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及素材(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课件及素材(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9 18:56:03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书籍是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语言和文字能够给予我们力量
秀才买柴
荷薪者过来!
其价几何?
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秀才为什么买不到柴?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文言文
现代汉语普通话
从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聊聊古今言殊。
第一部分
语音篇
声调
声母
韵母
1、声调的变化
1、声调的变化。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jué),
万径人踪灭(miè)。
孤舟蓑笠翁(wēng),
独钓寒江雪(xuě)。
这首诗押jue韵,韵脚是jue、mie、xue。
“绝”在古汉语中发音是一个入声字,现代汉语中变成了第二声阳平
押韵:
平押平、仄押仄
2、声母韵母的变化。
《野狼disco》里的一句“心里的花”为什么唱成“心里的fa”?
《一生何求》里的一句“一生何求”为什么唱成“ya生何求”?
第二部分
词汇的演变
词形变化
词义变化
(一)词形变化
由单音节词为主变成双音节词为主:
1、在原来的词上加前缀或者后缀
2、添加一个原词的近义词
虎——老虎;鼠——老鼠;妻——妻子;医——医生
赠——赠送;照——照耀
(一)词形变化
注意:
1、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是古代的两个词。
比如贪婪
《楚辞·离骚》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比如婴儿
《玉篇》:“男曰儿,女曰婴。”
(一)词形变化
2、不要误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节词当作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然后
因为
其实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种树郭橐驼传》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顺承
古义:于是/写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那/实际上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二)词义变化
1、古今词汇意义基本相同: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
2、由于文字假借、词义引申等原因,少量的一般词汇的意义古今完全不同。
3、古代使用而今天完全不用的词语

古:缠绕
未雨绸缪;今义:丝绸
比如官职名:左司马
左尹
(二)词义变化
4、词义的消亡、扩大、缩小、转移
(二)词义变化——消亡
(1)有些词汇随着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诗经·鲁颂·駉》里面罗列了16种马。
駉(jiōng):壮马或良马肥壮的样子,
驈(yù):身体黑色,大腿间为白色的马。
骓(zhuī):苍白杂色的马,也有说是纯红色的马。……
马在古代贵族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现在不怎么使用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种汽车品牌,比如宝马、大众、凯迪拉克等等。
(二)词义变化——消亡
(2)有些词汇随着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
几、案
倚——椅子、凳子
政治:和谐社会、中国梦、大学生村官、雄安地区、一带一路等。
文化:世博会、奥林匹克、世园会、综艺节目等。
经济:比特币、支付宝、网络购物、蓝、白、金领等。
科技医学:5G网络、量子纠缠、非典、新冠病毒等。
外来语,很多都是音译词:葡萄、咖啡、吉普车等。
(二)词义变化——消亡
(3)社会生活中某类事物仍然存在,但是由于观念的变化,我们换了一种称呼:
车夫:
剃头匠:
伶人:
足:
首:
司机
理发师
演员



目:
(二)词义变化——扩大
词语





古义
今义
长江
黄河
蔬菜
兽肉
兽皮
一切江河
一切江河
蔬菜和肉类
一切肉类
一切动物的皮肤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二)词义变化——缩小
词语

丈人



古义
今义
房屋
老人
金属
各种气味
护城河、池塘
宫殿
女婿称岳父
黄金
不好的气味
池塘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二)词义变化——转移
词语
牺牲



丈夫
古义
今义
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先秦:眼泪
送信的人
热水
成年男子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汉朝以后开始指鼻涕
书信
菜汤,米汤
女子的配偶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练习1、古人的称谓很复杂,一般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相对随意。看看下面称谓分别用于什么人?
(1)仆、不才、不佞
(2)小子、竖子
(3)孤、孤家、寡人
(4)夫、夫子、先生
(5)公、君、足下、丈人、大人
谦称
贱称
敬称
敬称
谦称-古代帝王王侯
第三部分
语法篇
词序变化
句式变化
词性变化
(一)语序变化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
现代汉语顺序: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主谓倒置
(一)语序变化
1、主谓倒装
(1)伟哉造化!
(2)贤哉,回也。
(一)语序变化
2、宾语前置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大王来何操?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不然,籍何以至此?
(一)语序变化
3、定语后置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客有吹洞箫者。
(1)中心词+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中心词+之+定语+者
(3)中心词+之+定语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词+数(量)词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一)语序变化
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2)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
(3)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后置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二)句式变化
1、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夫战,勇气也。
(5)荀卿,赵人。
无标志判断句
(二)句式变化
1、判断句
(6)用“为、乃、即、则、皆、诚”等表示判断。
①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句式变化
1、判断句
(7)
①“是”理解为指示代词“这”;
②“是”动词,表示判断。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8)
用“非”或“匪”表否定判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二)句式变化
2、省略句
类型
例句
省略主语
承前省略
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
蒙后省略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对话中省略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二)句式变化
2、省略句
类型
例句
省略谓语
承前省略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蒙后省略
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
共喻省略(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害)?”曰:“不若也。”
(二)句式变化
2、省略句
类型
例句
省略宾语
动词宾语省略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介词宾语省略
竖子不足与(之)谋。
(二)句式变化
2、省略句
类型
例句
省略介词
介词“于”省略
项列坐(于)其次
介词“以”省略
陈胜、吴广皆(以)次当行
介词“自”省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自)日边来
省略兼语
使(之)归赵
(二)句式变化
3、被动句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着,何也?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连辟公府不就
(10)而刘夙婴疾病
“于”字句:谓语+于
受+谓语+于
“见”字句:见+谓语
或:见+谓语+于
“为”字句:为+动词
“为……所”“为所”句
“被”字句
无标志句
(三)词形变化(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衣锦还乡:
衣,作动词“穿”
以其子妻之:
妻,嫁……为妻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3)名词活用为状语
天下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地聚集
课堂小结
如果总体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所以大家要更加注重词汇演变的学习和运用。
(吕叔湘《语文常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