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2.西欧中世纪时,庄园领地上除了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各类较为齐备的设施。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点
B.经济结构日趋均衡
C.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3.下列选项中,对左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4.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所呈现的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B.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C.罗马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D.城市的繁荣贯穿始终
5.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
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层级相对独立
C.严格的等级制
D.相对自由与平等
6.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镌刻着古罗马法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反映出( )
A.罗马帝国治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B.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
C.古罗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然法理念
D.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
7.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王权高于教权
④主要封建国家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7世纪初,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他们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9.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
A.基督教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伊斯兰教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10.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11.有人称阿拉伯帝国为《古兰经》和刀剑创造的帝国,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古兰经》使阿拉伯帝国内部灭绝了战争
B.阿拉伯帝国的文化和军事工业非常发达
C.频繁的战争扩张促成了伊斯兰教的创立
D.帝国的由来除了战争还要有思想禁锢
12.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在先后征服哪些地区的基础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A.西亚和北非
B.巴尔干和东南欧
C.西亚和巴尔干
D.北非和东南欧
13.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 )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
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
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14.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一系列国家。这些国家经济上( )
A.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B.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C.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D.随着新土地的开垦形成封建庄园
15.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 )
①大津巴布韦
②阿克苏姆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哪一农作物不是古代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 )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认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二 领主附庸关系是依附和被依附关系,同时又表现为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契约关系。布洛赫指出,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契约,而且是双向契约。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diffidatio)。“撤回忠诚”是从11世纪开始的欧洲封建关系的法律特性的一个关键,由此,弱者一方的抵抗权获得了合法地位,这就是欧洲著名抵抗权的起点。
——侯建新《欧洲文明不是古典文明的简单延伸》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由于王权一度衰微,加之社会文化落后,法律十分混乱,而司法更是混乱不堪。……国家司法权衰落之后,通行的是封建的司法制度。按照西欧的封建原则,每个自由人都可以召集他的封臣组成一个法庭,以处理封臣间纠葛,处分违法者并收取罚金。……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据庄园法庭记录来看,法庭所处理的大量案件是有关农奴之间及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其中很多是保护封建主利益的。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四 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
——[美]汤普森《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古西欧个人拥有哪些“自由”。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中世纪英国)1265年,在被爱德华击败之前没多久,孟福尔(贵族)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与会人员除了大领主和王室官员以外,还包括每个郡的两名骑士和每个城市的两个市民。骑士和市民以前也参加过大会,但机会很少,而且叫他们来总是为了一些特殊的目的,而从未让他们参与议政。孟福尔把骑士和市民召进来,主要的动机可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这项革新至少在一开始不是成规。在后面几代人的时间里,骑士和市民还是很少数情况下才被召去参加会议。
1272年,爱德华继承父位,当上国王。他经常召集议会,并费尽心思地实验议会到底该由哪些人员组成。和孟福尔一样,他有时候也让骑士和市民参加。在爱德华一世的整个长久的统治期间,议会的成员组成和力量是不固定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议会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爱德华统治时期的政治革新里。
——(美)朱迪斯·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英国的政治状况有何特点?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这一神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科里希特贵族把那些属于自己管辖权内的穆斯林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些信徒离开麦加,到某地传教,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材料三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装备起来,并为出征准备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后来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时的遭遇怎样?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这样对待穆斯林?
(2)材料二穆罕默德离开麦加外出传教,后来在什么地方建立了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掌握这个公社的一切大权,这个公社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是什么?穆罕默德及信徒“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6:BACDA
CADCD
DACAD
B
17.(1)自由:①城市里的市民享有在城市流动的个人自由、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的司法自由、掌控并处置自己财产的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以及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等等。②在封建领地之下,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
(2)特点:①在封建体制下,封建领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掌握司法权,控制和利用庄园法庭,还掌握行政权和征收赋税的权力。②王权不断衰微,事实上封建领主成为封建领地和庄园的实际统治者。
18.(1)出现了由国王、贵族、骑士、市民等共同参政的等级代表会议(或等级君主制);但该制度尚未成熟,骑士和市民并不固定参加会议;尽管王权在不断增强,但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存在。(任答两点即可)
(2)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力量的增长;国王或贵族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是否让骑士和市民持久参政犹豫不决。
19.(1)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或遭到监禁)。原因:伊斯兰教损害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政治经济利益。
(2)麦地那。影响: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3)关键事件:630年占领麦加。“想要的结果”:麦加贵族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统一国家建立起来。