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壹
背景知识
贰
课文学习
叁
随堂测验
肆
课后作业
目录
壹
背景知识
壹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
屯田、兴修水利
用人唯才
讨董卓、灭袁绍
统一北方
“建安风骨”的领袖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
文学成就
军事功绩
政治措施
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壹
背景知识——写作背景
关于《对酒当歌》的创作时间 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
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 《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 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求贤说 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 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 ”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
宾主唱和说 此主张发自万绳楠 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 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 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及时行乐说 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 此说由沈德潜发之 《古诗源》卷五:“《短歌行》 言当及时为乐也 ”;
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 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壹
背景知识——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发余此《短歌行》。
贰
课文学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贰
课文学习——诗词全文
贰
课文学习——译文学习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 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 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 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 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 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 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 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贰
课文学习——译文学习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契阔谈 心念旧恩
讠
燕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 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 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 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 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 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 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 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 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贰
课文学习——情感解读
忧
这首诗歌中感彩最浓的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作者在忧些什么呢?
贰
课文学习——情感解读
忧
『朝露』:指生命短暂易逝(比喻)
『杜康』:指酒(借代)
一忧人生短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贰
课文学习——情感解读
忧
『君』:指曹操渴求的贤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指曹操曹操尊重人才,以礼待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兴,暗喻贤才难得
二忧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贰
课文学习——情感解读
忧
『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
『何枝可依』:比喻贤才无所依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三忧功业未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贰
课文学习——情感解读
《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总起来说,这首《对酒当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那个时代,曹操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后人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叁
随堂测验
叁
随堂测验
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
01.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典故:“青青子衿”二句,《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兴比:“乌鹊南飞”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01.诗人那些典故和兴比
肆
课后作业
肆
课后作业
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京剧中的曹操就是一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
曹公,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