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9 18: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锦瑟
CONTENTS
1
2
3
4
教学策划
句文理解
内容学习
教学创新
目 录
Teaching Planning
教学策划
PART
01
导入李商隐时代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牛李党争,大志难伸
本课教学目的设定
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这些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锦瑟、惘然等这些生字有利于课文理解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快速默读是一种技能,教师应培养学生多加练习
学会本课生词
理清文章结构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被人排挤,潦倒终身。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一生困顿不得志。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李杜”
著名诗人李商隐介绍
询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朗读生字
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无端、望帝、珠有泪、晓梦迷蝴蝶
书写注意
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这些字在书写中易错:惘然
词语解释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等诗句,教会学生读明白意思
提问学生
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课堂提问并给出评价
01
02
03
04
古典诗歌诵读训练方法
教师应当点名学生朗读然后结合朗读情况作出评价,所有的评价都应当以鼓励为主,老师及时地公布朗读情况
评价朗读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有表情朗读课文练习带着感情朗读去感受,尤其是唐诗中的经典诗句,只有用情用心去读才有效果
不论是汉语文还是其他语言的学习,朗读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语言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找到语感,有了语感才能学好语言
有表情地朗读
方法一
方法二
Content Learning
内容学习
PART
02
探索快速默读教学新途径
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时要思考以下问题: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
默读思考
A
B
C
D
学生在默读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不明白的含义,以备在默读完毕整篇文章后与同学分组讨论,自己找出答案
提出疑问
对在学生默读过程中相互之间提出的问题,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全面解答和释疑整个过程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并且一定多表扬
教师总结
语文课教学应当以活泼快乐的气氛为主组织同学之间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同学积极发言,这是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积极性的重要办法
小组讨论
怎样理解本诗的表现手法?
03
02
01
比喻象征
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以及珠玉等象征着美好事物
朦胧梦幻
珠玉等表现的情调心知肚明,完全意会,但究其具体,却云雾遮目,不甚明了
影响深远
李商隐开启了朦胧诗的先河,但这种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01
02
03
04
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你是如何认为的?
思考问题一
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这是为什么?
思考问题二
诗人委婉地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在哪句诗里有隐含?
思考问题三
梁启超先生曾高度评价该诗的神秘性的美,你能体会到这首诗的美吗?
思考问题四
启发学生深入分析诗文
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你怎么看?
由文章的问题入手
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说 “一篇锦瑟解人难”,你认为本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
01
02
Sentence Understanding
句文理解
PART
03
解释《锦瑟》中的典故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自己非常快乐,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庄周梦蝶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望帝啼鹃
南海水中有鲛,在水中生活像鱼一样,从来不放弃纺织的工作,它哭的时候能哭出珍珠来,它的眼泪是珍珠,即海中鲛人泣泪成珠
鲛人泣泪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们所见到,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够透过覆盖的层层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暖玉生烟
理解《锦瑟》的深层意境
第四联:自问
04
第三联:借景
03
第二联:追怀
02
第一联:起兴
01
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用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哀怨感伤之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以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深埋水底不能相见无人赏识
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研习诗文的三步有效办法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教你方法:读诗三步走
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听朗读录音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明月临大海,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理解诗人的心情
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解析本诗的奇构思朦胧美
朦胧美
2
1
奇构思
该诗构思新奇,语言华美。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诗人李商隐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们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之深
Teaching Innovation
教学创新
PART
04
感悟《锦瑟》的艺术特色
本诗所用四个典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度驱谴,使其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属呼应
属对工稳
这四句诗追怀往昔没有具体的人事内容,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诗人意寓于象而情现于辞,以含蓄的笔调抒写心曲,使诗显得空灵蕴藉
抒情含蓄
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我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烟云迷离。尽管人们对此诗旨意不甚了了,却依然吟诵于口而思索于心
意境朦胧
从意象入手领悟感情与意境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诗人幻化为蝴蝶,向着冉冉升起的旭日,翩翩飞舞
望帝国亡身死后,魂化杜鹃面对流水落花,而啼泣于天际
皓月当空,碧波万里,微风吹不动涟漪,让人分珠光和泪水
阳光普照,万物增辉,蓝田的群山间,升腾着美玉的烟霞
素质提升知识点拓展训练
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不知原因,无来由
B.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C.庄生晓梦迷蝴蝶 晓梦:早晨醒来前做的梦
D.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带待,反问之词
2.下面是对《锦瑟》诗句的理解,有误的是( )
A.运用了比兴手法,由锦瑟生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忆
B.“五十弦”喻往事繁多,其中也隐含已逝的年华很多
C.由于诗人慨叹自己已年逾半百,才会有下文的忆旧的心理
D.无端的锦瑟弦更长,音更优美绵长,有绕梁三日之神妙
变为七绝,五绝,三言会怎样?
思考
七绝
五绝
三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五十弦,思华年。成追忆,已惘然

THANKS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