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联系注释
理解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
并用形容词概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互读互评
声调(升调/降调)
音色(明亮/暗淡)
语速(轻快/缓慢)
语调(高昂/低沉)
情感变化
欢快
失落
(迷茫)
无奈
忧伤
1.联系我们曾学过的诗歌,想想芙蓉(荷花、莲)这个意象的深意。
2.诗歌以“终老”结语,可以看出怎样的感情倾向?
3.说说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联系我们曾学过的诗歌,想想芙蓉(荷花、莲)这个意象的深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关莲(荷花)的诗句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余好修兮以为常。
屈原《离骚》
情感的品质
高洁
1.联系我们曾学过的诗歌,想想芙蓉(荷花、莲)这个意象的深意。
2.诗歌以“终老”结语,可以看出怎样的感情倾向?
3.说说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诗十九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唐·韦庄《菩萨蛮》
如花美眷,怎敌他似水流年。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感情真挚深厚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
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南朝)钟嵘《诗品》
说说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涉江者、环顾者皆为天涯游子,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山有扶苏
《诗经》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jū。
译文:山上种满扶苏树,洼地开遍鲜荷花。不见子都
情哥哥,碰上你这个坏家伙。
以荷花起兴,烘托美好的意境。
西洲曲
《乐府诗集》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
仰首望飞鸿。
“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表明了女子对情郎既怜且爱的深情 。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花坞
王维
日日采莲去,
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
畏湿红莲衣。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这首诗所写的可能是一个男子说的话;也可能是一个女子说的话,可能是一个行者说的话,也可能是一个留者说的话,不管抒情主人公性别如何,身份如何,就在我们无限的想象中,我们发现: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或别离,或失意,或忧伤,或执著。
初无奇辟之思,
惊险之句,
而西京古诗,
皆在其下。
——(清)沈德潜
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