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0 08: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你知道这是什么时期用的吗?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情况,理解产生变化的原因。
2.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娱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改革开放前,买衣服凭布票的原因?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铁路、公路、民用航空、轨道交通上有什么发展?人们出行方式有哪些变化?
2.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
认真阅读课本p97-101,据下面提示自学5分钟。
自主学习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买衣服要凭布票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衣着丰富多彩
1.衣着之变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2.饮食之变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
“吃饱”“吃好”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人们)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
均衡
绿色食品
粗细搭配
思考讨论一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买布凭布票的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住房之变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4.休闲娱乐之变
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露天电影
滚铁环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昔日的自行车潮
昔日乡间的土路
如今的立交桥
如今的铁路网
1.交通的发展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的发展
(2)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方便联系,有利于交流合作和发展。
(1)成果: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标准时速350公里每小时,最高时速可达400公里每小时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港珠澳大桥:连接中国香港、广东珠海和中国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中国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的发展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2.通信的发展
昔日的通信
今天的通信
(1)成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思考讨论二
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人民收入大大增长。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改革将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许多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还能好吃,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房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休闲娱乐
单调:听广播、看露天电影
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交通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通信
写信、发电报
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本课小结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
课堂训练
2.我国城乡人民的生存状态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中共八大召开    
C.“文革”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3.“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