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复习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复习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0 06:2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入
你知道下列是我国的哪些科技成就吗?
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058米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在火星着陆。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新发现了201颗脉冲星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
时空观念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导弹核试验成功发射
1956
1964
1971
1967
1970
1973
2012
2015
2008
2003
1999
1966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屠哟哟团队发现青蒿素
屠哟哟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成功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科技文化成就
类别
成就
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核弹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1966年,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试验
导弹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世界第五)
航天科技
①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飞天;②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成功升空;③2008年,神舟七号升入太空,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生物科技
农业:70年代,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医学:70年代,屠呦呦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成就
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作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巩固记忆一
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发展。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探究拓展一
1.两弹一星是指?
2.分别列举60年代、70年代、改革开放后科技成就?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60年代: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试验;③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0年代:①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③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改革开放:①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了飞天之旅
②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杨利伟)
③2008年,神舟七号升入太空,完成太空行走(翟志刚)
自我检测一
3.列举文革科技成就?
4.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意义?
5.研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影响? “两弹一星”精神是?
1966年,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试验;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邓稼先、钱学森
①鼓舞了中国人民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②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可贵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6.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的方针?文化成就?
莫言、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
1956年,“双百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话剧:《茶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电影:《林则徐》、《英雄儿女》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巩固记忆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将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展示风度和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许多人不能解决温饱
吃饱,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
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不便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通信
信息传递慢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率高
改革开放前,使用票证原因?改革开放后人民衣食住行用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政策正确: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探究拓展二
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
1.改革开放前,使用各种票据的原因?
2.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发生变化的原因?
3.我国在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经济发展,人民社会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严重匮乏。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自我检测二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钱学森:导弹之父
邓稼先:两弹元勋
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中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识别图片,说人物事件
巩固训练
1.“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者……”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核弹
C.氢弹、导弹
D.核弹、导弹
D
2.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C
3.“点火!”随着指挥员命令的下达,操作手迅速准确地按下了发射电钮。导弹载着核弹头,向千里之外的预定目标飞去。不久,精确命中目标,成功实现核爆炸。这一事件发生在 ( )
A.1964 年 B.1966 年
C.1967 年 D.1976年
B
4.某同学在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
B.科学家的辛勤努力
C.苏联的支援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C
6.词语往往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反映,下列词语不属于21世纪的是( )
A.炒鱿鱼 B.跳槽 C.公开招聘 D.铁饭碗
7.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D
D
8. 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
D
9.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 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的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