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歌
行
一
二
三
四
课文导读
字词积累
课文赏析
课后拓展
目录
课文导读
第一部分
课文导读
《短歌行》
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曹操《短歌行》共二首,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此诗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什么叫短歌
在《乐府解题》中,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长歌
热烈奔放、慷慨激烈
短歌
节奏短促、微吟低徊
题 解
歌
《登幽州台歌》
《陇上歌》
行
《东门行》
《十五从军行》
吟
《秦中吟》
《白头吟》
引
《李凭箜篌引》
《新轩乐府引》
曲
《秋风曲》
《渭城曲》
乐府诗类别
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
作者简介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
155-220
政治
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了社会秩序。
文化
在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短歌行》。
课文导读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 、“七子”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课文导读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索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以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抒发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人们广为传唱!
字词积累
第二部分
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譬如朝露
呦呦鹿鸣
契阔谈?
青青子衿
何时可掇
绕树三匝
但为君故
越陌度阡
周公吐哺
pì
jīn
wèi
yōu
duō
qì
mò
zā
bǔ
字词积累
词句解释
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何以解忧:
青青子衿:
多少
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当以慷慨
以何解忧
对人的尊称,
多指男子。
忧从中来:
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
绕树三匝:
内心
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满足
三,泛指多次;
匝,圈、周。
课文赏析
第三部分
课文赏析
分组讨论
这首诗歌中的诗眼是哪个字?如何体现?
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课文赏析
这首诗歌中的诗眼是哪个字?如何体现?
忧
一忧:人生苦短
二忧:贤才难得
三忧:功业未就
分组讨论
课文赏析
分组讨论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诗经》
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
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课文赏析
分组讨论
这句是一句写景的诗句,有什么深层含义?
乌鹊南飞
贤才投主
“我”
可依之枝
“天下贤才都到我这里来吧!”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基调
昂扬
纵酒放歌
心忧天下
貌似颓放
实则进取
得才
尽礼娱宾
欢饮畅谈
不得
反复沉吟
忧思不断
借用典故
表明心志
渴求贤才
成就伟业
课文赏析
分组讨论
课后拓展
第四部分
课后拓展
艺术特色
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巧用比兴
“乌鹊南飞”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课后拓展
考点链接
南朝千古伤心事,
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人月圆》
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2007年浙江卷)
课后拓展
考点链接
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2007年浙江卷)
①用典。
② “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如今江山易主,人事已非,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作者的身世沦落之痛和家国覆亡之恨。
答:
课后拓展
课后作业
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京剧中的曹操就是一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要有激情。
曹公,我想对你说……
课后拓展
范文参考
曹公,人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你登高必赋,且多慷慨悲凉之句。景仰你,是因为你有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敬佩你,更是因为你是人生的斗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吟哦你的诗句,磨砺着我万千豪情。
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