乐文件,你觉得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就将音乐文件以便宜价格卖给同学。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如果下载的音乐文件用来个人学习、欣赏,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是利用他人的作品赚取金钱,违反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
问题10:
你知道哪里可以免费下载到刚刚上映的影片,于是将影片下载后与家人一起观看。
参考答案:
做法不正确。
公开上映的影片具有专利版权,没有得到版权拥有者的允许,私自下载,免费观看,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知识产权,是违法行为。
著作权概念: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是指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违反著作权的行为:
如果自行复制一个版权保护的作品,并把它出卖、赠给他人或把它放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开发布都是违法行为。
合理使用著作权的行为:
1.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以上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在选择图片中主动保护知识产权
学校网站正在策划教师节宣传活动。策划小组找到了五张图片以及有关这些图片的基本信息,他们打算选择其中一张图片作为一篇关于师生情谊的文章的配图。斟酌每幅图片时,请考虑以下问题。
1.谁拍的照片?最初是为什么拍的?表现的是什么?
2.这张图片适合放在学校网站上吗?
3.该图片的版权拥有者是谁或该向谁支付使用费用?为合法使用该图片,我们需要怎么做?
小结
了解著作权及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分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学会网上资源(图片)选择和运用策略,合理使用知识产品。
练习
描述cookie的工作原理
举例说明信息公开有哪些作用。
指出下面的符号各代表什么?
第3小题参考答案:
版权,亦称“著作权”,符号:?。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是人类的一部分作品与一部分知识的总汇,可以包括文章、艺术品、音乐、科学理论、发明等。比如,一些不受现行法律保护的作品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通常为50年或70年)的作品,它们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自由、无偿地使用。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是人类的一部分作品与一部分知识的总汇,可以包括文章、艺术品、音乐、科学理论、发明等。比如,一些不受现行法律保护的作品或已经超过法律保护期限(通常为50年或70年)的作品,它们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自由、无偿地使用。
一般显示的是圆圈内一个R,R是英文register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意思是该商标已通过商标局审查,成为注册商标。
一般显示的是圆圈内一个R,R是英文register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意思是该商标已通过商标局审查,成为注册商标。
拓展知识
(1)大数据与隐私权
大数据在为信息社会发展带来无限潜力的同时,也会冲击个人或组织的隐私权。大数据中包含个人信息数据。互联网巨头拥有海量数据,他们对这些数据的控制权是否获得了用户的许可呢?
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提议,应当为网民赋予“被遗忘权”,“被遗忘权”即要求数据商不保留自己信息的权利。
2014年5月,西班牙人冈萨雷斯起诉谷歌,因为用谷歌搜索自己名字,每次都会出现他十几年前陷入债务危机的报道,他认为这条链接对他的名誉造成了损害。最后,欧盟法院裁定:在特定情况下,个人有权要求删除指向个人信息的链接。根据遗忘权规定,谷歌公司应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被搜索引擎“忘记”的权利。这也证明,对用户个人权利的尊重是人们信息活动中的一条基本准则。
(2)信息数据“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2016年5月,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指出:
“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
大浪费。”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所需的导航、气象、房屋、医疗、就业等信息,往往都来自政府开放的信息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思考、布局规划、落地方案等,往往都要依托对政府信息数据的挖掘、重组、混搭。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信息数据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效用,才是信息公开未来生长的基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